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瓷碗的“人大”情结 |
|
◎王清秀 |
这是一个埋在地下半个多世纪的感人故事。 无论是一些国际会议,还是国内一些大型会议,都有发纪念品的惯例。纪念品,是把会议精神物化成可触可见的留念保存珍藏,把短暂的时光,凝固成永恒,永远的穿越……如解放后的一些会议发纪念品茶杯,有陶瓷的、搪瓷的、玻璃钢的、不锈钢的等,杯子上印着会议的名称、召开的时间等。这里说的故事,是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第一届参议会的纪念品——瓷碗。碗口直径14.5厘米,高7.8厘米,釉呈淡红色,外壁烧有朱红色四个大字:“民主团结”,落款是举行会议的时间:“1943•1”。它在地下埋了63年,承载着浓浓的“人大”情结。 晋察冀边区抗日根据地,是平型关大捷不久,聂荣臻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率领八路军115师建立的,它是我党最早的抗日根据地,是飘扬在太行山一面火红的旗帜,被党中央、毛主席命名为模范根据地。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建立不久,于1938年1月10日,在阜平县城第一高级小学,隆重召开了“晋察冀边区军政民代表大会”。 1月15日,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边区政府)正式宣告成立,标志着根据地民主制度的开端。 抗日统一战线建立后,晋察冀边区军政民代表大会改为晋察冀边区参议会。晋察冀边区第一届参议会,本应在1941年召开,因形势所迫,推迟到1943年1月15日至21日,在阜平县城南庄温塘村举行。应出席的参议员288名。由于敌人封锁,冀中区40人,冀东区和平北区各有2人未能到会,实到人数244人。另外还有朝鲜独立同盟、日本反战同盟,以及记者、科技人员等中外来宾,政府各界80多人列席了会议。 这次选举活动,采取直接普遍的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体现了真正的民主原则和民意,根据地的民主政治建设由此进入到一个新阶段。会议一致通过了边区政府施政纲领及一系列组织条例,选举成仿吾、于力为参议会正副参议长,王斐然为边区高等法院院长。 出席这次晋察冀边区参议会的,有位叫袁泮宫(1890年~1944年)的议员,53岁,阜平县海沿村人。袁泮宫医术很高,在当地是一位远近有名的老中医。他思想开明,有一腔爱国热忱,拥护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积极投身晋察冀边区抗日救亡活动。在民族危亡时刻,他倡导并成立了阜平县医生抗日救国会,支援前线,抢救伤病员,挽救了不少抗日战士脱离危险。 袁泮宫走进会场,第一感觉就是庄严、神圣、肃穆。他坐到座位上,心潮澎湃。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驱逐日寇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自己做了一点应做的事情,就受到共产党、八路军的重视和信任,就得到人民群众的爱戴和称赞,感到无限的欣慰和荣耀。 他非常珍惜自己的民主权利,捧着会议发的纪念品瓷碗爱不释手,每喝一口水,都甜到心里。会后,他把瓷碗精心地收藏起来,他不肯用来吃饭,也不准家人拿来盛饭装菜。只有逢年过节拿来喝茶。品尝流失的岁月,品味自己的人生。参议会结束后的第二年,袁泮宫病故,享年54岁。离世前他反复嘱咐家人,一定把瓷碗随葬入棺,让他带走。 时间如流水,转眼这个埋在地下63年的故事再现。 2007年,袁泮宫的墓地因修路需要迁坟到异地安葬。清明节前夕,袁泮宫的子孙怀着对长辈的思念之情,按当地风俗迁墓,惊喜地发现棺木中这只完好无损的瓷碗。瓷碗擦净后,大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袁泮宫的女儿袁林兴女士、儿子袁升兴先生凝视着大碗,仿佛回到了烽火连天的抗日岁月,看到了父亲在抗日战场上抢救伤员的身影,看到了“母亲唤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生动局面。2007年,正值 “七•七”事变70周年,袁泮宫的女儿和儿子,将这只瓷碗捐赠给国家博物馆,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边区民主政权建设的珍贵实物见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