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为位置:公民与法治电子版->2016年第21期(总第237期)->特稿->化解产能过剩背景下关于河北省财政增收问题的四点认识
化解产能过剩背景下关于河北省财政增收问题的四点认识
 
◎课题组
编者按:调整经济结构、化解产能过剩,既是中央的明确要求,也是河北省加快转型升级、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迫切需要。在此背景下,河北省各方面的工作如何适应这一形势和要求?近期,河北省委党校2016年中青班第二期学员组成几个课题组,对化解产能过剩背景下财政增收、促进再就业、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现选登部分研究成果,以飨读者。
  当前,面对“三期叠加”的严峻形势和我省化解产能过剩、治理环境污染、调整经济结构的特殊任务,河北全省经济下行压力前所未有(2016年上半年,河北省经济增长6.6%,位列全国倒数第五),财政增收难度空前加大。因此,如何理性审视化解产能过剩对财政增收的即期影响和长远效应,建立起财政增收的长效机制,对于促进河北省经济、财政工作的良性运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化解产能过剩对财政增收的理论与实践分析
  从理论上分析,经济发展是财政的源泉,财政是经济发展的保障。产能的压减致使企业销售收入减少,税源萎缩,从而不仅减少以销售收入为税基的流转税规模,而且还会通过影响企业盈利能力导致企业所得税减收,给地方财政增收带来了压力。进一步讲,化解产能过剩导致传统行业增收乏力,新兴行业的支撑作用尚未显现,将会增大经济下行的压力,最终影响财源的建设和持续。
从实际上来看,如上图所示,受到国内外经济形势和河北省化解过剩产能的影响,2007—2015年经济增长速度从12.9%下降到2015年的6.8%,几乎腰斩。财政收入则与经济增长表现出同步变化的趋势,自2013年开始,财政收入的增速开始低于经济的增速。
  二、全面客观认识化解产能过剩的财政影响
  短期看,化解产能过剩必然会加剧经济下行压力,给河北省财政增收带来挑战,而且可能未来一段时间财政收入仍会持续低速增长,使地方财政收支不平衡的风险增加。为此,河北省应积极主动地向中央争取支持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以弥补主动降速的割舍和牺牲。
  长远看,化解产能过剩也蕴含着财政增收的新契机。首先,化解产能过剩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2015年,河北省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1978.7亿元,同比增长11.2%,占到总增加值的40.2%,比2014年提高了2.9%,且远高于同年第二产业增加值4.7%的增速。仅2015年上半年装备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业两大新兴产业工业增加值与上年同期比分别增长8.94%和11.17%,利税同比增长9.5%和16.6%。同时,新兴服务业所占比重提高,信息服务业、房地产业、居民服务业,文化体育娱乐业等六大新兴行业营业收入占规模以上服务业比重为56.5%,同比提高4.0个百分点。新的经济增长点带来财政收入的恢复性增长,2016年上半年财政收入增长12.8%,高于2014、2015年的收入增幅。其次,化解产能过剩投资会形成经济增长推动力。根据测算,化解产能过剩,实施节能减排,需要社会总投资4237.63亿。根据经济学原理,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乘数效应,环境治理投资也不例外,在一定程度上会缓冲化解产能过剩给经济和财政带来的影响。
  三、积极应对化解产能过剩带来的财政增收压力
  (一)主动转换经济增长动力,培育持续的财源。第一,化解产能过剩过程中,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优化战略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环境和政策机制,推行绿色信贷,转换经济增长的支撑力量,确保财源持续。第二,充分发挥产业集群效应。以产业园区(聚集区)为载体,以龙头企业、重点项目为支撑,培育和发展一批主业突出、特色鲜明、体系完整、环境优良、市场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拉动力量。第三,探索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思路。通过设置财政奖励、增量返还等方式鼓励地方政府减少化解产能的抵触情绪,大力发展特色县域经济,做大财政收入的“蛋糕”。
  (二)利用京津冀协同发展红利,推动财政的增收。京津冀协同发展将为河北省经济“触底反弹”释放更多红利。第一,做好产业承接,促进财政增收。充分利用京津冀协同发展契机,积极承接先进制造业转移,借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建设大型现代物流聚集区,推动经济发展和财政增收。需要注意的是,化解产能过剩不能完全依赖于产业承接,更重要的是自身优化,因此产业承接必须坚持经济结构优化的核心原则。第二,落实税收共享,确保财政增收。虽然《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转移对接企业税收收入分享办法》明确了财政分成、利益共享的办法。但长期以来,受到京津总部经济“虹吸效应”的影响,河北省税源与税收背离严重,税源向京津横向转移明显。因此,可以利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契机尝试建立起区域间税收协调机制,有效解决税收转移问题,确保河北省的财政收入。
  (三)积极融入“一带一路”,降低化解产能过剩的财政影响。借力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创造河北省开放型经济的新优势。通过建立对外投资项目信息库、组织过剩产能企业与外贸龙头企业合作、加大对外投资政策支持力度等措施,为推动钢铁、水泥、玻璃等产业转移搭建良好的政策平台,鼓励企业加大矿产资源境外投资开发力度,使这些产业仍然能够对财政增收发挥作用。
  四、竭力避免化解产能过剩压力下的财政虚收现象
  化解产能过剩导致的经济下行与财政计划导致的增收压力的共同存在往往倒逼地方政府财政虚收。因此,在财政增收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各级领导应该尽可能摆脱政绩考核的约束,从实际出发科学制定调整财税收入增长的目标计划,坚持税收法定原则,用制度之手组织财政收入,挤出财政收入的水分,严格控制“税收空转”和“非税收入空转”等财政虚收虚增现象,确保经济发展与财政收入数据的真实性和增长的一致性。
  化解产能过剩是在着眼现有产业格局基础上对未来产业结构的长远谋划,是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场自我革命,是创造新的经济增长源和持续财源的一次远景布局。因此,我们必须坚定化解产能过剩的决心和信心,全面认识其对财政增收的影响,咬紧牙关转过弯道,逐步建立起科学长效的财政增收机制。
  (课题组成员:宋凤轩 王俊海 丁洪泉 兰松 岳士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