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为位置:公民与法治电子版->2015年第21期(总第213期)->人大史话->一篇让历史喝彩的工作报告
一篇让历史喝彩的工作报告
 
◎王清秀
  1933年春,临时中央政府从瑞金叶坪迁到沙洲坝。1934年1月21日至2月1日,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在沙洲坝中央政府大礼堂隆重召开。
  上午,在沙洲坝中央政府运动场举行阅兵典礼。下午,瑞金各区乡祝贺队敲锣打鼓,扛着用红绸制作的 “拥护全苏大会”等金色大字匾进入会场祝贺。晚上,举行盛大的提灯晚会和文艺晚会,工农剧社,沙洲坝、凌田等俱乐部表演了精彩的节目。 
  出席会议的代表共计693人,候补代表83人,1500人旁听。此外,还有台湾代表及朝鲜、越南、印度尼西亚的来宾。大会产生了强烈的国际反响,德国、日本、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的共产党相继发来贺电。
  大会选出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175名中央执行委员,毛泽东再次当选主席。用两天时间听取讨论了毛泽东作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人民委员会两年来的工作报告(即政府工作报告),毛主席的报告是一篇让历史喝彩的重要历史文献,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而且具有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发展是硬道理
  毛主席在报告中说:“我们的经济建设的中心是发展农业生产,发展工业生产,发展对外贸易和发展合作社。”(《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130页,1991年6月人民出版社出版)。报告进一步促进了苏区劳动热忱高涨,农民自己组织起生产突击队、冲锋劳动队,国家企业搞劳动竞赛。奖励模范农户、模范工厂、模范生产队和劳动战线上的英模。鼓励广大妇女走出家门,参加农业劳动与工业生产。
  苏区与国统区的经济状况形成鲜明对比。国统区经济崩溃,成千上万的工农劳苦大众失业,逃荒、饿殍遍野。尽管国民党残酷地进攻,经济封锁苏区,苏区仍获得了极大发展,保障了革命战争给养,改善了群众生活。
  二、大力反腐倡廉
  毛主席在报告中提出一个著名论断,他要求:“应该使一切政府工作人员明白,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
  根据苏区廉政建设的需要,中央政府先后下达了《怎样检举贪污浪费》等一系列条例和指令,组建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检查机关工农检察部,设立了控告局。
  与此同时,加强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苏维埃中央政府机关的《红色中华》报专门开设 “反贪污浪费”专版,分为“红板”和““黑板”。 “红板”宣传廉政人物典型,“黑板”披露贪污浪费行为。不仅如此,苏区政府还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检举运动,从中央苏区工农检察部控告局设立了第一个举报箱后,各地苏维埃政府纷纷效仿,举报箱遍布大街小巷。中央苏区还成立了吸收工农群众参加的突击队、由共青团员组成的轻骑队随时进行巡查。
  三、群众工作无小事
  毛主席在报告中提到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以人为本,“关心群众生活”。他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诠释了人民群众的伟大作用:“同志们,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拥护革命的群众。”深刻阐述了关心群众生活的重要性。
  报告提出“群众事情无小事”的论断。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短短一文中,几处列举了关心的事项。如柴米油盐、生小孩、孩子上学,水桥太窄修理、多人患痔疮医治等问题。 “一切这些群众生活的问题,都应该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
  毛主席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沙洲坝干旱缺水,平时要到几公里外的小河里挑水饮用,农忙只能挑村前塘里的脏水吃。这里有“打井怕伤龙脉”的迷信说法,不敢挖井。毛主席带着几个红军战士挖了一口井,群众亲切地叫“红井”。红军长征走了,反动派要填井,群众手挽手围成圈保护,反动派填了8次,群众挖开8次。
  红井水,不仅流进沙洲坝人民心里,也流进全国人民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