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为位置:公民与法治电子版->2017年第4期(总第244期)->立法与监督->凝心聚力献良策
凝心聚力献良策
——河北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代表建言选萃(二)
 
◎辰岚整理
  石柱代表:
  将历史文化与现代建设融合
  国家重大文化产业战略部署陆续出台,“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列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体系,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技创新,有利于拓宽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但文化空间被挤压、资源被破坏等制约着文化产业的发展。
  对城市而言,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但随着近年来的城市化进程和旧城改造,一个城市更多的侧重商业化发展而忽略了文化资源,导致城市发展过于趋同化,文化空间被大大挤压。目前河北省多地建有文化小镇,但实质上它们并没有真正的顶层设计,没有一个很好的发展规划。各区域的文化建设还停留在娱乐层面,或者是设备方面,并没有真正地把它上升到产业的层面。一些城市景观对一些文化资源进行了修复,但不少是一些低水平的仿古。
  建议将一个地域的文化资源变成文化资本和文化资产,把文物通过文化传播找到它的真正价值。一个地域结合自身特色发展文化产业,就是要把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现代建设融合到一起,比如将一个城市的工业遗产改建为工业文化遗迹,不能完全将其推翻改建为商品房或其他。一个城市先行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其他城市纷纷效仿,千城一面就失去了特色。而形象工程的存在也是文化产业发展过程的一个“大忌”,需要深挖当地特色,同时政府支持,才能杜绝此类工程的产生。
  景锋代表: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大学生就业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力市场对高素质和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日益强劲,社会对高职高专类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加。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于促进大学生就业,提高我国人力资本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建议在稳定普通大学招生规模的基础上,重点发展高等职业院校,扩大高级技工、技师培养规模。加大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重点用于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充实教学设备等。职业教育要面向就业,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就必须要加强岗位关键技能的需求分析,重视实践环节教学效果,力争使学生在校学习与岗位要求实现无缝对接。在强调毕业生“学历毕业证书”的同时,重视“职业资格证书”的培养和取得,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为了提高毕业生对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各职业院校还应为支柱产业、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培养需求对路的高素质产业后备军。同时,加强实践教师队伍建设,为彰显职业教育办学特色奠定师资基础。
  田运隆代表:
  完善教育评价标准,培养一生受用的素养
  目前,中考、高考、分数、成绩,仍是不少学校和老师的追求目标。对学生培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是学科知识的“教育过度”,另一方面是学生道德品质、习惯养成、个性培养教育的缺失与不足。这些年,全国多地青少年轻生事件时有发生,学习压力是青少年轻生的首要因素,根本原因在于社会人才选拔制度以及高考制度导致教育的功利化。
  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定义“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主要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培养核心素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获取一生必备的基本经验,形成持续发展的支柱能力,成就一生享有的高雅志趣。核心素养强调的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是从单一知识、技能转向综合素质,从学科学习转向跨学科学习,从灌输式学习走向探究型学习。
  建议从完善教育评价标准入手,全面系统地凝练和描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标,建立基于核心素养发展情况的评价标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学校教育要将高度单一的唯分数至上的评价体系改革为以个体能力为核心的个性化和多样性的评价,将每个孩子内在潜能激发出来,让他们在不同领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让他们拥有孜孜以求的学习劲头、健康的身体、阳光的心态。
  单保恩代表:
  加快推进健康城市建设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意见》提出,鼓励和支持开展健康城市建设,努力打造卫生城镇升级版,促进城市建设与人的健康协调发展。与我国一直开展的卫生城镇创建活动相比,健康城市是卫生城镇升级版。卫生城市主要是解决环境卫生的问题,解决传染病的问题。健康城市则要解决慢性病、精神卫生等问题。
  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预防控制局消息,到2017年,中国要建立完善健康城市管理机制。2020年,要建成一批健康城市示范市。全国现在已经有7个省、直辖市和34个地级市开展了健康城市的建设活动。
  建议加快推进健康城市建设。健康城市的标准应包括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无烟场所的建设数量、合理膳食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常规就医流程知晓率、森林覆盖率等。健康城市建设需要每个城市做出自己的规划,内容应包括开展健康影响因素的评价、居民健康状况的调查、了解城市居民最主要的疾病,提出具体的干预措施。建立多部门的合作机制,还要加强宣传,提高市民的健康素养,使其深入了解健康的生活方式。
  何洪友代表:
  让跨业融合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力点
  如今人们的消费方式正在发生变化,由线下消费变为线上线下消费并举。特别是一些年轻人,网上下单已经是生活必选。在这种背景下,线上互联网企业忙“落地”,线下传统服务企业则“触网”转型,但前者线下渠道经营管理缺乏经验,后者则在深度互联网应用上有难度。
  建议在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借力互联网和新技术,与互联网企业线上线下齐发力,实现企业间、产业间跨业融合。现代服务业就是借助科技特别是信息科技,对传统服务业改造升级后的新模式,而跨业融合则是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发力点。双方携手既可补足各自短板,又能顺应消费需求变化新趋势,促进多元化供给与多样化需求有效对接。各地应制定有利于传统服务业和互联网行业融合发展的税收政策和扶持政策,明确跨业融合的市场准入、监管模式等,引导传统服务业企业插上互联网的翅膀。
  刘艳红代表:
  推进太阳能光热产业发展
  要将河北省原有产业优势转化成新的产业优势,需要选择新兴产业引领河北走出经济和生态的发展新路,而推动河北太阳能光热产业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河北省发展太阳能光热产业潜力巨大,全省太阳能年总辐射在1450KWh/m2~1700KWh/m2。推进太阳能光热产业发展,有利于环境治理、生态修复和脱贫攻坚。太阳能光热不仅可以发电,还可以用于居民取暖的补充热源。如果在贫瘠的土地上安装太阳能光热发电装备,就把传统资源劣势转化成上网电价收入,把政策扶贫转化成产业扶贫。
  建议加快推进河北省太阳能光热产业发展,加大太阳能光热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紧紧抓住“一带一路”战略和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输出“绿色太阳能光热产能”,探索出一条河北传统过剩产能“走出去”的绿色发展途径。做好太阳能光热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搭建京津冀太阳能光热产业创新平台,汇聚人才;加大对太阳能光热产业关键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支持相关企业对太阳能光热产业关键技术的研发,同时整合河北“双一流”大学集中力量攻克太阳能光热产业的技术难关,以便形成河北太阳能光热产业核心竞争力;推进太阳能光热发电、太阳能光热蒸馏式海水淡化示范性项目,加快把太阳能光热产业培育成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了避免走光伏产业发展的老路,可在国家法律的框架内制定有特色的地方性法规,加大太阳能光热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保证河北省太阳能光热产业的健康发展。
栏目责编:薛兰英
投稿邮箱:xuely@hbr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