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河北省打造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 |
|
◎葛会波 |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了河北省的定位为“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在这一顶层设计框架下,“环保”是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个先行领域,一个实施前提。 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过度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生态环境、开展生态保护和修复的资金严重不足和生态保护相关制度政策不健全,是影响河北省生态环境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河北省贫困地区集中在张承地区、太行山区和燕山深山区等地,先天条件不足使得当地经济发展缺乏有效的产业支撑,沿袭原始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发展方式,造成草场及植被的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及荒漠化日益加剧;曾经一段时间,GDP增长成为衡量地区发展好坏的标准,为了追求地区经济增长,忽略了生态环境的保护;由于历史欠账太多,河北省生态修复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需要一定资金支撑,目前河北省主要靠政府投入,投入量与需求量有较大差距;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没有得到完全体现,生态产权与价格机制弊端阻碍生态建设与修复的开展。 建议: 一、借助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京津向河北转移优质产业 河北省产业结构不合理,高污染、高能耗产业的存在是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应首先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来修复和保护生态环境。按照中央关于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部署,河北将承接北京产业转移的重任,但如果京津在产业转移过程中不注重企业的转移门槛,造成污染转移到河北,恐怕会造成生态环境的再一次破坏。京津应避免向河北转移中低端产业和产业链的低附加值环节以及由产业的同质化造成的区域恶性竞争。其次,要充分兼顾环境和生态效益,要结合河北的地域优势,发挥京津的资金、科技、人才优势,支持河北发展绿色产业,比如旅游业、绿色农业等。 二、中央和地方共促河北传统产业升级改造 河北部分传统产业面临着产能过剩、污染能耗高等问题。化解过剩产能、升级改造现有工艺、降低能耗和污染,打造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要实现这些目标以河北一己之力恐怕难以完成,这就需要建立中央和地方共同推进河北化解过剩产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施“6643”工程的机制,出台必要的经济政策,以带动河北经济的发展。 三、探索京津冀三地联动的生态补偿机制,落实生态修护的资金支持 河北省特有的地理和资源优势注定要为京津地区提供相应的支撑,为此也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河北作为生态涵养区也要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理应得到适当的生态补偿。要解决“补给谁,补多少,怎么补”的问题,一要明确补偿的范围和补偿的对象是谁,按照生态补偿的内涵,对生态区保护环境进行补偿,对生态区失去发展机会进行补偿;二要解决补偿的数额,通过充分的调研建立科学的生态补偿标准体系;三要解决生态补偿制度建设和落实的问题。京津冀三地联动,加快出台生态补偿的相关政策法规,通过完善政策和立法,建立健全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另外,应广开渠道筹集生态修护资金,在以政府为主导投资的基础上,还要积极寻求社会资金的支持,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支持鼓励社会资金参与生态建设、环境污染整治的投资。 四、创建生态修复产业化运行模式,突破传统生态修复在区域实践中的瓶颈制约 不论是政府的政策走向,还是社会的现实需求,都要求生态修复向技术集成化和区域产业化方向发展,要求拥有不同技术优势的生态修复企业和社会组织通过资源、信息和市场的共享,实现对整个生态修复行业的跨越。希望北京天津发挥各自优势,帮助河北突破传统生态修复在区域实践中的瓶颈制约。 五、强化生态修复的科技支撑力度 京津冀三地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发挥京津科技优势,加强三地在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科技项目上的深度合作。进行生态修复技术的创新研究,针对不同地域、不同生态环境问题开展研究,特别是京津冀环境容量研究、与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相适应的产业结构规划与调整、水土资源的布局优化;研究制定水土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红线”等。研究开发成本低廉、简单易行的实用技术。政府在加大有关生态修复科研资金投入的同时,重视有关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创新团队的组织、重点实验室的建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