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想到(五) |
|
◎关玉生 |
一 、历史不会冤枉一个人,但也不会讨好一个人 春秋战国时期,一年,晋国闹饥荒,晋惠公向临近的秦国提出了粮食援助的请求,秦穆公接到请求后,马上指示有关部门向晋国调运了大批粮食,以解了晋国的燃眉之急。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有一年,秦国也闹开了粮荒,饥荒比当年的晋国还严重,秦穆公无奈,也向晋国提出了粮食援助的请求,可是,令秦国想不到的是,晋竟“闭之以粟”,不借给。秦穆公看到晋国如此的刻薄寡恩,大怒,于是发兵攻打,并俘虏了晋国的国君晋惠公。可就在此事不久,晋国又闹开了饥荒,晋国的人民背井离乡,到处逃荒,秦穆公得到消息,竟摒弃前嫌,又调了大批粮食给晋国。对此,秦国不少官员不理解,给穆公提意见,穆公回答道:“吾怨其君而矜其民也!”意思就是说:我痛恨的是晋国的国君而怜悯的则是他们的人民啊! 同样一件事,秦穆公和晋惠公处理的态度截然不同。谁高、谁低昭然若揭。历史上秦穆公是作为“政治家”的形象而存在的,自然有其道理;晋惠公则什么都不是,我看亦有其道理。 无独有偶,也是春秋战国时期。某年,越国缺水稻种子,向邻近的吴国借水稻种子。吴王夫差接到请求后,毫不犹豫地满足了越国的要求。可是,当吴国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向越国借水稻种子时,越王勾践竟将稻种煮熟了再借给吴国。勾践使如此的“损招”对付吴国,吴国自然难以接受。历史上“吴越交恶”、战争频仍,原因很多,但勾践此人惯使“损招”,缺乏诚信,心地阴暗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怪不得范蠡离开越国前说勾践“长颈鸟喙,只能共甘苦,不能共享乐”呢。 吴越争锋,吴王夫差最后是一个失败者,但失败者也并非一无是处;勾践是个胜利者,但胜利者也不等于形象完美,这就是历史。 二、“狗不夜吠”也是政绩 对官员的政绩如何评价?我国古代社会的某些“视角”颇具高明之处。比如,古代社会评价社会治安的优劣,就常常以“司法清闲”“监狱长草”为标准。这有没有道理呢?当然有道理。因为“司法清闲”和“监狱长草”说明社会犯罪的少,说明道德教化起到了作用,说明社会已经“大治”。司法如果“越来越忙”,监狱如果“人满为患”,那非但不是政绩,恰恰正说明社会治安还存在突出问题。 古代社会对官员扰民问题也看得非常重。这里我举一个例子:东汉桓帝年间,一位叫刘宠的人任会稽(今浙江绍兴)太守,此人在位期间,“除烦苛,禁非法,郡中大治”。该人调走时,几位老农从若邪山出来,每人拿着一百钱,非要送给刘宠表示感谢。他们说:“我们这些庄稼人住得偏远,不认识郡守,光知别的郡守在时,官吏到民间征这征那,以至彻夜不绝,狗到天明还在叫。而自从你任郡守以来,却是人不见吏,狗不夜吠,我们到老才算遇到了圣明,今听说太守弃我们而去,我们几个人凑了一些钱,以表示我们的心意,你一定要收下。”刘宠听几位老农说完,说道:“我哪有你们说的那样好呢?谢谢各位父老。”说完从每个老农手里各取了一钱而去。 这一史料说明了什么?说明“牧民之道,务在安民”(司马迁语)说明了民意非常在乎官史扰民乱民的问题。如果官吏到民间弄得“鸡飞狗叫”,势必要受到民意反弹。“狗不夜吠”不是小事,而是一件值得称道的政绩。 三、唐人称谓中的迷茫 白居易诗曰:“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这一句诗使我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认为安禄山叛唐的地点是在渔阳(即今天津市的蓟州区),因为蓟州古时又称渔阳。 关于渔阳,《中国历史地名辞典》是这样解释的:“渔阳,隋大业末以无终县改名,治所在今天津市的蓟县,明洪武初废入蓟州。” 后来读史,我发现安禄山的反叛地不是在渔阳,而是在范阳(即今北京老城区西南)。关于范阳,《中国历史地名辞典》载:“范阳,唐方镇名。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以幽州节度使设置,治所在幽州(今北京老城区西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复名为幽州。” 关于安禄山反叛地点,《资治通鉴》明确写道:“安禄山专治三道,阴蓄异志,殆将十年,以上待之厚,欲俟上晏驾后作乱。会杨国忠(时为宰相)与禄山不相悦,屡言禄山反,上不听;国忠数以事激之,欲其造反以取信于上。禄山由是决意遽反……十一月,甲子,禄山发所部兵及同罗、奚、契丹室韦凡十五万众,号二十万,反于范阳”(《资治通鉴》第15卷第6934页,中华书局1956年版) 从以上史料来看,安禄山的叛唐地点是在范阳(今北京老城区西南部),而不是在渔阳(今天津蓟州区)无疑。 那么,白居易为什么在诗中写:“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呢?也即是说为什么把安禄山的反叛地写成渔阳呢?在读《资治通鉴》时,我无意中在元代著名史学家胡三省给《资治通鉴》所作的注中找到了答案,他写道:“唐人多以范阳渔阳通言之,白居易诗‘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是以范阳通为渔阳也。”(《资治通鉴第15卷第6965页,中华书局1956年版》)自此,我心中的迷茫一扫而光。 四、年号知多少 “国号”是对一个政权的称谓。“年号”则是对某一历史时段的称谓。如唐玄宗的年号是“开元”和“天宝”,其间的历史就以“开元××年”“天宝××年”来记述。 中国历史上年号的创制起始于西汉的武帝刘彻。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创制年号“建元”。因此,“建元”也就成了最早的年号。 中国历史上实行年号最多的是唐代的高宗、武后朝。在高宗执政时期和武则天篡唐为周的共五十年间,他们一共实行了31个年号。尤其是武则天,因为一生喜祥瑞,最喜欢“改年号”,年号的用字多是用一些吉祥字组成。她希望用“年号”的吉祥为她带来好运。 从公元前140年到1911年,共2000余年间,我国历史上共有“年号”300多个。最后一个是溥仪的“宣统”年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