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为位置:公民与法治电子版->2016年第11期(总第227期)->新闻写真->“让张承保人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让张承保人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全国人大代表萧玉田坚持十年关注环京津贫困带问题
 
◎马丽宽
  来自全国人大代表的每一份议案、每一项建议、每一次发言、每一次表决,它们的背后都凝聚着全国人民的委托和期望,使命崇高,责任重大。全国人大代表领受“大命”于人民,必献良策与国家,否则愧对全国人大代表这个崇高的称谓与荣誉。我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也没有不切实际的宏图大愿,但我坚信滴水能穿石,如果通过我十几年不懈的努力,能为环京津贫困地区人民脱贫致富,与京津人民同享改革发展成果发挥一点儿实际作用,我就无愧于人民的信任与期待。曾听到承德农民说我:这是替咱们老百姓说话的代表!我心中热乎乎的,这句话是对我最大的褒奖,胜过我获得的所有表彰。
  ——全国人大代表萧玉田履职感悟
  环京津贫困带人民特别是农民的生存状态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生态建设、生态补偿和经济发展问题是萧玉田心中放不下的“痛”。这位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从2004年开始持续关注环京津贫困带问题。十几年来,他多次深入张家口、承德、保定等环京津贫困地区,进村庄、入农户,与农民交朋友,同群众面对面,搜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掌握了较为详实准确的数据。他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这份坚持缘于环京津贫困问题对他的“刺痛”,更缘于他对代表履职的理解和执着。
  “十年持续关注环京津贫困带问题”
  多年来,承德市为京津“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净化空气”做出了重要贡献,实施了一系列严格的禁牧、禁伐和节水等政策措施,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受到了严重制约。自2000年以来,承德共放弃对环境有影响的重大项目100多个,减少投资300多亿元。作为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承德既要当好首都的生态屏障,又要尽快解决农民脱贫致富问题,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十分急迫。
  ——摘自萧玉田代表建议
  作为一位画家,萧玉田需要经常上山下乡采风写生。“承德围场、丰宁等地山青、水绿、天蓝的自然风光优美如画,但与之形成反差的是这些地区经济的落后和人民生活的贫困。作为京津的‘生态屏障’, 承德实施了一系列严格的禁牧、禁伐和节水等政策措施,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受到了严重制约。”萧玉田说,“十年前我去过的丰宁县小坝子乡榔头沟村地处沙区前沿,有风必有沙,不仅村里黄沙弥漫,而且还刮到北京。村民大都住着夏漏雨、冬透风的简陋破旧的房子。离北京、天津两座繁华的大都市这么近,还有这么贫穷的地方,令人咋舌。当地农民异常贫困的生活状态,深深触动了我。从此,我的关注点逐渐从文化建设转移到生态补偿,转移到帮助京津周边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人民的脱贫致富上来。”
  “实际上从2004年我就开始呼吁解决环首都地区经济发展瓶颈问题。”萧玉田说,“恰巧在此时亚洲开发银行提出了‘环京津贫困带’这个概念。”
  2005年,亚洲开发银行在调研报告中首次提出“环京津贫困带”的概念:北京、天津周边共分布着32个贫困县,3798个贫困村,年均收入不足625元的272.6万贫困人口。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对此进行了多次报道,“环京津贫困带”逐渐被公众知晓。“我在2005年的全国人代会上提出第一份关于环京津贫困带的建议,2006年到2007年开始引起广泛关注。”
  在2006年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萧玉田就解决环京津贫困带问题所作的发言引起代表们的共鸣。他提出的水资源有偿使用的建议被采纳,写进修改后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吴邦国、王兆国、盛华仁、成思危四位全国人大常委会领导到河北代表团听取审议意见,萧玉田做了题为《给足阳光,环京津地区就会灿烂》的发言,他在发言中把张、承两市人民为执行国家政策,保护生态、服务京津所做的奉献,以及他们因之受穷的情况直言不讳和盘托出。
  “环京津地区没有脱贫致富,我的代表建议就是写不完的‘答卷’,我就继续为他们奔走呼吁。”萧玉田表示。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河北团听取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的审议意见,萧玉田做了题为《让环京津人民与京津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发言。当他谈到张承地区人民为生态保护、生态建设做出了无私的奉献,不禁声泪俱下,感动了总理和在场的所有代表。温家宝总理说,萧玉田代表对环京津区域发展讲了很重要的意见,在离北京不远的地方,承德地区、张家口地区、太行山区这么落后,确实应该把这些地区的扶贫与发展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在会议现场,温家宝总理指示到会听取审议意见的国家发改委等部门领导研究落实萧玉田代表的建议。
  “十二五”期间,在国家各部委的大力支持和河北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承德市大力开展扶贫攻坚行动,贫困人口由“十二五”之初的116.57万人下降到“十二五”末的50.07万人,全市66.5万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脱贫人数占“十二五”之初全市贫困人口的57.05%。同时在“十二五’期间,滦平、兴隆两县在省内率先实现了脱贫摘帽,全市有318个贫困村实现脱贫出列。如今的榔头沟村已不再“黄沙弥漫”,当年的滚滚沙尘已被锁住,一条条穿村而过的水泥路,一排排迎风摇曳的白桦树,一座座整修一新的新民居……十年前风沙肆虐、“夏漏雨”、“冬透风”的景象一去不复返了。
  从要“补偿”到要“发展”
  国家优先安排大型项目、重点工程和绿色清洁、环保节能、休闲养老等产业在攻坚区实施,优先推进北京非首都功能和京津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功能向承德疏解转移,在政策倾斜、项目实施、资金安排等方面加大力度。
  ——摘自萧玉田代表建议
  “调研越深入,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度就越高,而且装在心里放不下。张家口、承德、保定等市是为生态文明做出重要贡献的地区,是不应该受穷的,必须解决!”萧玉田认为,“作为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既要当好首都的生态屏障,又要尽快解决农民脱贫致富问题,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十年来,我的呼吁(代表建议)也有一个不断学习提升的过程,开始要‘补偿’就是要‘经济补偿’,后来我觉得在‘输血’的同时,还需要解决‘造血’的问题,关键是要支持张家口、承德两地经济发展——从‘输血’到‘造血’,从要‘补偿’到要‘发展’。”萧玉田告诉本刊记者,“十年来,我提出的打破制约张承地区经济发展瓶颈,比照西部政策加大对环京津地区的扶持力度,使该地区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等许多建议,得到国家各部委积极回应与落实。京承、承唐、承朝、承秦、承赤、张承等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双峰寺水库即将投入使用;途经承德的京沈客运专线(京沈高铁)北京段已正式开工;国家按照西部标准对承德、张家口污水处理厂等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给予补助;实施了许多生态补偿措施,对张承给予了许多政策倾斜……”萧玉田说,2011年提出的《“十二五”期间国家应给力承德张家口等环京津地区,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双赢,达到生态富民的目标》和《将环首都地区和黑龙港流域列入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建议引起国家有关部委的高度重视,张、承、保三市22个县列入了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享受国家扶贫特惠政策,农民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改善。
  “打赢脱贫攻坚战特别是解决承德的贫困问题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承德人民倍感温暖。”萧玉田也倍感欣慰,“然而,经过多轮扶贫攻坚,目前的贫困人口多分布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和水源涵养功能区、革命老区,有很大比例分布在深山区、偏远地区、坝上高寒地区、水库移民区等‘角落里’,无论采取何种扶贫方式,难度都比以往更大,不少地方面临‘保护生态’与‘加快发展’的矛盾,要确保贫困人口如期稳定脱贫,迫切需要国家加大支持力度。”萧玉田在今年的代表建议中坦言。
  “扶贫必‘扶智’”
  建议国家为承德等贫困地区的孩子创造接受良好教育的条件,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加大对承德市以及与承德类似的其他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投入,在继续完善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前提下,提升公办学校标准,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均衡城乡或贫富地区的教师资源,提升贫困地区学校教师薪酬和福利待遇,并高于发达地区教师的薪酬、福利标准以吸引优秀师资到贫困地区任教,以上支出由国家财政列专项支出。
  ——摘自萧玉田代表建议
  谈到十年履职的艰辛,萧玉田很是欣慰,“作为承德选区的人大代表,如果通过我十几年不懈的努力,能为家乡人民脱贫致富发挥作用,我就无愧于父老乡亲的信任与期待。看到党和政府对扶贫问题愈发重视,山区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我从心眼里高兴。”萧玉田表示, “我的履职之路并不孤单,在我周围还有许多人大代表一直在关注着山里百姓的脱贫问题。”他告诉记者,河北省人大代表、最美乡村教师、承德县三家乡孤山小学校长于贵勤就一直在为山里孩子们向往的宽敞明亮的教室而奔波。
  “大山深处的孤山小学,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教室紧张,尤其是住宿条件亟需改变。”于贵勤告诉本刊记者,“由于学生居住分散,夏天走在山间密林中容易受到毒蛇野兽的攻击,冬季大雪纷飞有滑坡坠崖的危险,我校在全县率先实行了寄宿制管理,然而140多人拥挤在四个宿舍中(男生两个宿舍、女生两个宿舍),有的宿舍甚至入近40人,又长又大的通铺,既不利于孩子休息,也不利于管理。”
  “像这样的学校、这样需要扶持的贫困地区在承德还有不少。”萧玉田认为,“扶贫必‘扶智’,建议为张家口、承德、保定等贫困地区的孩子创造接受良好教育的条件,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他认为,贫困地区的孩子因缺乏优质的教育资源加之因贫辍学等原因,无法与其他地区的孩子享受同等教育。一些贫困地区的孩子不仅不知电脑、互联网为何物,甚至连课本之外的书籍都很难看到,知识与技能的落差造成了一代又一代的贫困,存在教育机会的不公,教育过程的不公,教育结果的不公。‘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建议党和政府持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教育部将解决教育不公问题早日提上日程,研究全国统一的高考试卷与分数线标准,解决招生名额分配失衡问题,优先考虑并早日实施将承德乃至河北的高考考生录取分数线与京津考生拉齐,切实避免不能享受优质教育的贫困地区学生还要以远远高于享受优质教育的富裕地区学生的分数考取高等院校,致使本应接受高等教育的贫困地区孩子被拒之于高校之外从而使贫困家庭的孩子失去脱贫希望的严重不公平现象。‘不让孩子输在起点上’不能沦为一句空话,要切实阻断贫穷的代际传递。”萧玉田强调。
  如今,萧玉田、于贵勤等代表欣喜地看到,他们的愿望正一步步成为现实。为帮助山区百姓减贫脱贫,增强贫困山区发展后劲,河北省决定在37个山区县中实施山区教育扶贫工程。利用三年左右时间,聚焦薄弱环节,定向施策、精准发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山区孩子成长成才。在山区教育扶贫工程中坚持硬件、软件相结合,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按照标准化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建设要求,着力改善山区县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于贵勤盘算着,“大约需要二三百万的资金支持,建一座2000平方米的综合教学楼,第一能缓解住宿紧张问题;第二能解决教室拥挤问题,孩子们向往宽敞明亮的教室。”于贵勤急迫的心情难以言表,“每个宿舍8到10人,教室达到每生占地1平方米,学校具有标准的图书室、少科室、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微机室、档案室、实验室……”在人大代表的积极关注和呼吁下,政策红利不断释放,于贵勤代表的心愿、孩子们的愿望已经触手可及。
萧玉田向本刊记者再三表示:“张家口、承德和保定三市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应该享受到社会改革发展成果。”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不断加大对承德、张家口、保定等环京津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在诸多政策红利的充分释放下,紧抓机遇、创新发展,张承保人民一定能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不久的将来,于贵勤老师一定能带领孤山小学的孩子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好好读书;萧玉田到过的那些贫困乡村一定能够风景依然如画,人民生活幸福安康。
栏目责编:胡莉敏
投稿邮箱:hlm@hbr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