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为位置:公民与法治电子版->2016年第17期(总第233期)->人大史话->何处见高度
何处见高度
 
◎芳草无言
  苍劲挺拔的大树为何都长在山谷?皆因为山谷供给了它大地的营养,营养使它产生了昂扬向上的勃勃生机。
  波澜壮阔的大海为何那样有气势?皆因为在低处的大海接纳了无数的大江小河,从而汇聚起了气势磅礴的强大力量。
  自然界如此,人何尝不是如此。想当年,狄仁杰当宰相本是陇右诸军大使娄师德所推荐,娄师德为人低调不讲,狄仁杰也不知道。狄仁杰“颇轻师德”,并数度想把他“排挤于外”。武则天实在看不下去了,就找来狄仁杰发问:“师德贤乎?”狄仁杰回答:“为将能谨守边陲,贤则臣不知。”武则天又问:“师德知人乎?”狄仁杰回答:“臣尝同行,未闻其知人也。”听到狄仁杰如此看待师德,武则天说了实话:“朕之知卿,乃师德所荐也,亦可谓知人也。”也就是说:我认识你,让你当了宰相,就是娄师德所推荐的,你怎么说他不知人?狄仁杰听到武则天如此讲,愧疚地当着武则天的面就说:“娄公盛德,吾为其包容久矣!吾不能窥其际也。”
  以上史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说明了“低处”见“高度”。娄师德为人“低调”,推荐了狄仁杰不讲,受到了狄仁杰的排挤也不想以此得到回报,这看似“低调”的内心是何等的博大且伟岸。怪不得一向孤高自傲的狄仁杰一旦了解了实情会说出“娄公盛德,吾为其包容久矣,吾不能窥其际也”这样发自内心佩服的话呢!
  与娄师德相反,清乾隆朝有位诗人叫沈德潜,此人才华横溢,深得乾隆帝的宠信,乾隆每有诗作,必让其润色。但沈德潜此人爱炫耀、图虚荣,每当乾隆让他改诗,他都会对别人讲哪首哪首诗是经他手改过的,哪首哪首诗是他帮写的。后来有人检举了此事,乾隆帝听后大怒,此时沈德潜尽管已经过世,但乾隆帝仍降旨追夺其官衔,并让人把他从坟墓挖出来鞭尸。
  这一史料又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一个人拥有怎样的格局,就会有怎样的命运。在封建社会,臣子和君王相处的一个基本准则是“美归人君,过归臣己”。你做臣子的连这一点规矩都不懂,把别人求之不得的“给皇帝改诗”这种荣耀事也敢去显摆一番,说说自己的功劳,这岂不是触犯皇上的大忌。我们说,沈德潜最后被削官、鞭尸,是活该如此。
  一粒银杏种子,撒在大地上,会长成大树,而种花盆里,仅一盆景而已。这也就是说,人生诗意的栖居从来属于那些有大格局的人,而不属于那种沾沾自喜和斤斤计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