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燕赵人民代表网
>>
公民与法治电子版
>>
2014年第9期
『问计于民』的专属平台
◎ 凡 夫
从日前“人民建议征集制度建设”课题成果汇报会上获悉,《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工作规定》作为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今年“一号文件”正式出台。早在2013年4月1日经重新修订后实施的《上海市信访条例》中已有三个条款直接切入人民建议征集,这次颁布的工作规定主题更为专一,内容更为丰赡,并且明确了人民建议征集的工作原则,即:倾听人民意见,接受人民监督;分级负责,集中办理;公开透明,引导激励。
上海市市委、市政府历来重视人民建议征集工作,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这项工作更是成为了党政首列事务之一,也被纳入了市委、市政府督查部门的职责范围。市领导下基层调研,讲得最多、最实的便是如何“倾听人民意见,接受人民监督”。据悉,本市去年受理人民建议3万余件,其中80件被评为“优秀建议”,如有建议人建议:在浦东自贸区设立一个奔马雕像,因为奔马象征着“闯”的精神,以此来激励自贸区建设。这一具有城市精神的奔马雕像有望“落户”自贸区。可以预期:有了《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工作规定》这一制度性文件,这项工作将会在更大的范围、更高的层面得以有序展开,使彰显群众路线的“问计于民”有了一个专属平台。
我们不主张民粹主义,也不赞同“群众天然合理”论,因为它们将会使民主政治走向极端,给社会造成一种无序的状态;但是,我们坚信“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群众中有着无尽的智慧和无穷的力量,党的执政基础就在于群众,这是一个不可动摇的历史唯物主义原则。如火如荼且富有实效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是基于这一原则,所以说,它是确然符合民主政治建设趋向的。同样,作为这一活动的成果,广泛征集人民建议,使得践行群众路线有了一个载体。民意有了一定的量之后,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捕捉把握到真正的民意所在。通过对诉求类、意见建议类的民意分类,这种民意更准确、更有针对性,给执政、行政提供了一份“导向图”。
征集人民建议,将群众的真知灼见融为执政、行政的“养料”,这是转变权力观的表征。近年来,习近平提出“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还权于民”,这里的“权”,我认为既是权力,也包括权利。权利又包括公民和社会组织的私权利与公权利。按马克思的说法:“公民的公权利即公民的政治权利”(《论犹太人问题》),它首先是指公民对国家政治等公共事务的参与权,而建言献策正是公民参与权的重要内蕴。
“法治中国”业已成为国人的共识。应当看到,法治中国建设是国家、政府与社会三方力量共同推进的整体性系统工程。法治政府建设固然是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加快法治国家建设很大程度上是要通过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保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来实现的。但倘若缺失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共同努力,缺失群众监督的“倒逼”作用,法治政府建设将会虚置,至少会放慢步履。从这个意义上说,征集人民建议乃是法治政府建设的“必备课”、法治中国建设的“关键词”。
改革进入攻坚战,就得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习近平要求各级领导干部重新回到群众中去,“让群众看到自己敢于正视并解决问题的决心,看到自己拜群众为师、向群众求教的襟怀”。——最大限度地征集人民建议,吸纳群众智慧,是脚踏实地走群众路线的一条有效路径。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本站声明 | 网群单位 | 网站地图 | 给我留言 | 联系我们
| :::::::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主管 燕赵人民代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