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家庄民间工艺博物馆二楼,省会红色文化系列展览之一——《人民代表大会从这里走来》,首次向普通市民展示相关的文物藏品。 据了解,石家庄民间工艺博物馆的前身是“人民影院”,1948年8月7日,具有划时代历史意义的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它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前奏和雏形,这次大会被誉为“中国民主历史的里程碑”。1949年7月,被誉为“人民民主范例”的石家庄首届人民代表大会也在此召开,催生了新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汇刊》 第一部人民代表大会文献专辑 《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汇刊》,1948年秋由华北人民政府秘书厅编印,此前从未见到有关此书出版的记载,包括中央档案馆的史料书籍也没有著录和引证此书。目前所知仅国家图书馆藏有一本,被定为“新善本”。《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汇刊》不仅载有众多前所未见的老照片,如邓小平讲话、各界别团体留影等,还以其详实的内容和丰富的文献,成为见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这里走来的最早、最完整的原始资料。 在史料价值最高的“大会文献”部分,第一篇就是“董必武代表致开幕词”,他说:“我们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已经宣布开幕了……它将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雏形。我们应该重视它,认为它是中国民主革命历史中划时代的一次大会。”董必武对这次大会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做了高度概括。因为此次大会没有民族、信仰、性别的歧视,人民的权力受到充分的尊重,比资本主义旧民主制度优越得多,使代表们看到了新中国的曙光,宣告了一个崭新的全国性的联合政府即将成立。 在书中“大会文献”部分依次收入了“华北人民解放战争的两年”、“关于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的建议”、“草拟华北人民政府组织大纲的几个重要原则之说明”、“关于华北区农业税暂行税则(草案)的说明”等大会报告和重要发言,以及对大会文件和两区政府工作报告的审查报告、讨论及大会决议。从中可以看出,大会是如何充分发扬民主,听取各方面意见,最终形成了政府完善的文件法令。 最能体现大会民主精神的是书中的“选举”和“附录”两部分,会议不但制定了《华北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选举办法》,还公布了“华北人民政府委员选举结果”,每一位政府委员候选人的得票数都显示得清清楚楚。就连开票统计这样一个细小的环节,会后都要认真总结,撰写出《复式开票法总结》并收入书中,成为以后新中国实行人民民主的一项宝贵经验。 《华北区村县人民代表选举条例》 农村基层人大建设的先声 建立村县人民代表大会是由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原则通过、后经华北人民政府进行实施的。记者珍藏的1948年《华北区村县人民代表会议代表选举条例(草案)》最初单行本,是在石家庄用土纸印刷的,也是见证人民代表大会从这里走来的一件重要文物。其中有这样两条规定,体现了在农村实行人民民主的根本精神:村县人民代表会议为最高权力机关,其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村县政府委员会为执行机关,由村县人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 按照《华北区村县人民代表会议代表选举条例》规定,村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按居民区域划分选区,其代表名额以居民500人为起点,居民不满500人者15至20名。对于代表人选,由选民自由结合提出候选人,候选人在不妨害竞选秩序前提下可以提出竞选纲领及主张。提出的候选人需要五人连署。各村成立选举委员会,候选人经选举委员会登记后即为有效。在选举资格上,凡年满18岁者,不论性别、民族、阶级、职业、宗教信仰、财产及教育程度差别,均有同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上述规定为具体选举实践提供了法律依据,为在农村具体落实民主奠定了法律基础。 在农村进行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毕竟是开天辟地的创举,在选举中具体的组织实施工作也是因地制宜。选举办法上往往采取群众信得过的方式,如有的村群众采取编号盖章、无记名投票的选举办法,选出来的代表群众信任,认为是“实踏实的民主”。这主要是因为在以前选举村干部中,多采用举手办法,群众碍于情面不愿得罪人;而无记名投票克服了这一流弊,使民主得到了真正体现。 华北人民政府颁布《华北区村、县人民代表会议代表选举条例》是新中国基层民主建设的先声,这一探索及其宝贵经验对解放后基层民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新中国成立后普遍建立区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奠定了实践基础,这对在短时间内建立起稳固的新型人民政权意义重大。 《人民日报》向全国宣传推广 石家庄首届人民代表大会经验 记者历经多年,搜集到当年报道我市首届人代会的全套原版《人民日报》,据详细统计,从1949年5月直到9月,共在头版和其他版面刊发有关大会的消息、通讯、侧记等新闻报道以及大会报告和图片共计12篇(张),持续时间之长、篇幅之多、影响之大,都是在建国前的红色新闻传播史上独一无二的。 在《人民日报》的所有报道中,以“提供了全国实行人民民主的范例”这篇新闻最为重要也最受关注。报道首先对大会作了全面概述:“石家庄市人民代表大会,于上月二十一日揭幕,至本月九日圆满结束。经过二十天的热烈讨论,认真地审查与批准了臧伯平副市长的一年半以来的市政工作报告,并讨论与通过刘秀峰市长的今后施政方针,把毛主席四面八方的政策与团结的方针,变成了石家庄二十万人民的建设方针,代表们更仔细地讨论了五百多件提案,作出十三项重要决议。这是施政方针的具体实行方案。最后以民主方式选出了二十五名市政府委员,并推出刘秀峰、臧伯平任正副市长。正像会内和会后的一致呼声一样,这是一个民主的事业成功的大会。” 报道着重总结了大会的两方面成就。第一是放手实行民主,团结了各阶层人民,进一步建设了地方性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进一步密切了政府与人民的关系。在新的政府委员中,有铁路机厂的生产老英雄,有人民爱戴和拥护的区长,有大兴纱厂模范女工,有翻身农民,还有回民代表,还有五位工商业家。这些代表各阶层利益的委员参加政府,正是民主化的主要标志。其次在正副市长的两个报告中,代表和市民们,进一步认识了民主政府大公无私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诚心诚意建设石家庄的决心。代表们在讨论中敢于发言,提出自己兴利除弊的意见。 大会的第二个成就是贯彻了四面八方的政策思想,给石家庄今后发展工商业打下巩固的基础。报道最后指出:“在欢欣鼓舞的闭幕典礼上,新政府委员们和代表们热烈表示为人民服务的决心。刘秀峰市长在闭幕词中着重指出:‘我们要把石家庄建设好,必须依靠老百姓,没有老百姓的努力,任何政府委员也办不到的。’最后全体代表一致高呼,密切联系群众,把大会的决议带到群众中去,把群众意见集中到政府中来。” 《石家庄市首届人民代表大会汇刊》 “人民民主范例”的生动写照 《石家庄市首届人民代表大会汇刊》, 1949由石家庄市人民政府秘书处编印。记者收藏的此书内文共有93页,分为大会摄影、大会综述、开幕、大会报告、大会决议、选举、闭幕、大会通电等10个部分;为便于区别和查找,每个部分都独自编有目录。据悉,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收藏的同样一本《石家庄市首届人民代表大会汇刊》,1997年5月被国家文物局近现代文物鉴定专家组确定为一级文物。 记者注意到,在该书中有一篇《人代会在街头》(段春明)的文章虽然篇幅不长,但它对我们65年之后,了解那段鲜活的历史,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意义: 昨日下午三时半,大街小巷的喇叭筒放出巨响,传出了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发言。推车的、挑担的、行路的、经商的、乡下来的农民、工厂下班的工人,过路的军人都止步了,纷纷议论起来。“人民代表大会咱们也直接出席啦!”“真民主,听各位代表的发言!”冒着炎热的太阳,出着满头大汗,大家都昂着头静静地听着。赵县荷西寨农民冯印参观了市民教馆的一年多来市政建设展览后,又听了代表的讨论,他说:“石家庄建设得就是好,你听这位代表正讲教育哩,俺村里人都不愿叫女孩上学,人家这位代表说得对,男女一律平等,都应上学念书。”……牛成鞋帽店全体伙友听了广播说:“刘市长的报告,俺们在报上看了;代表们的发言也很对,只有这样集思广益,咱们石家庄才能建设得更好。真的财政公开,国民党根本是不公开的,给了他们钱,那你们就不用问到哪里去了。”记者骑车行至中山路太和药庄门前,又是一番盛况,这个扩音器特别响亮,人群团团包围了喇叭筒。“这位女代表讲话真脆巴。”一位军人说。 通过作者生动地描述,虽然时隔65年,仍然让人清晰地看到什么是真正的民主,群众对人代会是多么拥护。 《豆选》描绘石家庄村民代表选举 在新中国诞生前夕,石家庄大众美术社刻印了一大批优秀的木版新年画,其中最能反映劳动人民翻身后当家做主的历史画面的作品当首推《豆选》。所谓豆选,是说受压迫的农民文化不高,当选举人民代表时,因不会写字,只好在候选人座位背后放一空碗,若有人选他,则在其背后碗中放一粒大豆,谁豆多,谁当选,故名“豆选”。 这幅由当时正定华北大学顾群创作、大众美术社印行的新年画《豆选》,反映了翻身农民在建立民主政权中认真行使自己的权利,使用豆粒作选票,选举自己信任的干部。画面以农村场院为背景,在选民中突出表现一位妇女的参选位置,更具有深刻的含义,具体地反映了社会的重大变革。构图丰满,色调鲜明,把严肃的主题表现得红火热闹,欢乐喜庆。最让人感到亲切的是画面最左侧院门上写着选举的地点为“大河村初级小学校”,这无疑就是画家顾群创作此幅名作的写生地——今石家庄市鹿泉区大河村。 北京解放后,荣宝斋出版的《一九四九年新年画选集》中就收入了这幅堪称解放区新年画代表作的《豆选》。无独有偶,除了年画《豆选》,已故木刻大师彦涵1948年创作的一幅版画,也叫《豆选》,此幅作品的影响也很大,被世界各国博物馆收藏。 彦涵老师生前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当年他带领华大师生在石家庄郊区参加土改,回校后随即创作了这幅版画《豆选》。进京不久,首届全国政协会议还将此画复制放大,悬挂在中南海怀仁堂的大会现场,以表明新中国将由人民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 两幅彪炳新中国美术史的《豆选》杰作,都诞生于石家庄的红色热土。
(摘自《石家庄日报》,有删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