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诈骗量身定制防不胜防 |
|
◎刘新风 孙奇茹 |
“如何实现1个亿的小目标?只需骗到6个清华教授。”面对电信诈骗多发的残酷现实,不少网友居然有一套跑歪了的逻辑——“你傻你活该被骗”。 事实上,在花样频出、“量身定制”的骗局面前,即便“高知”人群也难以幸免。全国首个反信息诈骗联盟发布的《2015反信息诈骗大数据报告》就显示,“高知”人群已成为大额诈骗的重灾区,“智商低才被骗”是一种绝对的认知误区。 精准诈骗 从“盲骗”到“量身定制” 看到形形色色的骗局,有人会说“我防御心强”“我可没那么好骗”。可是,当一个比家人朋友都更了解你隐私信息的人出现,你可能立刻就会放下防御的盔甲,将其视为“自己人”。纵观这些电信诈骗,骗子们发动的几乎都是精准攻击,分分钟让你卸下防备。 被骗1760万元的清华教授遭受的正是精准诈骗。据报道,他出售了一处房产后,骗子即掌握了大量卖房细节。随后,骗子以“手续不正规、涉嫌偷税漏税”为由,让这位老师把钱打到所谓的“安全账户”。各种卖房的具体情况、合同号、手续号都能对得上,受害人不疑有他,随后中招。 类似的“私人定制”型精准诈骗还有很多。刚网购完就接到包裹有问题的电话,刚交易了一只股票就被恐吓账户涉嫌洗黑钱,买完机票很快被告知航班取消……大数据时代,各种政府网站、商业网站保存了大量的个人信息,这些信息一旦被泄露,甚至被不法分子拿来非法贩卖,都会成为精准诈骗的种子。 “以前的诈骗大多是‘盲骗’,现在则越来越多是为个人量身定制。”360首席反诈骗专家裴智勇说,过去骗子大多通过海量发出中奖信息之类的短信碰运气,“能骗几个是几个”。而现在,骗子通过不法渠道获得真实准确的个人信息后,对个人实施“量身定做”的精准诈骗,其骗术越来越难以被当事者识破。因此,人们被骗的原因往往并非是“贪便宜”或者“太笨了”,而是因为完全不知道自己的信息被泄露,缺乏保护自己的意识而被骗子忽悠。 话术诈骗 总有一款场景适合你 “涉嫌洗黑钱,把钱转到安全账户”“卖房手续不齐全,涉嫌偷税漏税”、“我是你领导,下午到我办公室来一趟”……人们总会恰巧碰到特别适合自己生活场景的诈骗话术。电信诈骗团队作战的机制下,骗子们能够不断“钻研”出各种贴合真实场景的诈骗话术,再熟练运用心理“战术”,让被害人心怀恐惧,慌乱之中一失“手”成千古恨。 “冒充公检法”就是一种典型的诈骗话术。2016年8月份,北京市朝阳区双井街道75岁的老人龚英(化名)就接到一个自称“上海青浦检察院”打来的电话。对方称,有人用她的身份证在上海开办银行卡并收受20万元的贿赂,而她可能涉嫌间接行贿。在这样的恐吓之下,老人迅速按照对方指令给所谓的“北京公安”打去了电话,并在对方帮其“转移财产”的说辞下,取出了全部存款,随后又存入两张在交通银行新开的卡上,并将电话银行和网上银行账号、密码全部告知对方。就这样,龚英和老伴儿攒了一辈子的一百来万元付诸东流。 在这种冒充公检法的诈骗中,诈骗团伙内部“分工明确”,分别扮演“电信客服”“公安人员”“银行客服”等,甚至还配备了各种作案道具。比如通过改号软件篡改电话号码的来电显示,将其改为公检法电话号段,伪造通缉令让被害者陷入恐慌,被害者惊惧之下急于撇清罪责,往往陷入诈骗者的连环圈套。 高技术诈骗 “伪装术”升级无孔不入 除了规模化、精准化,骗子们也与时俱进,用高科技给自己的伪装术做起了“升级”。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发案数量以年均20%~30%的速度快速增长,诈骗团伙利用伪基站、钓鱼网站、木马病毒等高科技手段频频作案成为一大特点。 连成天与高科技打交道的IT男王先生也险些受骗。2016年8月份的一天,王先生突然收到来自建行的短信,提示其储蓄卡有300元和4600元的两笔支出,随后又收到了一条来自浙江舟山170号段的短信,提示他在京东商城有300元和4600元两笔消费。三分钟后,这个170号段的号码打来电话,称自己是京东商城的一家商户,发现王先生在京东商城有两笔异常消费,并称可以“帮助”他把之前的300元消费拦截下来。没过多久,王先生竟然真的收到了建行的短信提示,提示他银行卡余额增加了300元。 “快帮我把那笔4600元的消费也拦截下来。”发现第一笔款项被“追回”,王先生已经几乎相信了骗子。好在最终,当骗子提出要求王先生提供手机验证码时,王先生想起了银行“验证码谁都不能给”的提醒,这才没有受骗。 能伪装各种官方客服、公检法机关电话的伪基站,诱导用户点击钓鱼网站进而获取银行密码的WiFi热点,十秒钟就能复制一张银行卡的盗刷器……各种隐蔽性强、成本低廉的高技术手段已经成为电信诈骗者常用的诈骗道具。无孔不入、令人防不胜防的新手段,已经不是消费者仅靠“智商”就能抵御的了。 针对不断变换新花样的电信诈骗,安全专家提示,接到任何涉及钱财的电话,务必保持冷静,核实对方身份及信息,切勿轻易汇款。对于来源不明、安全性未知的网址链接和二维码,不随意点击和扫码,避免遭遇钓鱼网站和有毒二维码。 (摘自2016.09.14《北京日报》) |
栏目责编:胡莉敏 |
投稿邮箱:hlm@hbrd.ne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