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体制机制 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 |
|
◎梁伟建 |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于培养亿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改善就业结构促进充分就业等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有关数据,2015年职业院校毕业生在城镇就业率超过90%、选择技术技能创业率超过16%。这说明职业教育有力地推动了新型城镇化建设,已经成为了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支撑。 这些年,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进步。先后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等一系列文件,实施了优化专业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健全投入机制等一系列改革举措,促进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基本形成,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每年输送近1000万技术技能人才,为建设制造业强国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座;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中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9年超过95%,高职毕业生就业率连续3年超过90%,职校生成为了比普通高校毕业生更加抢手的热门人才。 但是,职业教育仍是教育领域的薄弱环节。比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虽基本形成,但还有实施层面的细节问题尚未解决,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有待提高、职教办学与经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现象,“双师型”教师总量不足、素质不高等等。 因此建议:坚持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修改完善职业教育法,对职业教育的法律地位、体系架构、基本制度等问题进一步明确。深入推进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创新,用改革的办法促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 1.搭建职校学生成才“立交桥”。建立健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诊断和改进工作机制,精准对接经济社会用工需求,培养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多样化人才。深入推进现代学徒制等试点工作,探索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尤其是加大传统工艺、特色技术人才的培养。推动落实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政策,研究制定职业院校学生升入高层次学校的办法,探索建立本科层次和研究生层次职业教育,形成完备的职教体系,提升职业教育层次,从根本上为职教学生创建成才“立交桥”。 2.推动职业教育校企深度融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根据有关报告,全国建成职教集团超过1000个,吸引了近3万家企业参加,已覆盖60%以上的职业院校。继续支持专业型职业教育集团发展,研究出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推动一批深度参与职业教育的“教育型企业”发展,进一步明确企业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作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职业院校、学生、企业三者共赢。 3.构建“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双师型”教师是保证实用性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有资料表明,职业技术院校66.6%的教师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的,大多数教师的实践工作年限偏低。因此,要建立“专任教师企业实践+企业人员兼职任教”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机制,指导教师到企业参加专业实践,并鼓励参加技能鉴定,获取一定等级的专业资格证书,以提升实践技能。同时,进一步规范兼职教师的聘任条件和程序,引进一批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职业院校教师。 4.创新职教与扶贫相结合的路子。职业教育是精准脱贫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在扶贫攻坚重点地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继续落实贫困助学补助政策,逐步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促进贫困家庭子女接受职业教育,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掌握一技之长、改变命运、造福家庭。同时,尽快开展县级职教中心综合改革试点,探索职业教育与农村改革相结合的路子,打造农民职业教育模式,造就一大批具有一技之长的新型职业农民,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和农业现代化发展。 |
栏目责编:薛兰英 |
投稿邮箱:xuely@hbrd.ne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