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为位置:公民与法治电子版->2016年第20期(总第236期)->世相->工匠精神何以生生不息
工匠精神何以生生不息
 
◎吴黎明
  刚到德国工作时,发现卫生间里的马桶水箱居然“藏”在墙里,硕大的冲水开关也是嵌在墙里。想起来令人“恐惧”:若是水箱里零配件坏了,非要砸墙不可。但德国人就有这技术自信:水箱及其零配件用上几十年也不会坏。
  在德国待的时间越长,就会越来越多地发现隐藏在平淡无奇中令人“震惊”的细节:为什么德国的道路几乎看不到积水?为什么德国锅那么经久耐用?为什么德国看不到乱七八糟的电缆电线?
  人口8000多万、国土面积与云南省相当的德国,拥有2000多个世界级品牌。从水箱到铁锅,从道路到房屋,为何“德国制造”质量突出?其奥秘大概就在于深入骨髓、融入血脉的工匠精神。
  近来,工匠精神成为舆论热点。从形形色色的“德国制造”到日本的马桶盖,从传代收藏的瑞士表到荷兰的“王室供应商”,这些国外名品纷纷在“朋友圈”刷屏。但问题的关键是,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践行工匠精神,首先要将其融入工作实践中。
  工匠精神意味着精益求精、精雕细琢,意味着专业与敬业,更意味着对规则、规矩的尊重与恪守,对高品质产品的责任感与自豪感。
  “即使我知道明天世界将要毁灭,我今天依然种下我的葡萄树。”这是德国宗教改革倡导者马丁·路德的名言,折射出德国人民族性格中“轴”的一面。在德国人看来,对规则近乎刻板的遵守是理所当然,工匠精神亦是理所当然,不必大惊小怪。
  传统上,“师傅”在德国一直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绝对没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历史羁绊。各行各业平等互尊的观念深入人心,社会上没有瞧不起蓝领技工的风气。当今,德国普通公务员的收入可能比不上管道工,高级技工的待遇可能会超过大学教授。
  根据研究,2700多家中型全球领导企业中,德国占据1300席,比例是47%,美国360席,比例13.2%,中国只有68席。而在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和缓慢复苏的过程中,欧盟、美国等相继出台不同措施鼓励研究创新。
  工匠精神作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其要义不仅仅在于掌握高超技艺,更重要的是坚忍不拔的品质、追求卓越的恒心以及钻研创新的执着。但是,没有工匠制度,工匠精神在一国一地很难成气候。
  一整套制度保障为工匠精神插上腾飞的翅膀。从中世纪行会开始,德国便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职业技术培训体系。1969年,德国出台《职业教育法》,明晰政府、行业协会、职业院校和企业在职业教育与培训中的权责,推动实行企业和学校同时进行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在德国,大约有350种官方承认的职业执业资格证书。所谓“一证在手,终身不愁”。德国年轻人中,差不多每3人中就有2人通过“双元制”教育拿到证书实现就业。此外,德国政府还对技工再教育提供补贴,仅2014年就有超过17万技工享受到相关补贴。
  创新是工匠精神的延伸。坚持技术创新、持续不断开发独一无二的新产品,这是诸多德国中小企业能成为世界级行业翘楚的奥秘。二十一世纪以来,新能源在德国方兴未艾,太阳能电池板成为越来越多新房屋的“标配”就是明证。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锻造工匠精神是一项系统工程,尤当戒除“短平快”式的心浮气躁。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从当下做起,从拧紧一颗螺丝钉做起,让工匠精神成为理所当然,并融入我们的血脉之中。
  (摘自2016年第10期《环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