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为位置:公民与法治电子版->2015年第8期(总第200期)->社会寄语->议案提案公开是个好主意
议案提案公开是个好主意
 
◎潘洪其

  本次全国政协会议已经结束,全国政协委员崔永元谈及感受最深的事时说,今年的政协小组会上有“吵架”的了,委员之间为了提案吵得非常激烈。崔永元介绍,今年政协会议在开放程度上有所进展,一些提案被放在网上向公众公开,希望政协会议能够更加开放,“可能未来两到三年,除涉密外的所有提案,大家都能在网上看到”。
  除涉及军事、外交、国家安全、民族宗教、高科技等领域国家秘密外,人大代表提交的议案和政协委员提交的提案,都通过媒体和网络向社会公开,供公众自由查阅,这在技术上已没有任何障碍和问题。近几年的全国两会和地方两会上,一些代表委员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这一建议,有的就此提交了正式的议案和提案,希望非涉密性议案提案能早日全文向社会公开。这已不是个别代表委员的不成熟的意见建议,而是代表了许多代表委员在增强履职意识、提高履职能力上的普遍共识。
  公开是一种责任,公开也是一种力量。与“三公”公开、财政预算公开等涉及公权力事项的公开一样,非涉密性议案提案如果能向社会公开,将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进步。议案提案公开,首先有利于强化对政府部门、司法机关和人大政协机关等公权力主体的监督。人大代表的议案和政协委员的提案,有的涉及政府部门、司法机关的权力行使,有的涉及这些权力机关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有的涉及改革、立法、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等重大课题,这些议案提案如果向社会公开,代表委员“背后”的公众看到这些议案提案后,将会更加直接而有力地站出来,和代表委员一道参政议政问政,加强对公权力主体的监督制约。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从来都不孤单,但他们的议案提案如果向社会公开,将使他们获得更大保障,履职更有底气。
  非涉密性议案提案如果向社会公开,其次有利于加强公众对代表委员履职的监督。代表委员来自于公众,代表公众行使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权利,他们履职的态度、能力和水平如何,很大程度上可以从他们提交的议案提案中找到答案。如果议案提案只是向人大会议和政协会议提交,公众要么无从知晓,要么只能从媒体报道中略知一二,那么,公众将很难了解代表委员履职的真实情况,也就很难对他们的履职行为进行监督。虽然按照现有法律法规规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有责任向选举或推荐自己的单位述职,但述职往往是事后的汇报,有一定的主观性和滞后性;而如果议案提案向社会公开,相当于代表委员“提前”向选举或推荐单位述职,有利于公众“提前”对代表委员履职进行有效的监督。如果议案提案向社会公开成为硬性的规定,代表委员履职无疑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同时也会产生更大的动力。
  非涉密性议案提案向社会公开,将进一步放大代表委员的声音,壮大代表委员的力量,增强代表委员履职的实效。公开是一项持续、系统的工作,在不涉及国家秘密的前提下,不但应当把议案提案的内容向社会公开,有关部门答复议案提案的内容,以及督办议案提案的过程和采取措施解决问题的结果,也应当及时、全面向社会公开。
  所有这些工作,不但是要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出负责任的交代,更是要向代表委员“背后”的公众作出负责任的交代;公开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也不仅仅是为了推进公权机关信息公开工作,更是为了继续深化人大政协制度改革,推动中国特色民主政治迈上新台阶。


(摘自2015.03.15《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