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为位置:公民与法治电子版->2016年第17期(总第233期)->历史与人物->张骞出使西域故事点滴
张骞出使西域故事点滴
 
◎易水寒
  发生在公元前二世纪的张骞出使西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正是由于张骞的两次出使西域,才沟通了西汉王朝和西域各国的联系,同时也为“丝绸之路”的最终确定奠定了基础。张骞是名副其实的“丝绸之路”的开拓者,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我们今天把“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纳入国家战略,不可不追忆这位九死一生,开辟“丝绸之路”的先贤。
  一、事情的起因
  西汉王朝经过“文景之治”,到汉武帝时,社会安定、人民休养生息,经济上得到了较大发展,军事实力也有了显著增强。这使得具有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开始有条件考虑解决北方的匈奴汗国频频侵扰边境的问题。
  如何战胜匈奴,汉武帝首先想到了一个国家,即大月氏国。这个国家原来生活在河西走廊——敦煌一带,是一个游牧民族。然而,强暴的匈奴看到这个国家势单力薄,于是开始侵略并征服这个国家。他们击斩了大月氏国王,并用他的人头当酒碗去喝酒。大月氏无奈,只得怀着对匈奴的深仇大恨往西迁移,他们起初迁移至伊犁河一带,后又迁移到今阿富汗的东北部一带。
  基于大月氏如此的经历,汉武帝和他的朝臣们想到,如果能和大月氏取得联系,让他们从西面进攻,我们从东面夹击,一定可以把匈奴打败。计谋商定后,汉武帝于是发令征召前往大月氏的使节。当招贤榜在全国贴出后,汉中郡(今陕西南郑)人张骞挺身而出,愿意担此重任。汉武帝看到这个年轻小伙机灵且很有头脑,于是就决定张骞担任使节,出使西域。
  二、被扣匈奴
  张骞被汉武帝任命为使节后,稍作准备,即带着一百余人的使节团开始了西行,他们穿过了黄沙千里、白昼鬼哭的戈壁,随后即踏入了匈奴汗国的土地。可踏入匈奴汗国土地不久,即遇上了匈奴汗国巡逻的骑兵,匈奴骑兵不让他们走,非让他们去见匈奴单于(相当于汉朝的皇帝),张骞等一行在单于面前把奉汉朝皇帝之命去大月氏的情况陈述了一遍,匈奴单于一听就火了,说:“这是什么话,月氏王国在匈奴之西,中国怎敢越过匈奴,跟他们来往?如果我派使节去中国之南的南越国(今广东一带),中国可准许通过?”匈奴单于虽表面上声色俱厉,但内心却对张骞等人的英雄壮举充满了钦佩,于是他让人给使节团每人介绍了一位匈奴姑娘做妻子,让他们在匈奴安家立业。张骞等虽然受到了匈奴的厚待,但他们始终不忘使命,就这样在匈奴待了十年,十年后的一天,终于找到了一个机会,毅然抛却了妻儿,和伙伴们往西逃去,不幸这次逃脱又被匈奴俘虏,他们只好又和匈奴妻子团聚。不久,他们再度逃走,匈奴妻子听到消息后也狂奔来追,希望和张骞一起走,可追兵眼看就到,张骞只抢到一个儿子,妻子和另一个幼子被匈奴骑兵追回。张骞和妻子的这次分离自然就成了永久的诀别。
  三、历尽千辛万苦到大月氏竟没说服大月氏
  张骞等经过数十日的艰苦向西跋涉,他们来到了大宛王国(西域三十六国之一,首都贵山城)。大宛国王早就羡慕中国汉朝的富庶,早就想建立联系却又无法建立,见张骞一行到来非常高兴。他们了解到张骞的使命后,遂派出向导和翻译,一同去大月氏王国。他们经过数月的艰难行程,终于到达了大月氏(首都撒马尔罕,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见到了被匈奴斩首的老国王的孙子,没想到的是,这位已是月氏国王的孙子对张骞的来意却很不以为然,他们似乎已忘记了匈奴杀祖父的深仇大恨,已不再想和凶悍的匈奴汗国争个你高我低,而且他们非常安于现在平静的生活。张骞等在月氏国住了约一年,期间多次劝说月氏国王,均没有效果,无奈之下,他们只得踏上充满死亡威胁的归程。
  四、踏破铁鞋回到长安
  张骞踏入归途后,沿着祁连山南麓,准备穿过位于青海省的羌族部落,想不到途中又被匈奴汗国骑兵俘获。张骞这次被俘又被迫在匈奴待了一年多。恰在这时,匈奴汗国发生内乱,张骞遂有机会跟堂邑人(江苏六合县)甘父一同得以逃脱。
  张骞这一次出使西域,来回一共十三年的时间,出使时使节团一百余人,十三年后复命,仅二人生还。汉武帝看到出使时风华正茂的张骞,此时乃一老翁,不禁感慨良久,于是擢升张骞为中级国务官(太中大夫),封帮张骞逃回的甘父为“奉使君”。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虽然没有达到联系大月氏一同进攻匈奴的目的,但却使汉王朝了解了一个神秘的西域,也使西域不少国家了解了中原的汉王朝。更为可贵的,他们这次冒险之旅为日后“丝绸之路”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
  五、第二次出使西域
  张骞回到长安后,向汉武帝非常详细地汇报了西域各国的风土人情。刘彻听到后,非常兴奋,说:“假如真能不经过战争,就能争取到这些国家的臣服就好了。”基于此,他决定再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没有政治和军事目的,只是向西域各国宣传汉朝的强大,希望他们来长安朝见。张骞出使时,带了大批丝绸,准备用来赏赐西域各国的国王。后来,这批丝绸流通到波斯和罗马等地,并形成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价格堪比黄金,致使不少阿拉伯人、中亚人和波斯人在利益的驱使下,不惜冒着生命危险来往于这条丝绸之路上。如果说:“丝绸之路”这一概念在张骞出使西域时还未定型的话,那么,阿拉伯人、中亚人和波斯人等频繁到中原各地贩卖丝绸,则使“丝绸之路”名副其实。
  需要指出的是,历史上的“丝绸之路”虽然肇始于中国,但中国人其实并没有从这条路上获得多大经济利益。获得利益的主要是阿拉伯人、中亚人和波斯人。何以如此?盖因为中国的统治者鄙视商品经济,尤其是西汉王朝,居然把“商人”和“囚犯”同列,要他们去充军。西汉王朝鄙视商品经济的政策,极大地抑制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也抑制了中国人利用这条“丝绸之路”去做生意。
栏目责编:王玮
投稿邮箱:wangw@hbr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