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为位置:公民与法治电子版->2017年第1期(总第241期)->红叶->苏轼《刑赏忠厚之至论》赏析
苏轼《刑赏忠厚之至论》赏析
 
◎马桂旺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从《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寒食帖》中,我们了解到苏东坡的超人文学才华和书法天赋。
  苏轼,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在诗、词、散文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被后人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受欧阳修精神的影响,苏轼十分重视挖掘和培养文学人才。比如当时成就较大的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四人就是苏轼的铁杆粉丝,四人合称“苏门四学士”。不仅如此,苏轼且善书法和绘画,可以说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苏轼不仅文学书画问鼎峰巅,他还是一位治理有方、深受百姓喜欢的好官。苏轼为官,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尽心尽力履行其职责,殚精竭虑处理政务。在治国方略方面,苏轼有独到的见解,青年时代的一篇策论文章《刑赏忠厚之至论》,让他一举成名。
  宋嘉佑二年(1057年),二十一岁的苏轼参加了礼部的考试,写了一篇漂亮的命题文章——《刑赏忠厚之至论》。当时的主审官是大名鼎鼎的北宋文学名家欧阳修。欧阳修审阅试卷时发现了这篇文章,为其清新洒脱的文风所吸引,并误以为是他的学生曾巩所写。那时的考试阅卷像今天的高考阅卷一样,阅卷人无从知晓考生的名字。欧阳修虽然很想点选这篇文章为第一,但他想,如果我点了曾巩头名,世人会误解我为师生相护,为了避嫌,欧阳修给这篇他认为本来可以拔得头筹的文章评了第二名。一直到发榜的时候,欧阳修才知道文章作者是名不见经传的青年人苏轼。也正因如此,《刑赏忠厚之至论》一文使得苏轼名声大噪。
  《刑赏忠厚之至论》的主旨是论赏和罚两种治理手段的运用,其内涵体现了朴素的法的基本精神。在依法治理方面,罚还是赏,宽还是严,苏轼用区区六百字说得清清楚楚。苏轼主张,君子要像尧、舜那样深爱百姓,关切百姓的疾苦,用君子和长者的态度来对待天下人。如果有人做了一件好事,不但要奖赏他,还要用歌曲赞美他,为他有一个好的开始而高兴,并勉励他要坚持做好事;如果有人做了一件不好的事,在处罚他的同时,又要哀怜、同情他,希望他抛弃过去,重新做人,开始新生活。奖赏时可以掌握得宽一些,如有可疑者应该留在应赏之列,这样做是为了推广恩泽;惩罚时不可过,实施处罚时要谨慎,遇有可疑者则从应罚之列除去,这样做为的是不滥用刑罚。这与今天“疑罪从无”的刑法理论有着同样的理念。当一件事可以奖赏,也可以不奖赏时,如果奖赏了他就是过了仁,即使越过了仁,仍然是一个君子。当一件事可以惩罚,也可以不惩罚时,如果惩罚他就是过了义,越过了义,就会变成残忍的人。所以仁可以越,而义不可以越。
  苏轼反对酷刑,称“刑罚不用刀锯”,因为天下恶事是罚不胜罚的,用刀锯般的严刑峻法也不足以实现制裁的作用。众所周知,秦二世为巩固统治地位,实施严刑峻法,当时“法繁如网”,刑罚手段之残忍无出其右。酷刑暴政最终激化社会矛盾,加速了大秦帝国的崩塌。有史为证: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大唐盛世,归功于他仁政治国的思想。有一次,皇上与群臣讨论禁止盗贼。有人请求使用严酷的法律来制止。皇上微笑着说:“老百姓之所以去做盗贼,是由于赋税太多,劳役、兵役太重,官吏们又贪得无厌,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这是切身的问题,所以也就顾不得廉耻了。我们应当去掉奢侈,节省开支,减轻徭役,少收赋税,选拔和任用廉洁的官吏,使老百姓穿的吃的都有富余,那么,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做盗贼了,何必要用严厉的刑法呢!”几年之后,百姓富裕,天下太平,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连商人和旅客都可以露宿。“花落讼庭闲,草生囹圄静”,诉讼纷争少了,监狱门可罗雀,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
  立法贵在严厉,责人贵在宽厚。根据这个原则来制定和实施赏罚,这也是忠厚之至啊!苏轼的这种“慎刑”“仁爱”的治国理念,是中国历代“仁政”“德治”思想的传承,在今天仍然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