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为位置:公民与法治电子版->2015年第20期(总第212期)->法治人物->刘江:刀笔征战的新闻战士
刘江:刀笔征战的新闻战士
 
◎魏芳

  近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通过刘江的儿媳李湖采访了他。虽然听力不好了,但电话那头的刘江还是声音洪亮、气息均匀,谈到那段刻骨铭心的岁月,他记忆犹新。而现在,97岁的刘江依然笔耕不辍,他希望能为当年的太行新闻人留下印记,让年轻人记住那些为国家和民族流血牺牲的革命烈士。
  从缮写员到战地记者
  1936年秋,日军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在即,东北已沦为日本占领的伪满洲国,全国上上下下的抗日热情持续升温,在山西省和顺县温源村,不到20岁的刘江在牺盟会村镇协助员的动员下加入了牺盟会,“七七事变”后不久,他又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当时的刘江一腔热情想要寻求救国之路,1938年,他报名参加了山西第三公署在沁县办的教员培训班。受训一个月后回到和顺,又召集全县教员培训。本来打算做一名小学教员的刘江,被安排去晋冀特委机关报《胜利报》工作。
  刘江服从党组织的安排,留在《胜利报》开始做石印缮写员,报社条件艰苦,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每月2元钱。相比之下,在县里当一名三等的小学教员,每年的薪水是40元,而且一年工作仅10个月。在《胜利报》工作虽然辛苦,但刘江觉得非常光荣。
  随着全国战事的推进,《胜利报》后改为《晋冀豫日报》。1941年底,该报与《新华日报》(华北版)合并,是华北敌后最大的铅印报纸。此时的刘江在报社的学习培训中,由缮写员、校对,已成长为中共中央北方局机关报的一名战地记者,成为记录抗日前线和后方生产的笔杆子。
  难忘阳曲山战斗
  在刘江的抗战生涯中,阳曲山战斗尤其令他记忆深刻。
  1942年5月,日军调动数万兵力对八路军总部发动“扫荡”,时任总政治部主任的罗瑞卿指示报社立即化整为零,只带着蜡纸、铁笔、钢制刻板,边打游击,边出油印小报。
  然而就在这次反“扫荡”中,《新华日报》(华北版)社社长、总编辑何云等46位同仁壮烈殉国。掩埋了同志的遗体,刘江等人顾不上悲伤,赶紧投入紧张的工作。1943年5月,报社剩余力量又一次化整为零应对日军的再一次“扫荡”,刘江与报社同事毛联钰分别跟随和顺县委和县政府打游击。
  由于发现了八路军总供给部发电报的信号,日军又开始一轮疯狂的扫荡,这次“扫荡”让刘江在阳曲山见到了至今令他记忆深刻的一幕:在经历了一天的枪林弹雨之后,他从老乡帮助掩护的山洞里出来往村里走,路上看到一排排同志的遗体整齐地排列在半山坡上,“那都是二十几岁的八路军战士,应该是等待善后的,我数了一下一共104人,我向他们深深鞠了3个躬,那一幕我一辈子也忘不掉!”电话中刘江的语气坚定但又有些颤抖。在后来的回忆文章《我所见证的阳曲山战斗》中他写道:“这是我们的家园,牺牲的是我们的亲人兄弟……痛心疾首、撕心裂肺,有切肤之感,这一切国耻家恨,必须要世世代代告诉我们的后世子孙。”
  一生为太行魂奔走
  新中国成立后,刘江成为《太原日报》总编辑,继续从事新闻工作,直到1983年从山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职务上离休,从此,刘江开始了“全职”记录太行新闻人事迹和精神的事业。他完成长篇小说《太行风云》,用笔还原了当年太行山中第一代党的新闻人不为人知的故事;自筹资金拍摄纪录片《太行报坛壮歌》;建太行新闻烈士纪念碑……目前,他已经出版了500万字的《刘江文集》,刘江说:“虽然我已是年近百岁的老人了,但我的思绪还非常清楚,资料齐全、身体允许的话,我还能继续写出500万字。”
  在刘江的记忆里,华北新华日报社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经历了7次反“扫荡”,报纸6次由铅印改为油印,但基本没有中断过。在1944年太行《新华日报》群英会的报道中,记者团约定,写英雄劳模的时候不署记者名字,对此,刘江直言:“英雄面前显示什么个人。”
  在刘江眼里,那些为国捐躯的“太行魂”才是真正的英雄,他说:“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为他们多做些事,不要让他们被遗忘。”


(摘自2015.07.30《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