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鹿泉区人大常委会在承办工作中实行了代表建议办前调研,有效提高了代表建议的办理质量。 代表建议办前调研让代表更清楚详尽的表达 鹿泉区人大常委会在整理代表建议中发现,有的代表建议三言两句了事,问题没说清楚,要求也没有表达出来;有的虽然说的挺多,但建议重点不突出,承办单位接到建议摸不清主要问题,电话沟通,往往容易出现说不清,导致承办单位解决的问题与代表要求的问题不符。 鹿泉区人大常委会从一届一次人代会代表提出的建议中筛选出部分群众关注度高的建议,组织开展了办前调研。调研活动由常委会主任和分管副主任领衔,提建议的人大代表和区政府分管副区长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到建议所涉及问题的现场,由代表结合现场情况介绍建议内容,把纸上没有写出来的建议,用更简洁清晰的方式表达出来。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说:“结合现场看看情况,听听代表的要求,活动主要是为了让代表表达的更清楚。”区政府主管副区长说:“这样的调研组织的非常好,不仅让代表说的更清楚,我们也理解的更透彻。”代表也认为,办前调研给了他们更清楚详尽表达的机会,也为承办部门与代表联系沟通架起了桥梁。 政府对待办理代表建议工作求高效 对于政府来说,每年的代表建议办理是重点工作之一。如今涉及民生类的代表建议的比例逐年提高,也成为政府及有关部门办理代表建议的重点。例如,莲花营区域设污水管网的建议一直是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在调研现场,代表把基本情况和提建议的缘由详细介绍给了调研组,政府分管副区长听后说:“这个建议提的好。这一区域确实是污水管网铺设盲区,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说,这一带企业逐年增多,如果没有污水管网,就可能造成环境污染。既然群众有要求、政策有规定、现实有需要,就应该办。”当场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商议,投入600万元解决这个问题。 调研不仅帮助承办部门理清了代表的关注点,而且直接体现了人大代表对承办部门工作的监督。例如关于向阳街大车扬尘污染的建议,代表介绍了基本情况后,政府分管副区长当场和主管部门负责人商量出了方案,与代表进行现场沟通。考虑到路面强制减速装置有噪音,可能对路边群众生活有影响,这一方案被否决了。政府分管副区长马上提出:“设置限速标志和电子警察怎么样?”看到承办单位负责人回答有些迟疑,分管副区长随即又强调:“办理代表建议要坚决。”承办部门马上表示,一定要按照第二方案执行。这种一心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工作作风得到了现场代表的一致好评。 代表建议办前调研促进了政府工作 代表建议是群众对政府的要求,对好的代表建议有效落实可以促进政府工作。工作中也有代表因为情况掌握不全面、不深入,而提出的建议与当前形势不适应,对政府的工作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办前调研在现场看、会上谈的过程中,也帮助代表深入全面的了解了政府某一方面工作,而且这种效果远胜过听报告或者培训。在调研中,政府分管副区长边走边向大家介绍工作,完全随机,看见什么介绍什么,有建议涉及到的内容,也有建议涉及不到的内容。代表是群众与政府的桥梁纽带,代表对政府工作的了解和在群众中的宣传,有助于加强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加深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从而促进政府工作。 代表建议办前调研促进了代表工作 过去的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代表建议提出后,人大常委会经过简单浏览便转交政府办理,办理期间进行几次例行的督导,等年底答复代表。增加办前调研环节后,每年代表建议提出后,区人大常委会都会对代表建议进行详细分析,筛选出质量高、符合实际情况、具有可操作性、彰显代表智慧的建议,由常委会领导负责进行调研和督办。这种做法,有效的促进了代表工作。 一是提高代表建议质量。代表通过参与调研、办理过程,提高了对自身职权的认识,强化了大局意识;对如何搜集建议、调查了解情况、整理建议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完善了建议构成要件,提升了建议的书写水平,使代表建议质量得到很大提高。二是促使代表主动学习。调研中,代表认真记录分管副区长介绍的有关情况,还不时提出疑问,通过这一问一答,在代表知情知政的基础上,激发了代表履行职责的热情。三是代表培训有针对性。人大常委会在代表建议分析整理的过程中,对于建议内容不全面、反映问题不准确的代表建议分类梳理,挖掘出代表建议出现问题的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组织代表进行培训,提高了建议的针对性和可执行性。
(作者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人大常委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