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为位置:公民与法治电子版->2016年第8期(总第224期)->新闻写真->信用卡滞纳金首遭法律否决
信用卡滞纳金首遭法律否决
 
◎邹晨辉
  春节的氛围还未消散,关于信用卡滞纳金的老话题又再次走入人们视线。
  目前,大部分银行都给信用卡设定了滞纳金,最低10元起步和全额罚息的遭遇,不少信用卡用户都曾亲身经历。即使只消费不到1元钱,只要逾期还款,起码要缴纳10元钱的滞纳金,这个银行普遍通用的规则屡屡被用户认为“不合理”。而此次,一家法院在一例涉及信用卡的案件中,否决了某银行催缴信用卡滞纳金的要求。也就是说,法院首次从法律方面认定了信用卡滞纳金是“不合法”的。那么,普遍存在于“卡奴”中的滞纳金,还会不会被沿用下去?
  收滞纳金违宪了?!
  信用卡透支欠款未及时偿还,就要被征收滞纳金,这本是银行惯例,然而成都某法院近期却在一例涉及信用卡的案件中判银行败诉。
  被告沙某某的信用卡透支本金375079.3元未及时偿还,原告中国银行某支行据此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依法判令被告归还上述欠款,及至欠款付清之日止的利息,并按照375079.3元未偿还部分的5%,每月支付滞纳金。
  判决结果显示,该法院部分同意中国银行某支行的要求,但否决了其对滞纳金的继续征收。该法院援引了宪法的第三十三条第二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并称,信用卡本质上属于贷款业务,滞纳金月息5%,年息高达60%,已经远远超过最高法规定的民间借贷不得超过24%的红线。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法院第一次引用宪法论证,并否决了信用卡滞纳金的合法性。
  一时间,信用卡滞纳金再次被推向了争议的风口。
  支持方认为,银行信用卡发放之初的商业逻辑在于,银行为信用卡持有者发放20~50天的免息贷款,而且不需要个人付出任何的抵押和担保,银行在这个过程中承担了非常大的责任。“个人在办理信用卡的过程中与银行签订了富有法律精神的商业契约,需要在违规的时候付出相应的代价,滞纳金也能够起到警示作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董希淼表示。
  反对方表示,银行信用卡的太多规定都不合理。“就拿全额罚息来说吧,欠个一元两元的零头也要按消费总额来算,这算哪门子的规定?滞纳金利息也越滚越大,可坑了咱了。日息是万分之五,那月息就是15‰,年息就是18%,比银行正常贷款利率高多了。”市民王女士抱怨道。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则表示,虽然滞纳金作为罚息来讲可以比一般的贷款利率要高,但是年息达到18%确实还是高出很多。
  欠费1元滞纳金可达数百倍
  信用卡在规定的额度内透支消费,然后按时还款,就不会产生利息。然而现实生活中,由于银行ATM机不能识别零钱等原因导致信用卡未能及时还款而产生高额利息和滞纳金的情况经常发生。而各家银行划定的透支利息和滞纳金的收取标准不同,更是使得滞纳金变成了一笔糊涂账。
  以北京地区为例,一位信用卡业务销售人士介绍,信用卡逾期罚息分为全额计息和余额计息,大部分银行是按照全额计息来对透支利息进行计算的,在这两种不同的计息背景下,即使信用卡欠费1元,透支利息都可相差数百倍。
  上述人士简单地算了一笔账,假如王女士在4月1日消费了一笔10000元的账单,账单到期日为该月25日,如果王女士在25日还了9999元,那么根据透支利息计算公式,剩下未还的1元钱在余额计息的背景下产生的利息仅为0.0175元;而在全额计息的背景下产生的利息则为120.0055元。
  至于银行征收最低的信用卡滞纳金额度,根据记者统计的一份数据,大多数银行都设置了一个最低10元的征收下限。这意味着,根据滞纳金的计算公式,即使你欠1元钱,都要被银行征收滞纳金10元“起步价”。
  对此,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副主任吕随启表示,信用卡逾期产生的高额利息和滞纳金只是危害之一,更重要的是就此影响到个人的征信信用,未来会影响到个人贷款甚至出境等多项事务。
  滞纳金不收啦?不可能!
  此前,人们对于银行信用卡滞纳金的讨伐早就车载斗量,在有法院裁定信用卡滞纳金不合法之后,不少人表示支持法院,并且希望将该判决模式推广。
  北京市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法律事务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市汇佳律师事务所主任邱宝昌律师表示,宪法是我国最高的法律,但并不常用于实际判决中,信用卡确实存在很多收费不合理的问题,包括高额的透支利息和滞纳金,其设定的滞纳金收取比例甚至已经与宪法发生冲突,所以这次法院相当于站在宪法的角度上进行了一个回应。
  在邱宝昌看来,中国是一个实行成文法的国家,此次滞纳金的法院判决只是个例,很难在其他判决案例中适用和推广。银行业长期存在的滞纳金收费价格过高的问题,还需要相关部门去制定相应的修正条款。
  但在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看来,修改滞纳金条款的一个难点在于,现存的商业银行法都还没有得到修正,专门出台与信用卡有关的法律显得非常困难,因此,饱受诟病的滞纳金还会再继续沿用一段时间。
  (摘自2016.02.23《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