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懈监督,只为群众喝上甘甜水 |
|
◎朱浩记 石景华 |
“有水了!有水了!咱山南人总算能喝上甘甜水了!” “有水了!有水了!咱村的小伙子再也不愁娶不上媳妇了!” 2015年8月27日中午,河南省内乡县瓦亭镇山南村的上百名群众围拢在汩汩冒水的井旁边欢呼雀跃,如过大年似的。山南村的八旬老人曹书同更是喜极而泣,哽咽着说:“俺这把年纪了,能喝上家门口的水,真是做梦也没想到的呀。真该给富娥这位心里装着群众的人大代表树面功德碑啊!” 立誓:让村民喝上甘甜水 河南省内乡县山南村有400余口人。多年来,这里一直打不出水,村民们长年只好靠吃雨水或到距该村七里之外的淅川县金竹河挑水艰难度日。因为取水不易,村民惜水如油,常常是一瓢水洗完菜沉淀后再拿来洗脸,洗完脸再用来洗脚,洗过脚后尽管水已经混浊不堪,却依然舍不得倒掉,牲畜还等着喝呢! “有女不嫁山南汉,吃水还比吃油难。”由于没有水源,农业种植只能“望天收”,逢上干旱年景,常常颗粒无收。缺水,使山南成了省级特困村和全县有名的光棍村。与该村一山之隔的杨河村妇联主任庞富娥自2013年8月份被补选为内乡县十四届人大代表后,就暗暗下定决心:在代表任期内,力争让山南村的乡亲们在家门口吃上清洁甘甜水。 “既然山南周边各村都有水,可山南村民筹资打的井咋都滴水不出呢?”庞富娥带着这一疑问,利用晚上农闲时间深入该村与村民们拉家常,了解情况,商量对策。 打井:历尽周折终遂夙愿 在2014年3月份内乡县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庞富娥根据此前调研掌握的情况,提交了《关于解决瓦亭镇山南村吃水难的建议》。该建议用一组组翔实的数据、一桩桩令人心痛的事例和一幅幅图片真实反映了山南村因缺水带来的种种困难,引起了县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后被评为年度优秀代表建议),经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后,确定为重点代表建议,转交水利局办理。 接到该建议后,水利局局长黎明亲自带领地质人员对该村的地质、地貌进行了勘测分析后,找来打井队开始钻探。当井打至120米时,一小股泉水冒了出来,就在村民们都以为要圆了祖祖辈辈梦寐以求的“吃水梦”时,结果却大失所望,越往深层,水流越小,钻探到165米深时,此前冒出的一小股清泉也没了踪影,坚硬的岩石挡住了人们的寻水之路。随后,水利局又找了几家打井队,都没有找到水源,打井取水终以失败告终。 “看来,咱山南就是没水的命!”村民们彻底绝望了。可庞富娥偏偏不信这个邪,面对这一残酷的现实,这位从不服输的女代表虽然在办理结果上签上了“满意”,但她表示:我满意的是代表建议承办单位的办理态度,没有找到水,就不能赢得村民真心的认可。我的代表建议还要继续提。她坚信,只要选对地方,山南可以找到水源,打出自己的水井! “可再从哪里入手呢?”庞富娥一方面利用参加县人大常委会组织的视察调查活动奔走呼吁外,一方面利用县政府实施的精准扶贫工程寻求支持。“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15年全县开展的“包联共建”活动中,内乡县电业局和山南村结成了帮扶对子。庞富娥敏锐地意识到这是山南群众告别吃水难的天赐良机,就在电业局局长全晓阳带队第一次深入该村调研时,她和三名村民代表当即向局长一行呈上了有关材料,恳请电业局帮助解决山南村靠天吃水的难题。 “请乡亲们放心,就凭庞代表的这番无私和执着,打井的事儿我们电业局包了!”全晓阳局长在认真听了庞富娥和山南群众反映缺水带来的种种艰辛和打井的波折经历后,深深被她的精神所感动,当着镇领导和乡亲们的面拍板:“无论再难,我们一定要让山南的乡亲们在家门口喝上甘甜的水!” 鉴于此前打井取水屡屡失败的教训,电业局采纳了庞富娥的意见,决定把选址作为关键环节,就山南的地质、地貌多次咨询省内外水利专家,后又筛选了一家颇有名气的专业打井队到该村勘测后,把井址选在一块洼地麦田里。 庞富娥深知这是解决山南群众吃水难的最后一线希望,她倍加珍惜。在打井的日子里,日夜守护在井口旁,并自费为工人们购买了矿泉水、香烟。10米,20米,30米……当井打至125米深时,清澈甘甜的泉水喷涌而出,绵延不绝。“出水了!终于出水了!”眼睛布满血丝的她激动和兴奋的声音引来了一群群围观的群众,便出现了本文开头一幕。 |
栏目责编:胡莉敏 |
投稿邮箱:hlm@hbrd.ne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