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为位置:公民与法治电子版->2015年第18期(总第210期)->潮头风采->凝心聚力推动可持续发展
凝心聚力推动可持续发展
 
◎王晓建

  安新县农村信用联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新联社)由原安新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于2013年12月改制成立,坐落于有着“秀美京南水乡”之称的安新县境内。
  多年来,安新联社始终以服务三农为己任,深化改革发展,在风起云涌的经济形势中,迎难而上,逐步发展成为安新县规模最大、存贷款余额最高、支农力度最强、网点最多、从业人员最多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截止到2015年3月末,辖内共28个营业网点,全辖员工324人,各项存款余额达519395万元,创历史新高,并获得多项殊荣。
  重基建,强服务, 打造农村信用社优质品牌
  2013年以来,安新联社以网点“上星”为契机,按照星级网点评定标准,对辖内营业网点进行全面评估及改造,进一步擦亮信合服务品牌,树立了农村信用社“环境优雅、服务热情、便民高效”的专业金融机构形象。截止到2015年3月底共打造五星级网点1个,四星级网点1个,三星级网点8个,二星级网点4个,赢得了客户的信赖和好评,全面提升了安新联社整体水平。
  以此同时,安新联社致力于提高“软实力”,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设立“每周学习日”制度,坚持微笑服务、统一着装、挂牌上岗,提升服务的规范化水平。多次开展文明礼仪培训,规范员工礼仪行为,2014年更由专业培训公司组织文明服务礼仪培训,并筛选出4名内训师负责辖内文明服务礼仪培训的后续工作,建立起员工培训长效机制。
  支农惠农, 发展农村普惠金融
  安新联社贯彻“带活一项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思路,不断加大对涉农贷款、中小微企业、重点项目的信贷投放力度,真正建立起信贷持续营销、持续有效投放的良性发展长效机制。
  以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依托,大力支持产业化经营。重点支持了以有色金属、羽绒加工、制鞋业等县域特色产业。针对环保产业政策,优化信贷结构,加快“绿色信贷”发展步伐,对辖内16个特色旅游项目、11个景区建设、183家特色餐饮、190个农家院、28家生态养殖、18家白洋淀土特产基地进行批量授信,并列为信贷支持的重点。
  积极投放农户小额贷款,支持农、副业发展。把农户小额贷款作为风险小、影响大、收益高的重点信贷产品,在全辖进行全面推广。同时,不断完善农户小额贷款营销的激励机制与防控风险保障措施,确保小额农户贷款放得出,收的回。经过几年的摸索和实践,小额农户贷款已经发展成为安新联社的重要贷款品种之一。
  履行好社会责任,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帮助家庭困难学生顺利进入大学校园;支持区域经济发展,与安新县就业局进行合作,推广创业小额担保贷款业务,目前,该项贷款已从单一的支持下岗职工再就业,扩展到自谋职业、高校毕业生创业、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等各类自主创业人员。
  抢占市场, 推动电子银行业务长足发展
  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是抢占农村市场,替代传统业务的大势所趋。安新联社充分利用通存通兑和农信银支付系统,承接全县粮食直补、五保、低保、退伍军人抚恤、各种补贴资金的兑付工作,以及代发工资等代收代付业务,强化服务质量,提高信通卡发卡量,并加快推进“农信村村通”工程,大力开展POS机、EPOS机营销。截止到2015年3月末已完成布放POS机2245台,EPOS机208台,实现“农信村村通”行政村覆盖率100%。同时以信通卡为主打产品,在原有网上银行、POS机、EPOS机等业务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手机银行及离行式自助设备的安装布放工作,为客户搭建优质高效的电子银行结算平台,不断改善支付服务环境,有力的提升了安新联社整体金融服务水平和品牌形象。
几年以来,安新联社电子银行业务稳健发展,基本实现了POS机、EPOS机、ATM机在全县9镇3乡的全覆盖,促进了非现金支付工具得以快速发展,有效分解柜台的工作压力,并连续四年获得“保定市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完善法人结构, 顺利完成股份制改造
  自2012年初全面启动股份制改造工作以来,安新联社积极发挥自身综合优势,按照有关标准和要求积极推进各项改制工作,引进河北海天影视广告有限公司、保定华傲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及河北建昌铜业集团有限公司三家企业入股,优化了股权结构,构建了新的产权形式,为建立合理科学、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奠定了基础。2013年12月24日,安新县农村信用联社股份有限公司顺利开业,标志着安新联社向现代化的农村商业银行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展望未来,安新联社将会继续向“贴近客户的便民银行、服务三农的零售银行、支持县域的社区银行”的目标迈进,力争以优美昂扬的姿态绽放在华北平原上。


(作者系安新县农村信用联社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