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燕赵人民代表网
>>
公民与法治电子版
>>
2014年第17期
漫谈“恕道”
◎ 陆京慧
何谓“恕道”?就是人们常说的“宽恕”、“宽容”,就是将心比心,就是推己及人。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也,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也。
恕道,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个亮点,也是古之仁人君子的道德高地。
想当年,武则天当政,狄仁杰入相本是一个叫娄师德的人推荐的。这娄师德为人厚道忠恕,他从不对别人讲推荐狄仁杰的事,包括狄仁杰在内的人都不知道。狄仁杰和娄师德共事,“颇轻师德”,并数度想把他排挤在外。武则天知晓后,于是问狄仁杰:“师德贤乎?”狄仁杰答:“为将仅守边陲,未闻其闲乎!”武则天又问:“师德知人乎?”狄仁杰答:“臣和他一起共事,未闻知人耶。”武则天曰:“朕之知卿,乃师德所荐,为何说师德不知人?”狄仁杰听后,叹曰:“娄公盛德,包容我久矣!我不能窥其际也!”
以上史料不少史籍中有记载,从中我们看出史籍对娄师德此人的推崇,同时也可以看出,恕道作为一种至高的道德所蕴含的力量。
无独有偶,郑板桥在从老家江苏兴化到苏州时,在苏州城东的桃花巷东头开了个画室,而在西头也有一个画室,主人是擅长画梅花的吕子敬。郑板桥到苏州后只画兰竹、禽鸟和花虫等,就是不画梅花, 有人要他画,他就介绍到西头的吕子敬那里。如此一来,吕子敬更加得意,扬言苏州城里他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这话传到了郑板桥耳中,板桥一笑了之。三年后,板桥调离苏州,包括吕子敬在内的许多人来送别,板桥酣畅淋漓地画了一幅梅花赠给吕子敬。吕子敬一看,惊得目瞪口呆,于是说,郑兄不画梅花,是想给小弟留一口饭吃呀!惭愧!惭愧!
从一代书画大师郑板桥对吕子敬所表现出来的“恕道”,我们亦可以悟出:同行不是冤家是兄弟,要将心比心,要补台,要给人方便自己方便。总之对人要温仁多恕。郑板桥的所作所为对一个人尤其是对一位艺术家如何做人、如何处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教育意义。君不见,如今有的“这家”、 “那家”,一旦小有名气,不是互相拆台,就是互相看不起,想想郑板桥对待吕子敬,也许能从中受到启发。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以儒家仁爱忠恕为基本内核的传统观念和以道家的道法自然、佛家的慈悲为怀以及墨家的民胞物与等一起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深沉情感和博大胸怀。中华文化中充满着爱。对人宽恕是爱;“君子亲其亲以及人之亲,君子爱其国以及人之国”是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同样也是爱。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下来的这种博爱精神根植于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中,而且至今仍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影响着我们的对外交往。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从不强加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讲究共同发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要说“软实力”,我以为这就是最有力量的软实力。联合国2001年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定为“新千年为人处事应遵循的原则”,既是对我们的肯定,又是对我们的鞭策。我们应该使中国人的“恕道”在中国大地上发扬光大的同时,要使它走向世界,使世界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责编:白玲岩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本站声明 | 网群单位 | 网站地图 | 给我留言 | 联系我们
| :::::::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主管 燕赵人民代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