当前为位置:公民与法治电子版->2015年第7期(总第199期)->探索研究->加强文化话语权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加强文化话语权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刘航

  近些年来,“话语权”在公共媒体上频频出现, 反映在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 成为大众传媒上的一个时髦用语。
话语权是指能够占统治地位的、能支配人们思想的力量。话语权不是指是否有说话的权力,而是指通过语言来运用和体现权力。话语权是社会人表达意愿的权利、资格, 话语权又是社会人以话语的方式表达诉求、影响他人乃至政策决策的权力、手段。
  一、文化对话语权的作用
  文化潜移默化、不自觉地影响话语权。话语权的本质是文化的底蕴和积淀过程。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它在话语权的运作和实施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文化与政治、经济不同,它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感染力与影响力。它是一个人内心的组织和陶冶,是达到一种更高的自觉境界,人们借助于它懂得自己的历史价值,懂得自己在生活中的作用,以及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比如在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能够深入人心,那么大众就会潜移默化、自觉地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那么马克思主义体系的话语权就会顺其自然地建立起来。
  (一)文化对话语权的作用已经超过硬实力。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文化软实力激烈博弈的时代,谁掌握了先进文化,掌握了文化真理,谁也就拥有了强大的话语权。当今社会,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文化的作用将越发突出。如果一国只是一味地凭借着军事和经济等实力来实现自己的利益诉求,在其过程中该国将会付出巨大的资源代价和沉痛教训。相比之下,一国的国家形象、发展模式、民族文化、价值观念等以感召力、号召力和凝聚力为内核的软实力却彰显着国家魅力和国际地位。
  (二)话语权的实现必须有相对应的文化的支撑。
文化直接影响着绝大多数居民的价值观、生存观。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而如何体现这样的话语权?那必然要有与之相对应的文化来作为支撑,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我国长期以来沉淀下来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才得以支撑马克思主义话语权。
  (三)文化软实力的增强有助于提高话语权。
一是文化软实力提升话语权的舆论控制力。在国际关系中,一个国家的强势文化渗透到他国,会影响其社会成员思维意识,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表达方式,改变国民价值取向等,进而影响主导控制整个国家的意识形态。二是文化软实力的增强则提升综合国力,提高话语权。文化在综合国力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综合国力是一国争取国际话语权的基础。只有强大的综合国力,在国际话语权的争夺中才会有坚实的后盾,在所属国际组织的范围内才会有主导性的发言权,在国际会议的议题、议程的设定过程中才会有决定性的力量,才会得到别的国家的认可与响应。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则会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而后会提高中国的国际话语权。三是文化软实力的增强提升话语权的穿透力。在文化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的文化对世界文化具有很大的贡献力,该国就会在国家话语权之争中赢得主动地位。文化有深度,话语权才有力度。
  (四)文化软实力对话语权有重要的制约作用。
文化影响甚至决定着话语主体的背景和素养,不同的文化背景不但塑造了截然不同的话语主体,也形成了各不相同的思维方式和表达特点,文化素养决定着话语主体的语言驾御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话语权的影响力和感染力。主流话语的权力和权威性,与无形的文化软实力资源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因为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表现,话语权的权威性、作用范围取决于文化的先进性。
  二、文化话语权建设中的问题
  (一)主观问题。
  第一,文化话语权的建设重形式而内容凝练和渗透不足、精神总结不足。主要表现在注重意识形态的组织和形式的建设,但在意识形态内容的宣传上虽然我们强调要突出主旋律,但是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做实,有时流于简单化,缺乏内在逻辑上的深度和连续性,往往是一阵风潮,浮在表面,相对于形式的实,内容则显得虚。
  第二,部分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宣传方式的简单化做法严重影响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吸引力。在一些部门和地方,理论宣传教育只是照本宣科,对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不关心;少数党员干部喜好用行政手段解决思想问题,不愿做艰苦细致的思想工作。
  第三,部分党员、干部和群众由于理论学习有效性不足而没能真正树立起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一些人受市场经济和功利主义的影响,不再热衷于学习和探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理论学习和研究的热情不断消退。
  第四,部分党员和干部身体力行的缺失导致马克思主义合法性基础流失。部分党员和干部成为理论上的“巨人”行动中的“矮子”,工作中言行不一、弄虚作假的现象时有发生,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难免显得苍白、空泛和无力,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心悦诚服地接受和认可马克思主义这一指导思想,因而达不到社会普遍“认同”的成效,导致马克思主义合法性基础流失。
  (二)客观问题。
  第一,文化多元化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信仰带来冲击。在文化多元化的进程中,伴随人类优秀文化而来的消极因素的影响也不可轻视,文化话语权正面临着多元文化的严峻挑战。多元文化相互激荡,满足着不同层次人们的多种文化需求,同时也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信仰带来严重冲击。
  第二,社会信息化削弱了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引导和舆论控制能力。社会信息化极大地增加了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理性整合和调控管理的难度,网络传播的开放性、隐蔽性、即时性打破了执政党对社会思想和价值观念的控制性筛选,对主流意识形态价值引导和舆论控制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
  第三,社会阶层的分化导致弱势群体产生马克思主义精神“认同”危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社会在转型过程中出现了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分配方式等由一元向多元的转化。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得不到满足,他们会对马克思主义产生精神“认同”危机。
  第四,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冲击着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推进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使得人们更多地关注个人利益的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很大的冲击力。
  三、加强文化话语权建设的对策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领域的建设,提升文化话语权。
  第一,阐释马克思主义话语的内涵,增强马克思主义话语的整体认同“话语权”。 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占据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要通过对马克思主义话语内涵的阐释来证明其可以担当文化的支撑,进而增强马克思话语的整体认同。
  第二,建构马克思主义话语在社会意识系统的统摄地位,增强马克思主义话语与人对话的能力。正确处理中国社会意识系统的“一元规约”和“多元并存”的关系,使得马克思主义作为“精神之魂”始终处于引领地位。
  (二)要利用传媒平台加强宣传,创新传播方式,提高传播能力。
  当今世界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世界,各种各样的思想通过各种传媒蜂拥而至。我们要利用好这些平台。除报纸、杂志、图书、学校讲台、研讨会、论坛、电台、电视台等传统媒体和传统形式外,互联网和手机短信、微信等新兴媒体形式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话语平台。可以通过各种传媒、运用各种方式来进行宣传与教育,还可以通过传媒来宣传中国共产党最新的理论成果。我们要充分利用媒体的力量来加强马克思主义话语权问题的宣传和中国先进文化的宣传。
  (三)加强文化话语权的队伍建设。
  要培养一批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宣传者,利用充分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学者来引领风气。当前部分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思想理论学习兴趣并不高。一些人受市场经济和功利主义的影响,不再热衷于学习和探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理论学习和研究的热情不断消退。因此,培养和加强文化话语权的队伍建设势在必行。
  (四)文化话语权的建设要关注民生,宣传要讲究方式。
  我国文化话语权的建设要服务于人民,要关注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利益。做到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而对群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要使其心悦诚服而不能运用行政手段强制执行。要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这就需要我们探索运用适合群众特点的讲解方法和载体, 用浅显的语言把深刻的道理讲得通俗易懂。“深奥道理” 要用 “大众语言” 来阐述,“抽象论述” 要用 “具体事实” 来解读。
  (五)不断增强中国的经济实力,夯实文化话语权提升基础。
  对内来说,中国的经济实力增强将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则更心悦诚服的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实力是基础。对外来说,中国经济实力增强则综合国力增强,综合国力的强弱是一个国家是否有国际话语权的基础,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强大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
  (六)要有理论自信和理论自觉。
  理论自觉、自信是我们加强文化话语权的基础与前提。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是我们党的鲜明特征和根本优势。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成就为更高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要坚持理论自信,坚信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正确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正确的体系,两者都在实践中发展进步。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更好地“走出去”带来的机遇。我们既要在国内建立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又要自觉地建立起中国在世界的话语权,使中华民族永远立于不败之林。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责编:马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