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为位置:公民与法治电子版->2016年第13期(总第229期)->代表之声->政策推动京津冀能源结构优化 实现大气环境改善目标
政策推动京津冀能源结构优化 实现大气环境改善目标
 
◎陈国鹰
  我国以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决定了在经济保持较高速度增长的同时,必然会带来环境问题。在欧美国家,由于敏感地认识到以煤炭作为主要能源供给方式会带来不可解决的环境污染问题,故选择放弃将煤炭作为主要能源。如德国,关闭了所有的煤炭生产企业,选择成本较高的天然气和石油作为主要能源;法国选择更清洁有效的核电作为主要能源;美国、日本等国家也无不作出类似的选择。
  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有关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原煤消耗总量约38.7亿吨,煤炭在我国一次性能源消费中约占66%,占全球总消耗量的50%左右。中国的火力发电占总发电量的80%左右,而火电几乎全部都是以煤为燃料。河北省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约2.93亿吨标煤,其中煤炭消费占88.5%;机动车保有量约1500万辆,其中重型卡车达50多万辆左右。
  相对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风能、光伏太阳能、核能等可称之为绿色能源。京津冀地区应认真研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一是为了使中国的城市能够达到国际卫生组织的空气质量标准,城市住宅区和商业区必须停止燃烧煤炭、生物质以及塑料废弃物。二是为了达到健康的空气质量水平,必须以使用低污染燃料如天然气、核能、风能或太阳能的发电厂替换大量的燃煤发电厂。三是要加快高污染车辆的淘汰和改造力度,使用更多的新能源车。
  因此,建议如下:
  一、积极调整国家东部能源发展战略,支持河北省等东部沿海省在沿海地区大力发展核电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河北省在消耗大量煤炭资源的同时,也是京津冀唯一的煤电电力能源净输出省,服务京津地区。国家将京津冀协同发展列为国家战略,印发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要实现该区域“产业转型”“生态环境”“城镇化示范”率先突破,如何适应经济发展过程对能源的刚性需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难题。
  核电的特点决定其选址在东部沿海较为适宜。我国大亚湾、秦山核电站等,无不在海边选址,首先是水资源的保障,其次是突发安全事故对环境影响最小化的考量。河北省有秦皇岛、唐山、沧州三市地处沿海,具有发展核电的自然环境条件,迫切需要中央层面在政策顶层设计中予以考虑。建议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主管部门尽快将河北省核电发展项目列入国家规划、计划加以推动,将河北省长河、冀东核电项目列入国家核电中长期规划,并在项目实施中给予政策、资金上的支持。
  二、围绕京津冀城镇供热需求,积极开展常压小型核供热堆清洁能源应用示范,减少农村地区燃煤散烧
  为解决河北省农村区域每年约4000万吨燃煤散烧污染问题,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契机,应大力发展城镇绿色供热技术——常压池式核供热堆,该技术被称为“能源生产革命、能源消费革命和能源技术革命”的首选。此技术在瑞典、法国、美国、加拿大均有工程应用。
  池式低温核供热堆由于采用常压、低温等应用条件,技术路线决定其经济性和安全性,用于城市供热基本与现行的锅炉供热费用齐平或略低,符合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比燃煤锅炉房,每年可减少26万吨二氧化碳、3000吨氧化硫、1000吨氮氧化物的大气排放,以及减少1600吨烟尘污染;对比天然气,每年可减少排入环境13万吨二氧化碳以及500吨氮氧化物。
  截至2012年年底,河北省城镇建筑面积约9亿万平米,集中供热面积达到5.8亿平方米,其中住宅集中供热面积4.4亿平方米。河北省集中供热主要是以热电联产为主,区域锅炉为辅,其他清洁能源如燃气、地源热泵、地热等为补充的供热模式。若河北全境采用核能供热,则每年可替代煤炭近2000万吨,即使部分地区采用核能供热也可替代大量的煤炭消费,这对于削减河北省的压缩燃煤量有着巨大的助力。
  建议国家能源局积极推动此技术在河北省的试点、示范。此项技术在华北地区的成功示范应用,对解决京津冀地区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清洁能源供热问题,特别是解决河北省压减燃煤、提高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改善城镇大气环境质量,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