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为位置:公民与法治电子版->2016年第21期(总第237期)->随笔杂谈->平常日子里的伟大
平常日子里的伟大
 
◎芳草无言
  伟大不仅体现在轰轰烈烈中,而且体现在平常的日子里。而且这平常的日子里的伟大因其更需要“慎终如始”的坚定和对道德操守的持久守望而更显得弥足珍贵。
  想当年,周总理爱看戏,尤其喜欢看北京人艺的戏。一次周总理处理完公务后和邓大姐去首都剧场看戏,可时为首都剧场的杨经理保留的几张票已售出,观众也已经进场入座,没了座位,怎么办呢?杨经理急得满头大汗。在万般无奈情况下,他只好把楼下第七排中间的几个座位的熟悉观众好言请到边上的座位上,请周总理和邓大姐去了那里。
  中间演出休息时,周总理来到小休息室,找到杨经理问到:“我坐的位置上原来是否有人呢?”杨经理无奈只好说出了实情。周总理听后激动地说:“胡闹!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人家先来的,我这个后来的反而把人家赶走。不能这样,一定不能这样。杨经理,休息以后,你一定把人家请回到原来的座位上去,而且要向人家赔礼道歉。要道歉!”然后,周总理停了一下又交待:“观众席后面不是还有一个导演间吗?我去导演间看戏好了。”
  休息以后,几个熟悉的观众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上。周总理、邓大姐却去了位于观众席最后面的导演间里。在这导演间里看戏看不大清,又听不大见。从此以后,首都剧场似乎就有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周总理只要晚到,他就坚决要求到导演间看戏,不要任何特殊的安排。
  我们说,看戏是平常日子里再平常不过的事了。然而,这“平常日子里的事”也有伟大和渺小之分。周总理作为一国的总理在看戏这样的所谓“小问题”上不讲特殊,不要照顾,剧场经理因其晚到让顾客给他腾了两个座位他知晓后都坚决予以拒绝,说“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我这个后来的反而把人家赶走”。他坚持要把顾客请回,并要经理代他向顾客道歉。这是何等平等的态度,这又是何等伟大的人格。这和我们某些官员出则“兴师动众,前呼后拥”,居则“颐指气使”的作风不知要强多少倍。
  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平常的日子其实并不平常,其中充满着考验。史料显示,朱德的外孙刘建(朱敏所生)当兵时,一次探家,部队的师长特意买了两瓶汾酒和两瓶山西老陈醋让他带给朱德元帅,以表达他对他老人家的敬意。当刘建回家后把师长的东西交给朱德时,刚才还面带笑容的脸马上转为愠色,严肃地说:“你不该收礼!你要遵守纪律,向农村来的战士学习。”接着,他吩咐康克清按市价让刘建带回酒钱和醋钱,并吩咐回去后一定要开发票给他。这就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对待“两瓶酒和两瓶醋”的态度。
  生活的考验岂止是“两瓶酒和两瓶醋”?我们还是拿朱德来举例。朱德生前曾对康克清交待:“倘若我先你而去,如果孩子不争气,犯了错误,出了问题,你也不用生气,党有党纪,国有国法。子孙不争气,你可以登报,与他们脱离关系。”
  后来,朱德的话不幸言中。1983年“严打”,朱德最小的孙子在天津被判死刑。有好多人要康克清找人帮这位小孙子减轻罪责,康克清明确地表示:“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他自己做的坏事他自己负责,跟朱老总没关系,跟我也没关系。”这就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朱德夫妇对待子孙的态度。朱德、康克清难道“无情、无爱”?难道是“铁石心肠”?当然不是。他们是在“亲情”和“党纪国法”这二者发生矛盾时,毫不犹豫地把党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放到了第一位。朱德夫妇以“大义灭亲”的态度宣示了一个道理:权力对共产党人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只能为人民服务,而不能用来谋取私利。
  革命永远如“爬山”。只有那些在崎岖的山路上攀登,经得起各种复杂环境考验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