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紧围绕“五个提升”目标要求 力推司法公信力提升 |
——访邯郸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尚震 |
|
记者:开展“司法公信建设年”活动,是省检察院党组推进检察工作的重大举措,请您介绍一下邯郸市检察机关从思想认识和具体行动上,是如何推进这项活动开展的。 张尚震:“司法公信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我们邯郸市两级检察机关紧紧围绕省检察院党组提出的办案能力、办案质量、监督实效、队伍形象和群众满意度“五个提升”的目标要求,立足检察机关职能定位,坚持以司法办案为中心、坚持以队伍建设为保障、坚持以深入推进检务公开为手段,把司法公信力建设作为检察系统长期的目标来追求,以实施省检察院提出的“六大工程”(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办案精细化管理工程、构建立体动态监督工程、推进检察改革工程、“互联网+检察”工程、打造“阳光冀检工程”)建设为着力点,不断进行公信力建设的实践积累和经验探索。在一次次积累和探索中夯实邯郸检察公信力建设的立信之基,推动邯郸检察的公信力建设层次与水平不断提高。 记者:邯郸市检察院是全省司法改革的试点单位,各项司法改革正在全力推进中。我们想知道,试点改革对邯郸的检察工作有没有影响?你们是如何处理改革与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的? 张尚震:毋庸置疑,司法改革必将对检察工作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因而对检察机关的公信力建设所产生的作用必然也是积极深刻的。以我们当前正在推行实施的员额制为例,进入员额管理的检察官,权力比以前大了,而责任也相应加大了,依照司法办案责任终身负责制的规定,最明显的效果将会是办案责任直接倒逼办案质量的提高。 可是,既然是改革,就必然会伴随阵痛与不适。检察官实行员额制改革,使得检察官入额有着严格的比例限制。这就意味着,在那些原本具有检察官资格的人员当中,将会有半数人员不能纳入员额管理。他们或将转为司法辅助人员,或转为司法行政人员,个中滋味可想而知。 这是一个很现实、很敏感的问题。俗话说:“功夫在诗外”,推行员额制,从制定方案到广泛动员,再到具体实施, 我们在试点过程中做了大量深入具体的工作。首先是正确引导。我们鼓励广大检察干警既要积极参与改革,又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改革、用辩证的态度对待改革。仍以员额制改革为例,在入额与不入额的权衡中,如果每个人都看到了改革后的薪酬、职级等方面的良好预期,却没有看到这种良好预期中所包含的办案责任与风险,这种心理准备显然是不充分的;其次是预留空间。按照省检察院要求,首次入额时我们预留了10%的名额。之所以如此,可谓是用心良苦。我们既要为那些具备入额资格与条件而未能纳入员额管理的人员创造机会,也要给那些有志检察事业的新进、优秀的年轻人员留点儿希望和空间,而且这个空间,在自然推进中还会不断扩大。 总而言之,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与检察公信力建设所负有的历史使命是相同的,都是为建设法治中国而进行的努力与探索。 记者:2015年,邯郸市检察院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了“科技强检示范院”称号,邯山区检察院也获此殊荣。开展“科技强检示范院”创建活动,也势必给邯郸的检察工作带来新的变化,请您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张尚震:科技强检对检察工作的意义重大。当前的各类犯罪犯活动,形式多样化、方式智能化和手段隐蔽化特征已经非常明显。开展科技强检工作,是检察机关与犯罪分子进行的赛跑,我们的技术手段、技术水平跑在了犯罪分子的前面,也就掌握了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主动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牢牢地把握着需求导向的原则。在完善基础设施过程中,我们依据检察工作的实际需求,在全市检察系统先后建成了相对完善的综合布线系统和局域网、建成了高标准的国家级司法鉴定实验室、建成了同步录音录像系统和智能化楼宇系统,智能检察已具雏形;在队伍建设进程中,基于检察技术队伍发展之需,我们先后引进法医、司法会计、文检、网管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5人,其中研究生学历2人。我们的检察技术队伍目前拥有专业技术人员11名、专业维保人员4名,专业种类已经相对齐全、年龄分布已经基本合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