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为位置:公民与法治电子版->2016年第19期(总第235期)->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统领新时期人大工作
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统领新时期人大工作
 
◎定州市人大常委会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是新常态下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如何以五大发展理念统领新时期人大工作,是摆在定州市人大常委会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坚持创新发展,把握时代要求,全面激发工作活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省直管后,定州市人大常委会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人大工作保持了蓬勃生机。一是加强组织建设。深入贯彻河北省委、省人大常委会有关会议精神,就做好新时期人大工作向市委作了专题汇报。定州市委召开人大工作会议,作出《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人大工作的实施意见》。定州市人大常委会机关新增两个正科级办事机构,由“四室”调整充实为“一室五委”(办公室、选任代工委、法工委、财经工委、城建环保工委、教科文卫工委)。提拔交流科级干部12名,其中9名同志从机关内部提拔使用。二是规范预算审查监督。预算监督是县级人大工作的“重头戏”。定州市人大常委会根据预算法等有关规定,制定《审查监督财政预算办法》,提前介入预决算草案编制工作,提出细化科目编制等建议,草案由原先的十几页增加到几十页,实现“人人看得懂、事事看得清”。三是强化任免监督。建立完善任前考察、法律知识考试、表态发言、无记名票决等任免程序。每次任命前,组织专门力量,深入相关单位和部门,采取走访座谈、个别谈话等形式,对拟任命人员进行任前考察,考察结果提交主任会议研究,实现了党管干部原则与人大依法任免的有机统一。
  二、坚持协调发展,强化监督职能,聚力助推跨越赶超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定州市人大常委会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机遇,围绕全市发展大局,把握结合点,找准切入点,精准发力,依法监督,凝聚了跨越赶超的强大合力。一是聚力改革创新。省直管以来,定州先后获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国家农村土地征收改革试点、国家县城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试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全国健康促进试点。定州市人大常委会聚焦“五大试点”,分类别、分专题开展调查研究,着力推进各项改革发展举措落到实处。比如,农村土地征收改革试点,全国仅3家。在试点地区,土地管理法等4部法律有关土地征收的条款,暂停执行三年。为此,定州市人大常委会决定由法工委牵头,全程介入土地征收改革工作。组织召开各类研讨会、座谈会5次,深入部分乡镇、单位开展专题调研4次,征求意见建议60多条,为市委正确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二是聚力协同发展。围绕对接京津产业转移,先后三次组织专门力量,深入经济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进行专题调研,对入驻园区的118家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提出完善基础设施、加快科技创新等建议。目前,两个开发区已经获批省级园区,成为承接京津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三是聚力古城恢复。定州是千年古县、历史文化名城,现有国保单位9处,省保单位13处;馆藏文物5万余件,数量居河北省市县首位。围绕整合开元寺、文庙、贡院等优质文化资源,打造中山历史文化品牌,连续两年将加快古城恢复、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作为监督工作重点,集中力量跟踪督办。目前,古城恢复项目取得明显成效,一期二期占地580亩,投资70亿元,拆迁2096户,古州署、开元寺、博物馆等标志性工程已经竣工,2016年10月份运行开放,定州将成为京南石北重要旅游目的地。
  三、坚持绿色发展,突出工作重点,不断优化生态环境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定州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人大监督职能,抓调研、重执法、强宣传,切实把推动绿色发展摆在了重要位置。一是专题调研促转型。塑料加工、钢网铸造是定州的传统产业,如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全市中心工作之一。定州市人大常委会利用1个月时间,深入周村镇等4个乡镇开展专项调研,走访干部群众、企业负责人800多人次,提出加快沙河地段土地治理,建立工业园区等建议。定州市政府高度重视,谋划建立总投资近100亿元、占地10000亩的北方(定州)再生资源产业基地。目前,一期完成土地整合5000亩,入驻企业200多家,成为传统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平台。二是执法检查抓落实。围绕环保法的贯彻实施,先后深入2家污水处理厂、13家重点企业、22个建筑工地、8条城市主干道,全面了解污水处理、节能减排、扬尘治理和城市绿化等情况,梳理汇总各方面意见30多条,交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限期办理。建立完善办理情况反馈机制,定期对被检查单位进行“回头看”,实现执法检查常态化、精细化,推动了环保法的贯彻实施,定州市成为全省唯一连续三年荣获环保先进、唯一未被扣缴生态补偿金的县市。三是强化宣传造声势。按照河北省人大常委会有关部署,认真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集中宣讲工作,定州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人大机关、政府办、法制办全体干部,法院、检察院负责同志,负有环境保护职责的17个部门正职、主管副职、业务科长,其他市直部门主管副职,各乡镇(办)行政正职、主管副职,全市重点企业负责人等400余人聆听讲课。同时,在《定州日报》、定州电视台、人大网站等媒体开辟专栏,广泛宣传“一法一条例”的基本知识,在全社会营造了“环境保护、从我做起”的浓厚氛围。
  四、坚持开放发展,搭建履职平台,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
  开放是促进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定州总人口130万,省市乡三级人大代表1800多名,这些人大代表是推进发展的中坚力量。工作中,定州市人大常委会牢固树立以开放促发展的理念,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信息灵通、联系面广的优势,深入开展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为开放发展搭建平台、引智引资,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一是围绕市委提出的项目建设落地、全民招商、全民创业“三个年”活动,深入开展“助推三个年、代表当先锋”活动。全市29个代表小组联系重点项目45个,召开协调会12次,解决实际问题16个。市人大代表许亚积极参与项目建设,主动捐出厂房2400平方米,推动了无人机项目的顺利落地。二是围绕市委提出的“双百”目标(建设百万以上人口区域中心城市、进入全国县域综合实力百强),深入开展决胜“双百”、代表建功活动,动员和引导人大代表在实施“双百”工程中当先锋、作表率。三是围绕构建和谐社会,深入开展“手拉手”精准扶贫活动,建立帮扶对子300余个,制定帮扶措施,推动了全市扶贫开发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坚持共享发展,维护群众利益,加快建设小康社会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定州市人大常委会时刻牢记人民的重托,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始终把维护民利、保障民权作为人大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保持密切联系。建立完善主任会议成员联系乡镇人大制度,围绕制定年度工作计划,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深入联系乡镇,组织召开由乡镇人大主席、部分村街书记、人大代表和基层群众参加的座谈会,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对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就业、低保等8个方面的民生问题,全部作为年度监督重点,写入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二是深化专项评议。坚持把专项工作评议作为一项常态机制,从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入手,制定评议计划,精选评议议题,采取走访座谈、调查问卷、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满意度测评,测评结果现场公布,极大调动了“一府两院”推进工作的积极性。比如,在对农村道路危桥改建工作进行评议前,市政府及相关部门主动邀请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进行专项视察,农村道路危桥改建工程进度明显加快,工程质量明显提高。三是深化司法监督。坚持把旁听庭审作为司法监督的重要途径。对市法院公开审判的重大案件,提前沟通联系、了解情况,聘请法律专家进行业务培训,做到熟悉法律、熟悉案件、熟悉庭审程序,增强了旁听庭审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去年以来,组织人大代表旁听民事案件5件、刑事案件3件,提出深化司法机制改革、建立公众开放日等6条建议,市法院全部采纳,不断提高审判工作质量,切实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