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为位置:公民与法治电子版->2016年第3期(总第219期)->法治锐评->开局之年话“共享”
开局之年话“共享”
 
◎朱铁志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描绘了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前景: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此,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五大理念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缺一不可,共同统一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五大理念与国家发展和百姓生活紧密相联。在我看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终都要指向“共享”,离开了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肯定不是真正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离开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利益,所谓“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一句空话。“共享”之说饱含温暖,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它让普通百姓明白:国家的大政方针、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划,与自己的切身利益休戚与共、息息相关。自己既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的受益者,更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的主体和参与者,只有在阔步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在戮力同心、奋勇前行的拼搏努力中,才能拥有更多获得感,才能真正实现“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
  “共享”是全方位的共享,首先是物质财富的共享,它体现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根源和前提。非“共享”无以体现公平原则;非“共享”无以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能否最大限度地克服经济社会高速发展过程中造成的贫富差别,正确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使整个社会在和谐有序的氛围中稳步前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始终让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带来的成果,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中同步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幸福。这样的发展,才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才是人民群众真正想要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面貌和人民生活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中国的GDP已经跃居世界第二。纵向比较,可以说每个家庭、每位公民的物质生活都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这是无可争辩的客观事实。但横向比较情况就要复杂得多,随着经济长期快速发展和社会治理体系、能力的相对落后,人民群众的贫富差距逐渐拉大,基尼系数甚至已超过世界公认的0.4的红线水平。80%的银行存款集中在不到20%的人手中,“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做得很到位;“先富带后富”还没有成为普遍的社会现实;“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依然任重道远。与此同时,财富向少部分人集中的趋势愈发明显,有人富可敌国,有人依然局限于温饱。在曾经为共和国的诞生起步做出突出贡献的东北老工业基地,还有相当数量的产业工人生活窘迫,想来叫人心酸。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我国依然有7700万贫困人口。如果这部分人的贫困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社会公平正义得不到真正彰显,其危害是非常严重的。要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在未来五年中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只争朝夕、加倍努力,决不能让一个贫困百姓掉队,让一户困难家庭依然处在艰难境地。要让他们在“共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基础上,拥有更多更实在具体的“获得感”,而不是在不断高企的物价面前无奈叹息,在教育、医疗、住房、就业、保险、养老等一系列民生问题面前徒叹奈何。
这不仅是党和政府的艰巨任务,也是每位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