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燕赵人民代表网>>公民与法治电子版>>2011年第21期
让和谐之风吹遍梨乡
—— 河北省魏县畅通民意渠道促进社会稳定
◎ 林双廷 连秀华 封新河

2011年,“中国鸭梨之乡”魏县在创新人大代表参与社会管理模式,激发代表依法履职的积极性,在解决社会矛盾、构建社会和谐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创造性地开展了在县级以上的人大代表门前“挂标牌,设信箱”活动,摸索出了以“小信箱助推大和谐”的新模式。仅仅6个月,他们就收到社情民意600余件次,批办率100%,办结率96%。其中,涉及魏县社会稳定的有426件,占71%;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有65件,占11%;涉及重大决策的有46件,占7.6%。其它占10.4%,使和谐之风吹遍了梨乡。

立足实际,认真探索,牵住解决问题的“牛鼻子”

  魏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国鸭梨之乡。总面积862平方公里,辖21个乡镇、1个街道办,561个行政村,人口92万,全县有省级代表4名、市级代表36名、县级代表272名。今年3月,魏县人大常委会就如何发挥代表在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有效应对社会风险,以及全县人大代表现状和社会现状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随着社情民情的日趋复杂,党和人民对人大代表反映民意、解决问题的期望也日趋强烈。而大多数的人大代表,面对日趋繁重的任务,还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总结起来主要表现三点:一是代表履职积极性不高。个别代表把这一职务当作了一种荣誉、一种关怀、一种光环,只享受权力,而不履行职责,更不尽义务。个别代表除了每年参加人代会,看看文件,举举手,会后却无所作为。二是渠道不畅。在乡村,宅基纠纷、邻里矛盾、家庭琐事等小问题、小矛盾,往往因为解决不及时而发展成大问题、大矛盾,进而造成矛盾激化,影响社会的稳定。究其原因则是反映、解决问题的渠道不畅。一位人大代表说,我们不可能每天走家串户了解情况,也不能整天蹲在家里等群众来反映问题。群众找代表反映问题“找不到门、见不到人”的现象较为普遍。三是机制不健全。群众几经周折反映上来的问题,由于没有一个系统的、及时上报反映的规定,加上代表接到反映,再到县乡村之间解决问题的时限没有明确,推着走、拖着办的现象时有发生,最后小事推成了大事,简单的拖成了复杂的,可以解决的案件转化成了上访案件,民事案件变成了刑事案件。
  对此,魏县设立了“小信箱”,即亮明了人大代表的身份,让代表有了荣誉感和自豪感,又让群众及时的把所思、所盼、所想,通过信箱反映到代表手中,并且通过健全机制,做到及时收集、及时整理、及时上报,及时解决,起到了“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

软件硬件两手抓,让理念转化为效果

  “在代表门口挂标牌、设小信箱”的议题确定后,他们结合人大工作的实际,以宪法、代表法、监督法为依据,成立了领导机构,制定了详细、周密的实施方案,规定了时间步骤,明确了管理要求。
      一是组织和制度并行,建设和管理并重。为使这项工作顺利推进,做到好事办好、实事做实。首先成立了小信箱工作领导小组,由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郭玉峰任组长,各位副主任为副组长,相关委室、“一府两院”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小信箱的悬挂、社情民意的收集等工作。其次,在县、乡人大都设立了代表信箱管理室,专职负责小信箱反映事情的收集、反馈工作,做到专室专用,明确专人管理。管理室内配备了电脑和档案柜,代表信箱工作有关资料、代表履职情况、电子档案、图片等资料都存在电脑中,使代表信箱工作便于操作。他们还制定了代表分布图、代表信箱工作领导小组名单、代表信箱管理使用办法、档案管理制度、代表信箱社情民意批办流程等制度,并制成图版上墙。同时,他们还实行了代表“一人一档”的专档管理。档案中不仅包括代表履职手册,而且还有“人大代表信箱”登记表和汇总表,做到社情民意一目了然。
  针对乡村反映问题存在“梗阻”的现象,该县规定,每个乡镇人大定时对辖区代表反映的社情民意进行汇总,写出社情民意情况分析报告上报县人大常委会。他们还把代表小信箱与代表的评先创优相结合,与代表劝辞制度相结合,看谁的信箱收集的社情民意多、质量高,谁为群众解决的难题多,谁在选民心目中的“份量”重,这些都将做为每年评选优秀人大代表和代表连任的重要参考依据。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极大地激发了人大代表履职尽责的热情。
  二是让机制畅通流程,使责任变成效益。为使小信箱切实发挥作用,该县规定了人大代表、县乡镇人大、县直代表小组各自的职责以及处理问题的流程。首先,严格时限,杜绝推拖。他们要求县级以上人大代表,每月25日下午3时前,将本月收集到的信件、群众口头诉求以及协调解决问题情况整理成文字材料,一并报所在乡镇人大主席团、县直代表小组、人大代表联络处,特殊问题马上上报。各乡镇人大、县直代表小组、代表联络处每月28日前,将本辖区代表所反映的情况进行汇总,列出群众所反映的问题清单。清单中对已解决的问题,写清如何解决;未解决的问题是因何原因未能解决,下步采取的措施等等,上报县人大常委会,使每一个问题都能一目了然。其次,以“分析日”解决重点问题。将每月的30日定为“社情民意分析日”,把全县各乡镇所反映的问题一一分析,在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诉求中选择热点、难点,做为监督的“重点”。对事关民情民生的问题,转交县政府依法办理;对涉法涉诉的问题,转交“两院”依法办理,以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同时,对有利于全县发展,有利于建设冀东南区域中心城市,有利于撤县建市,有利于三年上水平的合理化建议、意见,常委会及时写成专题报告上报县委,转交“一府两院”办理。第三,顺畅流程、解决问题。对反映比较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采取“主任会议研究——主管主任批办——对口委室督办——承办单位一把手抓办——相关责任人专办”的“一条龙”式的流程进行重点批办。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对办理结果或办理进展情况要在3~5个工作日内,以书面材料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为使批办信件真正得到解决,县人大常委会还制定了督办流程,进行跟踪督办,要求“相关责任人——承办单位一把手——人大对口委室——主管主任”逐级签字把关,上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经主任会议研究后,再由人大相关委室按照要求及时回复代表和群众。对办事效率低,办理不及时,办理质量不高,或者是措施不得力等人为因素,造成不良影响或后果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或向其上级主管部门通报。
  三是关口前移,跟踪督办。在解决小信箱收集到的问题时,把信箱的服务关口前移,坚持做到小事不出乡,大事不出县。属于邻里矛盾、宅基纠纷等个人能协调解决的,要求代表尽自己最大努力去解决,彰显人大代表素质和能力;对涉及全局性、涉及部门多的问题,要及时报乡镇人大,由乡镇人大做好相关问题的协调解决工作,对超出乡镇人大解决范围的问题,要及时报县人大常委会,并写明不能解决的原因。县人大常委会对比较集中的问题转交“一府两院”限时办理,并按照督办流程,跟踪督办。特别是在信访件的批办、督办、答复过程中,常委会每位领导都始终做到了“五个亲自”:即亲自阅批群众来信、亲自督办解决问题、亲自过问办理情况、亲自参与回复、亲自研究处理意见。常委会领导对群众来信做到逐一阅批,分管领导必须亲自了解处理,保证群众来信百分之百接受“会诊”。在确定案件办理单位的责任领导后,人大常委会各对口委室跟踪督办,责任单位及其领导研究确定的处理意见,第一时间报县人大常委会。县人大各位主任要定期过问对口委室督办落实情况,及时指导解决群众的疑难问题。涉及全局工作、群众切身利益等重大敏感信件,各位主任必须亲自公开回复,并由电视台全程报道,公开透明。对于群众反映涉及多部门、疑难复杂问题,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处理,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做到件件有批示、事事有回音。

成效彰显,“小信箱”助推了“大和谐”

  魏县的“代表小信箱”工作实施6个月以来,在解决群众反映问题、维护社会稳定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代表小信箱”成为履职尽责的“助推器”。人大代表是人民群众选举产生的,是人民的“代言人”。设立的代表标牌,可以让选民明白谁是自己选出的“代言人”,如何通过“代言人”去管理社会事务,反映问题,提出建议。通过代表小信箱将选民的意愿向党委、政府反馈,增强人大代表为民代言,依法履职的动力,提高为民办实事,解决群众反映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该县前大磨乡县人大常委会委员李相云,自设立人大代表信箱以来,深感到自己的担子重了、责任大了,时刻有一种压力感和高度的责任感。他在履职中,把人民群众的事当成大事,把百姓的事作为自己的事,始终坚持为人民做好事、办实事。对收到的信访件,他总是尽心竭力地去处理,能协调解决的,不遗余力地去解决;协调不成的,尽力说服上访群众要顾全大局,不要越级上访。自挂上小信箱以来,他坚持每月25日前将收集到的材料和问题及时报乡人大主席团,半年来,通过他反映和解决的问题就有50件。
  “代表小信箱”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连心桥”。人大代表来自人民群众,植根于人民群众,与人民群众有着密切的联系。群众通过小信箱,可以把当地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反映上去。代表通过小信箱把收集到的社情民意,向上客观反映群众的意见,为县委、政府的决策提供翔实的科学依据,更好地助推魏县三年上水平、打造国家级园林城市、撤县建市奋斗目标的实现。在收集社情民意的同时,也能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知识,让广大群众充分了解和执行党的政策,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如,县人大常委会在社情民意分析日上,对车往镇呈报的关于群众集中反映蔡回线(蔡小庄至回隆镇)车往街段破损严重,影响了群众的出行,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的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向县政府提出了建议。县政府接到建议后,立即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责成车往镇政府迅速制定方案,在短时间内,把这条道路修复完整或改道。车往镇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修造了车往镇北环路,解决了群众的出行问题。道路通了,民心顺了,群众的出行不再难。群众敲锣打鼓,扭着秧歌,为镇党委、政府送来了锦旗——“党委与民心连心,政府为民铺富路”。
  “代表小信箱”成为接受选民监督,提升自身形象的“压力泵”。人大代表是一种职务,有着法定的地位与职责。因此,人大代表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接受选民的监督,模范地遵纪守法,树立良好形象。有了这种压力,促使代表对小信箱反映的问题认真对待,深入调查研究,想方设法去为民排忧解难,也激励了代表时时处处为群众树立榜样,以身作则去影响和带动群众。如,边马乡张村村民张某和其南家因为一尺滴水的事,闹得不可开交。南邻居家要盖两层小楼,张某让邻居留四尺的滴水,邻居非得给他留三尺,就为这个,争吵了好多年。张某不仅到县里、市里、省里上访,还去了趟北京。花了不少路费盘缠,可是问题始终未得到解决。最终,两家到本村找到县人大代表李贵和从中调解,问题得到很好解决。李贵和说:“自从有了这代表标牌和小信箱,村民都知道我是人大代表,有个大事小情的,就找我这个人大代表说一说,我也乐意帮助他们进行调解。这是我当代表的职责,是我的义务,当代表就得为民排忧解难,办实事,只有这样,选民才信任你。如果不能为民解难,就不配当人大代表。对那些实在解决不了的,我就帮助他们把意见建议向上反映,找有关单位帮助解决。”
  代表小信箱成为群众释疑解惑的“百宝箱”。通过小信箱,群众把自己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和对法律法规当中不明白、不理解的问题,及时反映到县、乡、村,人大组织专家和专业人士进行专题解答,再通过乡村人大返回到群众当中。该县南双庙乡郭街村民郭某与邻居因新宅基和老宅基边界纠纷,闹得不可开交。他把自己的要求通过小信箱反映到县人大后,县人大把有关法律法规通过代表向他进行了回复,他主动找到邻居进行了和解。他说,看了法律,才知道咱没理,还闹个啥呀。
  “代表小信箱”成为群众消除情绪的“出气室”。在日常的政策落实当中,往往存在群众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造成了群众的怨气和不满情绪。他们通过“小信箱”,把群众的这些情绪和怨气,收集起来,根据性质由主管委室和部门,进行针对性的解释和工作,避免了消极情绪转化为纠纷和矛盾。今年以来,县人大常委会通过小信箱就收到此类问题326个,及时进行了处理。
  “代表小信箱”成为社会和谐稳定的“安全阀”。人大代表来自各个层面,是各行各业的“精英”,在人民群众中有着较高的威望,是人民群众可以信任的“代言人”。通过对小信箱收集到的问题进行分析,详细调查了解矛盾的症结,及时向当事人讲清政策,说明道理,耐心细致地做好工作,可以将矛盾化解在基层,防止把小事拖大,大事拖难现象的发生,促使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从而减少或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发生。通过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使群众对代表的信任指数得到提升,进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该县东代固乡人大在整理小信箱时,发现有群众反映翟小庄村民翟甲、翟乙两位兄弟。因承包地和几棵梨树分配不均,兄弟俩反目成仇,甚至到处上访,最后连把赡养父母的事也抛在了一边。为此,翟母闹到魏县信访局。该乡的县人大代表刘忠良、赵国普等结合县委提出的德孝工程建设,决定在母亲节这天召开一次“德孝工程个案听证会”,组织全乡各级人大代表、群众代表参加这次听证会。经过大家的调解,翟氏两兄弟握手言和。这次“德孝工程个案听证会”,既教育了当事人,也教育了在场的村民。后来像这样的听证会又开了5次,一些不孝敬父母的村民主动找到刘忠良、赵国普说:“你们别开‘德孝工程个案听证会’啦,我们一定改,一定孝敬父母。”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本站声明 | 网群单位 | 网站地图 | 给我留言 | 联系我们 | :::::::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主管 燕赵人民代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