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为位置:公民与法治电子版->2016年第15期(总第231期)->立法与监督->在高寒高纬度地带打造“高铁速度”
在高寒高纬度地带打造“高铁速度”
——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视察全省铁路建设述评
 
◎曹众
黑龙江铁路建设,建国60年来“无战事”,以至于: 大部分既有铁路,沙俄和日伪时期修建的有2900公里,占全省营业里程的56%,基础条件较差,技术标准低。 快速铁路只有362公里,仅占全国快速铁路里程的2.3%。 电气化里程154.4公里,电气化率仅为3%,远低于目前58.3%的全国水平,与铁路“十二五”发展规划60%的目标相差甚远。 既有路网布局以哈尔滨枢纽为中心,呈发散形状分布,“断头”路多,环状路少,2981公里的边境线,大部分没有铁路。 还有21个县不通铁路…… 落后,就一定要奋力闯出新路子。于此,中共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将铁路建设作为“一号工程”,科学谋划“一轴两环一边”的全省铁路建设主骨架,超常规努力——
  5月31日至6月2日,3天时间,行程2000余公里,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对全省重大铁路建设项目展开视察。这次视察早在2016年年初即被列入了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全年的监督工作重点。
  一路上,视察组上站台,查道线,穿山洞,钻隧道,访民情,进口岸……深入一线,听取汇报,基层座谈……了解了哈齐客专、牡绥铁路、哈牡客专等多条铁路的运营及建设情况,走访了大庆、齐齐哈尔、牡丹江、绥芬河等市。
  “一轴两环一边”
  中共黑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铁路建设,科学谋划了“一轴两环一边”的铁路建设主骨架,奠定了黑龙江省铁路未来发展的基本思路。“一轴”即提升“绥满铁路轴”运输能力。“两环”即建成哈牡、哈佳、牡佳快速铁路,形成“哈牡鸡七双佳哈”快速铁路东环线,力争建成“哈大齐北绥哈”铁路西环线,实现快速铁路覆盖全省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一边”即启动黑河经呼玛至韩家园子、黑河经逊克至乌伊岭、饶河至创业等沿边铁路外环线建设。同时,加快推进一批既有线路电气化改造项目,建设一批支线铁路,扩大铁路服务范围。
  “到2020年,全省铁路营业里程力争达到7500公里以上,县级城市通达率达到75%,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均达到50%以上。”黑龙江省政府党组成员、省铁路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张秋阳介绍。
  截至目前,哈大客专、哈齐客专已通车,哈佳快速铁路和哈牡客专正在加快建设,牡佳快速铁路作为国家东北东部快速通道项目年内也要开工,全省快速铁路网格局初步显现。
  “十三五”期间,全省还将积极推进牡丹江至佳木斯、齐齐哈尔至满洲里、通辽至齐齐哈尔、牡丹江至敦化等快速铁路建设,与国家路网大通道联通。
  “下一步,全省将集中力量,加快推进哈佳、哈牡、同江铁路大桥、哈尔滨—漠河‘夕发朝至’铁路提速改造、黑龙江省沿边铁路等项目建设,构筑以哈尔滨为枢纽,以绥满铁路、大连至同江铁路‘十字轴线’为主通道,以沿边铁路为外环线,面向俄罗斯的扇形放射铁路网。”黑龙江省人大代表、哈尔滨铁路局局长张海涛介绍。
  这些项目建成后,全省铁路将初步形成“南联北开、东西贯通、抵海进关、连接亚欧”的路网格局。黑龙江省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便捷通道的优势地位更加凸显,建设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基础更加坚实。
  “千山万水、千言万语、千方百计、千辛万苦”
  铁路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资金投入大,协调面广,上至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环保部、交通部、中国铁路总公司等国家部委及央企,中有二十多家省直厅局,下至市县乡(办事处)村屯,谋规划、跑项目、筹资金、动拆迁……多方、多层利益关系错综交织。
  为保护文物,哈齐客专松花江特大桥保老桥、建新桥下移59米,需补充环评手续。为此,黑龙江省铁建办同志4次到国家环保部汇报,在地方上妥善处理铁路附近东升江畔64户居民安置补偿问题后,国家环保部同意将环评审查权下放到黑龙江省环保厅,为哈齐客专如期开通创造了条件。
  哈尔滨集装箱中心站原为中外合资建设,国土资源部批复为出让供地,需缴纳土地出让金及相关税费5.25亿元,后合资方退出,负责同志3次赴国土资源部争取支持,最终将供地方式由出让调整为划拨,节约了大笔资金,确保了项目如期验收并运营。
  “哈佳”“哈牡”征拆初期,基层上报征拆费用都各在一百亿以上,省铁建办组织了十个工作组,爬冰卧雪,现场核查,硬是将资金“砍”下来一半,为国家节约近百亿资金。
  哈牡客专2015年2月立项,11月批复可研,12月正式开工,仅仅用了10个月时间,创造了项目从批复立项到正式开工的“高铁速度”。
  ……
  “为了铁路建设,工作人员可谓走过千山万水,说了千言万语,想了千方百计,历经千辛万苦。”张秋阳这样形容工作推进之不易。
  “十二五”时期,全省铁路建设投资763亿元,全省铁路营业里程达5372公里,较“十一五”末增长9.2%,其中新增快速铁路491.5公里。
  取得这样的业绩,在黑龙江铁路建设史上,不仅是盛况空前的,更是史无前例的。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
  在绥芬河铁路货运口岸,绥芬河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前4个月,共输送国际国内旅客近50万人次,同比增长2倍以上,口岸过货实现了334.2万吨,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
  “真是火车一响,黄金万两啊!可以想象,不久的将来,铁路交通的发展将给这座口岸城市带来更大的发展动力。”全国人大代表张亚英感叹道。
  根据国家安排,今年全省铁路建设投资265.5亿元,今后几年的投资也将保持甚至超过这一额度,这对黑龙江省经济是一个强有力的拉动。据测算,今后五年内,黑龙江省铁路建设将消耗水泥2000万吨、钢材300万吨,增加就业岗位80万个。
  列车行驶在2015年12月竣工通车的牡绥铁路上,全国人大代表高广生激动不已:“原来从牡丹江到绥芬河需要三四个小时,现在一个小时就到了。速度提高了,时间缩短了,效益提高了……”
  “铁路的高速畅通,将从根本上改变全省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交通区位格局,大大提升贫困地区的后发优势,重塑贫困地区开放发展的新形象。”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城环委交通处处长李季如是说。
  而本次视察的哈齐客专、牡绥铁路、哈牡客专、沿边铁路等建设工程,更是打通贫困地区交通瓶颈,助推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骨干通道、开放通道、惠民通道。
  “黑龙江省幅员辽阔,冬季漫长,路不好走,铁路是出行和运输货物的首选。铁路所到之处,服务了周边的百姓,让大家出门便捷了,赚钱容易了,是实实在在的‘德政’工程。”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温晓丽如是说。
  全省铁路建设支撑起了龙江发展命脉,为龙江经济释放出巨大潜能。这,直观看,拉动的是经济,细思量,则是温暖了全省3800万人民的心。
  四个“前所未有”
  三天来,视察组一路走、一路听、一路看、一路热议……更多的则是:一路点赞!因为,越看越精彩,越看越振奋,越看越受鼓舞。
  被喻为我国最北高铁的哈齐高铁,全线位于高纬度高寒地带,建设者们创造了“三个奇迹”:解决了高寒地区温差大、路基冻胀技术难关;解决了跨越亚洲最大保护湿地——扎龙自然保护区铁路桥冬季施工难题;解决了哈齐客专松花江特大桥保老桥、建新桥的难题。
  “龙江铁路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投资规模之大前所未有,建设项目之多前所未有,质量要求之高前所未有,建设难度之大前所未有。”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符凤春用四个“前所未有”连连赞许。
  “‘一号工程’抓到了根本上,抓到了短板上,抓到了人民的企盼上。它切实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龙江实现全面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为激发内生动力提供了重要支撑,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创造了宝贵条件。”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世英感慨道。
  置身于哈牡客专第一长隧——虎峰岭隧道内,全国人大代表李亚兰不禁感叹:“深山里交通不便,施工艰难可想而知,这是怎样的一种‘白+黑’‘5+2’精神啊!”
  在肯定铁路建设成绩的同时,视察组成员也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要认真研学国家政策,用足、用活、用好今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针对黑龙江的重要讲话所带来的重大历史发展机遇。要趁势而上,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又一次机遇,在政策、项目、资金的争取上做到依法有序、有理有据,赢得工作上的主动权,加快推进重点待建铁路项目开工。”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清文指出。
  “工程质量要坚持百年大计、精益求精,要加强工程质量监管,加大资金审计力度,切实打造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精品工程、放心工程、廉政工程。”黑龙江省人大财经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希龙建议。
  “铁路建设不仅要根据地方经济体量实情,科学规划与建设,还要顺应大自然的规律,传承好龙江人的人文情怀。”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李晓丽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