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不会撒谎 |
|
◎余远环 |
家里阳台种了一盆植物,总是半死不活的,偶然掉下3颗黄皮仔,一个月后,它竟然长出茂盛的一片,甚是好看,这叫旁逸的美丽吧。无心插柳的,可以归结为偶然,但生活不是总是偶然,总得有意识地去插柳,有意识地去坚持做某样事情。 身边有不少朋友,闲暇时有的写写书法,有的喜欢画画,坚持久了,也俨然成了书法家、画家。而更多的人,过早地将自己安排进一个静止的生活模式,天天只喜欢来往应酬,可能看起来也很忙,但却活得无意识。然而,这些年同学会多了,你一定会发现,那些10年、20年都在做同一件事的人,不管做哪行,都是成功的。这是时间的奇妙,时间不会撒谎。 人的时间都是一个定量,每人每天都只有24小时。如果我们审视一下对时间的利用,一定会有惊人的发现:好多时间是浪费了的。也许只有当知道自己怎样消耗了时间,你才可以有意识地去改变将来的时间分配。 传说有两个和尚分别住在相邻两座山的庙里,两山之间有一条溪,他们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下山去溪边挑水。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五年。突然有一天,甲和尚没有下山挑水,乙和尚心想:“他大概睡过头了。”便不以为然。哪知第二天,甲和尚还是没有下山挑水,第三天也一样,直到过了半个月,乙和尚想:“我的朋友可能生病了。”于是他便爬上了左边这座山去探望他的朋友。当他看到甲和尚正在庙前打太极拳时,便十分好奇地问:“你已经半个月没有下山挑水了,难道你可以不喝水吗?”甲和尚指着一口井说:“这五年来,我每天做完功课后,都会抽空挖这口井。如今,终于让我挖出水,我就不必再下山挑水,可以有更多时间练我喜欢的太极拳了。” 我们常常像乙和尚一样,会忘记把握空闲的时间,挖一口属于自己的井,培养一种兴趣或者能力。我们最好可以像甲和尚一样,积少成多,未雨绸缪,待到年纪大了,挑不动水了,我们依然还会有水喝,而且还能喝得悠闲,喝得写意。如果我们不时刻审视一下自己的时间利用,并且记录下时间的花费,我们将坠入无意识当中,单调地过完枯燥无味的一生,并有可能未来陷入技能缺乏的窘境。 利用空闲时间,多学一点东西,对未来总是有好处的。正所谓艺不压身。古语云:“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哦,应该加个董仲舒的补充,他说:“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就是说,知道做什么,就不应该去计算功利得失。想想,多一份艺术的爱好,在学习和交流的过程中,你的生活会精彩得多,起码无聊的生活会有了高雅的寄托。因此,过一种有意识的生活,可能是你我要做的重要的事。 是的,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担着实际生活的担子,总是忙碌着,那些名人更是忙碌。但爱丽丝·门罗说:“人只要能控制自己的生活,就总能找到时间。”她写了几部小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和她类似,村上春树和斯蒂芬·金,都是用下班后、睡觉前的那几个小时来写作。他们不用说,时间可为他们证明。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自己最应该深刻反省,特别是物质的诱惑,让我把时间都浪费掉了。你们可能会说,人总有懒性惰性嘛。好吧,为了强化说服力,抄一段鸡汤:“能够到达金字塔顶端的动物只有两种,一种是苍鹰,一种是蜗牛。苍鹰之所以能够飞上山顶,是因为它们拥有傲人的翅膀;而慢吞吞的蜗牛能够爬上去,就是认准了自己的方向。”时间不会撒谎,用在哪里总会留有痕迹。 (摘自2016.01.06《天津日报》) |
栏目责编:陆京慧 |
投稿邮箱:ljh@hbrd.ne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