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项目建成落成后,年可实现利润600多万元,可安置下岗职工和再就业人员30多名。”正在山东省临沭县临沭镇远通汽贸有限公司项目建设规划现场的临沭镇人大主席崔强介绍说。据悉,进入四月份以来,该镇采纳县人大代表云雪峰、崔广安两名代表关于“加快城南新区建设步伐的建议”以“招商引资年”定位,充分发挥城南工业集中区的载体功能,继续加大投入,完善设施,实现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新突破。
正在施工建设的山东鲁南大化肥有限公司
代表建议“一石激起千层浪” 临沭县人大代表云雪峰、崔广安在建议中提出:“临沭镇规划建设的城南新区,已实现‘九通一平’,投资1600万元打通硬化绿化中山南路、园区中心路、振兴路和工业大道共计8.5公里;现已入驻企业30家,今年又实现招商引资项目31个,总投资近5亿元,初步形成了五金机械集群、柳编集群、轻纺集群等产业集群区,实现了园区经济促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格局。随金梅铁路的规划建设,城南新区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发展前景一片大好,但新区建设速度慢,资金投入力不从心,建议县里会同临沭镇在资金、政策、招商等方面给与倾斜,加快城南新区建设步伐。”这一建议引发了全镇对于工业集中区建设的大讨论。 在全镇联席会和人大代表座谈会上,临沂市人大代表、镇党委书记杨瑜玲围绕建议提出的社会背景、全镇工业发展的现状、以后的努力方向和面临的工作任务与32名市、县人大代表进行了交流和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临沭镇工业发展底子厚实,属工业强镇;工业经济占有全镇税收的主导地位,但企业布局不集中,结构不合理,仅史丹利集团和雷华塑编两大规模企业就占了全镇税收的40%以上;中、小型企业特别是中型企业税源结构严重不足,使后续支撑严重不足,这也进一步表明全镇企业结构急需调整,规模化和占有主导地位的产业要进一步优化和整合,产业集群要进一步均衡发展、合理布局。 政府决策定位“四两拨千斤” 结合两位县人大代表的建议,临沭县临沭镇党委、政府围绕全县经济工作大会的要求和部署,就2010年全年工作“以城镇改造建设年定位、以招商引资年定位、以基层组织建设年定位”明确定位,逐步加大以山西万亩草莓基地为依托的高效农业示范区、以苍马山景区为依托的休闲观光农业区、以旧城旧村改造为依托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以沂沭铁路建设为依托的周庄中心大社区、以全县经济开发区为依托的城南工业集中区、以新行政办公区为依托的城北新区等“六区”建设,并以此为主体,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点面结合,协调发展,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提升产业档次水平,壮大镇域经济实力。 另外,镇党委、政府在确保加快佛光照明工业园、史丹利新厂区等县域重点项目建设进度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工业园区重点项目建设的投入力度,以城南新区交通条件改善为契机,主动出击,充分发挥骨干企业的对接作用,先后搬迁了尚庄、花园、益民居、徐兴等村(居)、社区的52家企业和50家废旧玻璃收购点,进一步调整了产业结构布局,构建了城南新区产业的新格局;并按照调整产业结构,保护坏境,节能降耗、提升档次、科技创新节约土地的原则,在众多招商引资项目中筛选出44个项目,其中机械制造类项目11个,工艺品、包装、服装类项目6个,电子、食品类项目4个,服务类项目19个,化工类项目4个,工业类项目中新上项目3个,技术改造类项目21个(含搬迁升级项目),项目预计总投资14.4亿元,其中总投资过5000万元的项目7个,肥料项目2个。这些优质项目的开工建设,将成为实现全镇经济跨越新的亮点和引擎。 人大监督“硬措施优化软环境” 为确保项目建设和企业结构调整落到实处,镇人大主席团一方面组织了50名市、县、镇人大代表参加的企业项目建设视察团对全镇工业运行、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进行集中视察;另一方面要求镇域范围内的人大代表通过不定时、不定点地监督和调研,随时提出建议和意见,力求按照“扩规模、上项目、保安全、增效益、抓技改、上档次”的基本方针,突出抓好“招商引资、企业运营、项目推进、安全生产、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技术改造、财政收入”八个方面,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努力实现全镇项目建设的新突破。 为此,镇人大监督重点突出了三个方面:一是突出对运营企业加大扶持力度的监督,继续加大史丹利集团复合肥项目、山东佛光照明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鲁南大化肥业有限公司等十家规模企业技改项目的扶持力度,督促其早施工、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为其重点项目建设出谋划策,解决实际困难;二是突出对新增技改项目重点帮扶的监督,针对全镇将投资6亿元对新上的21个项目进行技改的落实帮扶情况进行监督,要求人大代表开展每人帮扶一个企业,每人解决一个实际困难,每人提出一项好建议的帮扶监督活动,确保帮扶和监督两到位;继续围绕招商引资开展监督工作,以增强镇域经济实力和发展后劲为目标,继续把人大代表服务招商引资作为代表任职履职的一项工作来抓,进一步创新思路,强化招商引资力量,引进一批骨干项目,不断增强全镇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后劲。 目前,该镇已按照调整产业结构,保护坏境,节能降耗、提升档次、科技创新节约土地的原则,在众多项目中共筛选出44个项目,其中过5000万元的项目7个,总投资14.4亿元,打造出了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实现了城南新区、城北新区协调发展,共同建设的崭新局面,全镇重点项目建设也迈上了快车道,为快节奏、高效率地完成全年工作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