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为位置:公民与法治电子版->2015年第8期(总第200期)->红叶->杀狗的樊哙告诉了我们什么
杀狗的樊哙告诉了我们什么
 
◎易水寒
  公元前206年冬十月,刘邦率军攻入秦都咸阳。“见秦宫室、帷帐、狗马、重宝、美女以千数”,怎么也不想走了,非要住下。这时樊哙站出来说道:“沛公欲有天下耶,将为富家翁耶?凡其奢丽之物,皆秦所以亡也,沛公何用焉!愿急还霸上,无留宫中!”也许刘邦认为樊哙是沛县老乡,也许认为他是个杀狗的出身,对他的话很不以为然。“公不听”,还是坚持要住下。张良见状又说道:“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纣为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之言!”张良说了话后,刘邦才勉强率军回到霸上。
  从这一载入《资治通鉴》的史料,我们可以发现在同一问题面前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是在具有巨大诱惑力的秦朝宫殿里,在金钱和美色面前,刘邦昏昏然,非要住下来享受一番。一是屠狗出身的樊哙却极为冷静、清醒,说出了“凡其奢丽之物,皆秦所以亡也,沛公何用焉!愿急还霸上,无留宫中!”这样有见识的话。这说明,一个人的水平和能力决不是仅凭出身就可以确定的,“草根”阶层出身的屠狗人同样具有不同凡响的高明见解。
  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倘若刘邦这次不听樊哙和张良之言住进了秦宫殿,享受了当皇帝的滋味,接着而来的“鸿门宴”很可能就会是另外一个结果。首先,樊哙不会再“瞋目视项羽,头发上指,目眦尽裂”地说出“怀王与诸将约‘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还军霸上以待将军。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爵之赏,而听细人之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以为将军不取也”这样有底气的话,从而使项羽产生某种恻隐之心(史言项羽有妇人之仁),使刘邦得以“如厕”的名义从容跑掉;其次是项羽一旦知晓了刘邦曾住进了秦宫殿,也即是说发现了刘邦的当皇帝的野心,即便是鸿门宴上让刘邦跑了,气势正盛的项羽也会毫不犹豫的挥军40万追杀刘邦。这样的话,楚汉相争这段历史就得重写。
有道是:“功者,难成易败;机者,难得易失。”屠狗出身的樊哙在关键时刻帮刘邦出了关键的一个主意,为刘邦战胜项羽、为汉朝的建立可谓立了大功。当然,刘邦最后“能听”也至为重要。这再一次说明,我们用人千万不可以出身定胜负,要不拘一格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