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为位置:公民与法治电子版->2016年第13期(总第229期)->特稿->保护生态环境河北在行动
保护生态环境河北在行动
 
◎薛兰英
  2015年,河北省空气质量持续稳定好转,设区城市达标天数平均190天,同比增加38天;PM2.5平均浓度7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8.9%,降幅居京津冀及周边七省区市首位,比2013年下降28.7%,提前2年达到国家要求河北省到2017年削减25%的目标。
  2016年1~4月,全省PM2.5平均浓度为7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1.1%,PM10平均浓度同比下降21.7%,11个设区市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同比增加20天。
  数字是枯燥的,但蓝天白云是生动的。它见证了河北上下勠力同心,以背水一战的决心和前所未有的力度,调整经济结构、化解过剩产能,打响污染治理攻坚战,迎来生态环境转身向好新变化的历程。
  坚决打好治理大气污染攻坚战
  近几年,河北人对雾霾有着切肤之痛。在环保部每月公布的74个重点监测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中,河北总有六七个城市位居倒十。
  治理大气污染,让人民群众呼吸上新鲜的空气,成为河北最紧迫、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
  “树立环境优先的理念,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决打好打赢治理大气污染攻坚战。”河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克志的话语掷地有声。
  河北的环境污染问题是长期粗放型发展累积的结果。过度依赖资源,导致全省在产业结构和环境保护方面问题突出。省长张庆伟表示,河北环境治理的根本出路是转型升级,早调早主动,越晚越被动。
  这意味着要对昔日的支柱产业动“大手术”。
  在破碎锤砸下的声声闷响中,曾经让迁安人民骄傲的建源钢铁公司450立方米高炉在河北化解钢铁过剩产能集中行动中变成了一堆废铁。与钢铁打了半辈子交道的建源钢铁公司副总经理孔德林眼泛泪花,“这座高炉,是企业辉煌时期的标志,有些舍不得。可拆除之举,是大势所趋。”
  孔德林眼中的“大势”,就是“6643工程”(即到2017年削减6000万吨钢铁、6100万吨水泥、4000万吨标煤、3600万重量箱玻璃产能)。2013年,河北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拉开化解过剩产能、推动转型升级的大幕。
  两次开展全省性压减钢铁过剩产能周日行动,启动石钢搬迁、唐山渤海钢铁重组搬迁、武安钢铁企业退城进园升级改造项目;开展“环首都圈”、“环省会圈”水泥行业化解过剩产能集中行动;在玻璃大市沙河集中爆破拆除玻璃生产线,结束该市玻璃行业落后产能存在的历 史……“十二五”期间,全省累计压减炼铁产能3391 万吨、炼钢4106万吨、水泥6231万吨、煤炭2700万吨、平板玻璃3717万重量箱。钢铁、水泥等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较2010年下降10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河北借势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实施汽车提质扩能、装备拓展升级、石化链条延伸等八大专项工程,壮大唐山动车、石家庄通用航空等先进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省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于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幅高于传统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幅高于钢铁行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甩掉大气污染的黑帽子,坚决向大气污染宣战。河北大力实施国家“大气十条”和省“五十条”,各级财政投入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240亿元,大力实施“压能、减煤、控车、降尘、治企、增绿”等重点工程,组织开展钢铁、水泥、电力、玻璃四大行业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147万辆、全部完成淘汰任务,在全国率先开展全省域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升级改造、率先全部关停取缔实心粘土砖瓦窑、拔烟囱拆锅炉三大控煤专项行动。全省完成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252台,关停取缔实心粘土砖瓦窑2780座,拆除废弃烟囱351根,淘汰建成区燃煤锅炉3829台。
  这些举措,为河北转方式调结构扫除了“拦路虎”,打开了新局面。2014年,全省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6.5%,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节能目标。河北提前两年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二五”期间淘汰落后产能任务。
  2016年,河北继续深入推进减煤、压能、治企、降尘、控车、增绿,再压减生铁产能1000万吨、粗钢产能800万吨,力争淘汰燃煤锅炉1322台。
  全面启动山水林田湖海生态修复工程
  燕赵大地历史上曾经是林海茫茫、水草丰美、山河秀丽的沃土。进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把河北的生态环境治理好、修复好、保护好,是每一名燕赵儿女的责任和义务。
  2015年深秋,在承德市寿王坟镇郑家庄村,站在山上放眼望去,漫山的苹果树、板栗树绿意盎然。“过去这里是尾矿库,现在是农民的绿色银行。”村主任孙宪青说。一个个废弃矿山建成“花果山”,让寿王坟镇林果业的年收入超过1000万元。
  2014年以来,河北开展矿山环境治理攻坚行动,共有325座矿山“疮疤”重披绿装,同时关闭露天矿山56个、停产整治251个。
  这是启动绿色河北攻坚工程,建设美丽河北的一个缩影。
  出台山水林田湖海生态修复规划。河北《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推进能源生产消费变革、努力改善环境质量、实施山水林田湖海生态修复;划定森林、湿地、草原、海洋、河湖水域等生态保护红线,明确空气、水、海洋、土壤环境质量底线,设定能源、水资源、耕地等资源消耗上限,《河北省建设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规划(2016-2020年)》对生态功能分区进行划定。全省上下全面启动山水林田湖海生态修复工程,共谱生态环境治理“进行曲”。
  让燕赵大地遍染绿色。河北加快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太行山绿化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近两年,全省完成造林绿化1017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009平方公里。其中,邯郸市3年来累计造林200余万亩,森林覆盖率净增10%以上。张承生态涵养功能区建设加快推进,其中张家口实施申冬奥绿化、退化林分改造、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等工程,森林面积每年以100万亩左右的速度推进,2015年年底,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7%。2016年春季,沧州市共完成造林42.1万亩,新建绿色廊道190公里,完成水网绿化93公里、绿化村庄862个。
  让碧水清流环绕。近年来,河北加强了对水环境的治理,集中开展14条河流污染防治攻坚行动,一河一策、逐河施治;大力实施近岸海域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计划,关停了一大批重污染企业;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通过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引黄入冀补淀等大型水利工程置换地下水,累计形成压采地下水能力15.2亿立方米。同时,突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全面清理饮用水源保护区违规项目116个,建成县城以上污水处理厂180座、镇污水处理厂57座,城市、县城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0%和80%。目前,河北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也已出台实施。根据方案,河北将采取50条措施,努力实现全省水环境安全、水资源清洁、水生态健康。到2017年,全省海河、辽河流域水质优良比例分别达到42%以上和100%,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60%,各市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控制在30%以内。到2020年,全省水环境质量得到总体改善。
  完善和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
  多年来,环境执法力度弱,环境违法成本低,导致一些企业违法排污无所顾忌。
  从2015年开始,这种状况得以扭转。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施行,打出了“按日计罚”等一套“组合拳”。297万、267万、96万三张罚单分别开给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赵县、行唐县。根据公布的2015年第三季度环境空气质量排名和奖罚情况,包括三地在内的7个县区,成为石家庄实施大气质量生态补偿之后首批受罚者。而该市平山县、桥西区等因空气质量改善明显被奖励100万元以上。
  2015年,在石家庄率先实施大气质量生态补偿制度后,邯郸、邢台、保定也相继实施,一些市除规定了经济处罚外,还对地方政府负责人制定了严格的问责制度,通过“经济严惩”和“政治问责”,进一步加强制度性约束,促进大气污染治理落实到位。
  2016年,河北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正式通过《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这部“河北史上最严治霾法规”为依法治污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省环保厅、公安厅、法院、检察院首次联合开展“利剑斩污”行动,关停取缔环境违法企业1542家,挂牌督办24家。专案督办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的环境问题,对沙河市河北大光明等11家玻璃企业严重污染环境等实施挂牌督办,全省共关停取缔企业200家,立案处罚125起,拘留123人,行政约谈65人,通报批评60人,责任追究366人。
  只有强劲有力的环保制度体系建设,才能保障环保领域的铁腕执法。河北从建立责任考核机制入手,制定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环境目标考核评价方案和考核办法,大幅提高生态环保在各级党政班子和班子成员综合目标考核中的比重。河北省政府在2013年与各设区市签订了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的基础上,从2015年开始每年签订目标责任状,一年一考核,完不成任务的严厉问责。
  近年来,河北在环保法制建设和机制创新中绽放了数个“全国第一”:
  ——出台《河北省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条例》,填补了我国公众参与环保立法的空白。同时出台加强打击环境犯罪联合执法工作的意见,形成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打击环境污染犯罪的强大合力。
  ——《河北省国土保护和治理条例》是我国第一部国土保护治理方面综合性的法律法规,也在河北省立法史上创下了多项“第一”。它的出台,打破了多年来国土保护治理方面水、林、农等各自为政,“九龙治水水不治”的困局。
  ——在全国率先制定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地方标准,修编的钢铁、水泥等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地方标准和能耗限额标准严于国家标准,倒逼“排污大户”加快结构调整、改造提升。
  ——在全国率先组建覆盖省市县、共600多人的环保警察队伍,在省法院、省检察院分别设立环保审判庭、生态环保监察处。公安、环保部门联手,“利剑斩污”指向全省每个角落,打出了铁腕治污的“河北品牌”。
  ——积极推进“智慧环保”建设,在全国率先实现全省域环境空气监测站点全覆盖,建立了省市县乡村五级网格化监管体系。
  ——在全国率先实施全省域跨界断面生态补偿机制,逐步增加考核因子,提高扣缴标准。
  河北还将在全国率先启动升级环保督察制度、省以下环保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改革……
  法律法规、行政考核、市场手段多项举措协调并用,在11个市开展大气颗粒物源解析,启动排污权交易,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绿色信贷、绿色证券,推进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河北正逐步构建科学治污、精准治霾、依法治理、联防联控的环境保护体系。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为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河北,燕赵儿女将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务实的作风,推动环境治理快见效,促进生态环境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