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为位置:公民与法治电子版->2016年第3期(总第219期)->探索研究->推进改革大业必须要“实”
推进改革大业必须要“实”
 
◎李 抒 望
  “三严三实”是改革的成事之要,也是改革的试金石。要把“三严三实”要求贯穿改革全过程,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大力弘扬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精神,理解改革要实,谋划改革要实,落实改革也要实,既当改革的促进派,又当改革的实干家。没有全面深化改革实际工作的考验,那么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的要求终究只是纸上谈兵;而若不在全面深化改革大业中进行衡量,那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标准就依然是空说无凭。以“三严三实”激发改革动力,用“三严三实”推进改革大业,是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必须把握好的重要方法论。
  一、理解改革要实
  我国改革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面临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我们党面临的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的严峻考验与挑战前所未有。但冷静分析国内外大势,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大格局没有变,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
  新常态蕴含新机遇,必须认清机遇、抓住机遇、创造机遇。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面临的机遇,不再是简单纳入全球分工体系、扩大出口、加快投资的传统机遇,而是倒逼我们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机遇。我们必须深刻理解、紧紧抓住、切实用好这样的新机遇,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努力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中谋求更大的国家利益。”从新常态视角认清发展大局,真正从“实”处认识和理解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的各种挑战和机遇,保持定力、正视困难、增强自信、主动作为,才能破解发展困境,闯出一条新路来。
  适应新常态、拥抱机遇、迎接挑战,必须创新发展思维。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追求高速增长;习惯于高投入、高产出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能源消耗严重,资源消耗严重,环境污染严重;习惯于政府主导方式,依靠政府短期政策红利,依靠政府吃小灶、开绿灯,依靠政府大包大揽。要适应发展新常态,必须从传统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在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发展方式上尽快加以调整。要从盲目追求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要从注重要素投入驱动向科技创新驱动转变,依靠科技进步,增强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科技含量,推动经济由数量发展转向质量发展;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配置资源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改革越是向纵深发展,越是要重视思想认识问题。步入改革攻坚期、深水区后,暗礁增多,阻力变大,思想观念差异夹杂着不同利益考量,让取得“怎么改”的共识变得越发困难。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遇到权力减法题、责任加法题后,等待观望的想法、消极应付的态度有所抬头。如不采取有效措施,虚耗光阴的行为、避实就虚的做法必然滋长蔓延。这是履职的缺位、责任的旁落,是对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最大的失职和不负责。必须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看大局、明大势,深刻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自觉站在改革全局的高度,正确看待局部利益关系调整,坚定改革决心和信心,形成推动改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谋划改革要实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推进改革,首先要做好规划、抓好谋划,并且谋划要早、谋划要严、谋划要实,绝不能打无准备之仗,更不能乱放空枪、虚晃一招。把“三严三实”要求贯穿全面深化改革大业的始终,需要我们有应对新情况新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
  用“三严三实”推进改革大业,需要练就调查研究、求真务实的基本功。把准发展脉搏,理清改革思路,没有捷径可走,只有深入实际、深入群众,问政于民,问计于民。“不审天下之势,难应天下之物。”下功夫查找突出问题和现实困难,下功夫发现基层的有益探索,下功夫了解群众的所想所盼,精准把脉、精确制导,谋划改革就能接地气、长底气。反之,搞调研蜻蜓点水,看问题浅尝辄止,就会对复杂情况心中没数,对发展趋势心中没谱,对政策效果心中没底。在这样的基础上作决策定方案,无异于空中楼阁,其科学性和可靠性都是经不起考验的。
  用“三严三实”推进改革大业,需要提升政策举措的可操作性和含金量,严把改革方案质量关,始终把改革方案质量放在第一位。要抓实问题,开实药方,提实举措,每一条改革举措都要内涵清楚、指向明确、解决问题,便于基层理解和落实。要联系实际抓谋划,把好改革方案的主旨和要点,把准相关改革的内在联系,结合实际实化细化,使各项改革要求落地生根。坚决防止在谋划改革的过程中好大喜功、虚无缥缈,不切实际、不着边际,热衷于空对空,甚至弄虚作假。要严格规划、务实谋划、科学筹划各类改革,区分轻重缓急,掌握重点关键,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盲目行事、胡乱决策。
  改革发展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啃硬骨头的过程,问题找不准、找不实,改革无从谈起,更无从下手。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在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进程中,要始终突出问题导向,紧密联系本地本单位实际,真正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思想摆进去,下功夫查找本人、本地、本单位、本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查找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严的标准、实的作风查实问题、搞清根源、精准号脉、开实药方,把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查出来、需要攻坚克难的硬骨头找出来、需要闯过去的难关险滩标出来,确保改革有的放矢、精准发力。
  三、落实改革要实
  “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如此严肃地告诫全党。而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就更需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勇气与担当,更需要求真务实的改革派和实干家。
  三分部署,七分落实。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必须依靠各级各地各部门以及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严执行、实落实,如果仅仅停留在文件旅行、材料长征,只会使政策措施落空、改革巨轮搁浅。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严格规范、到位到边到底地严抓落实、狠抓落实、重抓落实。凡是中央或上级确定的改革措施、制度规范,必须不折不扣地加以落实,决不允许讲条件、打折扣、搞变通、玩花样、乱折腾,并在抓落实、促发展的过程中转变作风、提升本领、锤炼品质,以实打实、硬碰硬的工作实效推进各项改革部署从“最先一公里”快速起步,在“最后一公里”落地生根。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真刀真枪的改革发展不是统计报表上冰冷的数字,而是越过越好的日子。改革发展质量如何,成功与否,不是看开了多少会,讲了多少话,关键看解决了多少突出问题,取得了哪些实际成效,着重要看是否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为改革发展的追求目标,是否取得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群众福祉的实际成效。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群众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切实加大改革发展力度,努力使广大人民群众过上更高水平、更加公平、更有品质的生活。
  将“三严三实”要求贯穿全面深化改革大业的始终,要靠广大党员干部的高度自觉和自律,也要靠各级党组织的有力督促和引导。从严从实开展督促检查,是抓改革发展的有效手段。督促检查必须严肃务实,要坚持改革发展推进到哪里,督查就跟进到哪里,以钉钉子的精神推动一项一项任务落实,真正做到盯住干、马上办、改到位,对执行不力、落实不到位的要严肃问责、严厉惩戒,从而倒逼各层各级责任主体履职尽责。
  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全面从严治党也永远在路上。建国六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改革都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而只要真正改革,就必须用实干作为动员一切力量的“总抓手”,就必须始终坚持“三严三实”的基本要求。唯有将“三严三实”要求贯穿改革大业始终,才能确保全面深化改革不虚无、不落空。
  (作者单位:中共临沂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