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京师图书馆 |
|
◎毛本栋 |
回顾鲁迅短暂而成就卓著的一生,我们会发现,他与图书馆结缘殊深。图书馆滋养了鲁迅,而鲁迅又以他的巨大成就回报了图书馆。他700万字的著译,早已珍藏在全国各个图书馆。《鲁迅全集》早已被译成数十种语言文字,在多国图书馆珍藏。在鲁迅一生的图书馆缘中,他与京师图书馆之间的情缘尤其深厚,直到晚年还特别怀念京师图书馆。 京师图书馆即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前身,始建于1909年9月9日,馆址设在什刹海边的广化寺内。那里地势低洼,不利于善本古籍保存;交通不便,不利于读者借阅。要把那个封闭的旧馆改造成面向社会开放的国家图书馆,必须改组旧馆,创建新馆,丰富馆藏。鲁迅从日本留学回国后,在好友许寿裳的介绍下,经当时的教育总长蔡元培提拔,1912~1926年间在教育部任佥事,兼任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第一科主管关于博物馆、图书馆等事项。于是改组旧馆、创建新馆就成了鲁迅最主要的工作。此项工作纷繁复杂,需要认真筹划、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这一时期的《鲁迅日记》涉及图书馆方面的记录达79次之多,仅1912年这一年,鲁迅就去了广化寺8次。经过鲁迅的不懈努力,在蔡元培的支持下,京师图书馆终于在1912年8月首次对公众开放。1915年,教育部决定迁京师图书馆至方家胡同国子监南学。鲁迅在图书馆选址和计划布置等工作上投入了巨大的精力。《鲁迅日记》中记载:“同夏司长(即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夏曾佑——笔者注)、齐寿山、戴芦舲赴前青厂观图书分馆新赁房屋”“教育部欲买石桥别业为图书馆,同司长及同事数人往看之”“午间同沈商耆往看筹边学校房屋可作图书馆不”“在部终日造三年预算及议改组京师图书馆事,头脑岑岑然”“赴午门阅屋宇,谓将作图书馆也,同行者部员共六人”“午后视午门图书馆”“下午复往午门图书馆”,鲁迅对创建新馆之尽心竭力可见一斑。1917年1月,京师图书馆从广化寺迁移到方家胡同国子监南学。在新馆开馆仪式上,鲁迅与蔡元培合影留念。 京师图书馆开办初期,藏书不多。为了充实馆藏,鲁迅以教育部名义咨调各省官书局所刻书籍入藏该馆。1913年9月,鲁迅又以教育部名义拨给京师图书馆一部铜活字版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1916年4月,鲁迅在取得政事堂通过、内务部同意后,以教育部名义发布通令,要求凡在内务部立案出版发行的图书,都要呈缴一本给京师图书馆。从此,京师图书馆作为国家图书馆接受国内出版物的制度正式成立,此制度一直延续至今。 京师图书馆改组后,鲁迅对各种珍贵古籍极为关注。当得知《永乐大典》(残本)64册被清末状元陆润庠占为己有,鲁迅强令其必须将该书归公。原藏于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的《四库全书》,是清乾隆皇帝命人手抄的七部《四库全书》之一。《四库全书》共36000多册,分为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具有独特的历史文献价值,实属国宝。辛亥革命后,承德驻军首领极力反对将这套全书送京,而北洋政府有关部门也争相索要。在这紧要关头,鲁迅坚决主张将文津阁《四库全书》迁藏于京师图书馆。鲁迅亲自多方交涉,力排众议,化解阻力,终于将这套书入藏京师图书馆。这些在《鲁迅日记》中也有记载:“民国元年(1912)五月十六日午后同夏司长赴图书馆,又步什刹海半周而归”“民国元年十一月一日午后同夏司长往什刹海京师图书馆”。鲁迅还曾多次外出亲自搜购图书,《鲁迅日记》中多次记载的“代部往琉璃厂买书”,就是属于这种情况。他还不断把自己的编著和搜集到的珍贵书刊赠送给京师图书馆供人阅览。从1912年到1926年,在长达14年的时间里,鲁迅为京师图书馆做出了巨大贡献。 鲁迅也善于利用京师图书馆中的图书资料。他编写我国第一部小说史《中国小说史略》时,就大量利用了京师图书馆和其他图书馆的馆藏资源。1935年1月,鲁迅在《小说旧闻钞》的再版序言中写道:“《小说旧闻钞》者,实十余年前在北京大学讲《中国小说史》时,所集史料之一部。时方困瘁,无力买书,则假之中央图书馆(指京师图书馆——笔者注)、通俗图书馆、教育部图书室等,废寝辍食,锐意穷搜,时或得之,瞿然则喜。故凡所掇,虽无异书,然以得之之难也,颇亦珍惜。” 1926年8月,鲁迅离开北京,南下厦门大学教书,虽然断了与京师图书馆的直接联系,但在其后的十年人生岁月里,他一直心系京师图书馆,一颗热爱的心始终在兹念兹。1934年12月18日,他致信杨霁云:“我还是喜欢北京,单是那一个图书馆,就可以给我许多便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