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为位置:公民与法治电子版->2017年第2期(总第242期)->红叶->黄州谒东坡
黄州谒东坡
 
◎姚远
  经鄂州,过长江,踏上黄州土地的那一刻,心底涌起温暖和伤感交织的复杂情绪。伫立黄州古渡口,回望身后,鄂州已是长江那边的风景,苍凉的晨光里,一江秋水浩浩荡荡向东海奔流而去……
  千年前的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蒙难五个月,出狱后谪为黄州团练副使,不得签书公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正月初一,苏轼从汴京出发,跋山涉水,风雪兼程,远赴千里之外的黄州。
  苏轼《初到黄州》诗云:“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遭遇人生折翼的灾难后,苏轼内心无比怅惘、无奈、痛苦,他兼济天下的豪情,他报效家国的壮志,此时都如那长江水东流去……
  黄州是温暖的圣地,其时先后三位太守,陈君式、徐君猷和杨君素都厚待东坡如亲人;东坡日日与渔樵同乐,有时甚至自喜不为人所知。谪居黄州后,苏东坡的思想和性格发生很大变化,他渐渐从“乌台诗案”阴影中走出来,开始观照自身。他的悲天悯人,他的乐观、豁达和放旷,皆是其性情中最本真的部分。
  黄州因苏轼成千古圣地,苏轼因黄州涅槃重生为苏东坡。黄州与东坡在历史时光的某一程因缘际会,惺惺相惜,彼此成就。这是令世人惊叹的历史遇见。
  黄州今天已改称黄冈,但我依旧喜欢称之黄州。深秋时节,秋阳淡淡,黄州古城氤氲于历史的秋意之中。此时特别想走遍黄州每一寸温暖的土地,去触摸去倾听去感受东坡当年悲苦羁旅中的那一段人生。
  现今黄冈中学旁边的安国寺,曾收留过苏东坡孤苦的灵魂。安国寺内“茂林修竹,陂池亭榭”,苏东坡“间一二日前往,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写下《安国寺浴》《安国寺寻春》《应梦罗汉》和《黄州安国寺记》等诗文。
  追寻东坡足迹,慕名前往黄州城南的安国寺。踏入宝塔公园内,见安国寺大殿门窗紧闭,原来安国寺正在维修。怀着些许遗憾,离开安国寺时,正午灼目的阳光下,那块“唐代祖庭”的匾额,闪烁着岁月斑驳的光芒。万物无言,我仿佛看到千年前东坡在寺内默坐省察的情景……
  东坡喜欢梅花。“何人把酒慰深幽,开自无聊落更愁”。东坡以梅花自喻,光阴在花开花落中流逝,他的愁苦有梅花相怜相惜,人生也就不那么孤苦飘零。东坡也喜欢海棠,“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东坡眼里,“苦幽独”的海棠就是他的化身,花与人皆是天涯沦落人的命运,但他们坚守自己的风骨,傲然直面岁月的凄风苦雨。
  一曲“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唱出苏东坡豪迈激扬的怀古之情。望着眼前奔腾东去的江水,引发他对历史的万千感慨,对人生的深层思索……今天的赤壁已无千年前乱石穿空、惊涛卷雪的雄壮气势,赤壁矶下湖面波平浪静,凭高远眺,由于长江水位下移、改道等原因,赤壁距长江有两公里之远,辽阔苍茫之景已被眼前许多建筑物遮挡。东坡千古赋文中“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江流有声,断岸千尺”的江上奇景,虽心向往之,但终不能现。
  暮光里,至黄州遗爱湖公园的荷塘。当年东坡给常去吟诗的小亭取名“遗爱亭”,并代同乡好友巢谷作《遗爱亭记》。今天黄州百姓为纪念东坡,在此修筑公园,名谓“遗爱湖公园”。黄州人理应厚待苏东坡,因为苏东坡留给黄州的实在太多。
  今天,整个黄州都在兴扬东坡文化:东坡赤壁公园,东坡纪念馆,东坡外滩……东坡曾在寓居的临皋亭内写下大量诗文,而临皋亭遗址就位于今天黄冈中学校内。黄冈中学的教育质量之所以走在全国最前列,黄州人之所以如此崇尚人文教育,我想,这就是东坡人格魅力的延伸,也是美好历史人文情怀的善果。
  (摘自2016.12.02《宁波日报》)
栏目责编:陆京慧
投稿邮箱:ljh@hbr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