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燕赵人民代表网>>公民与法治电子版>>2011年第5期
其实我爸是李刚是国人的口头禅
◎ 毛牧青
  “我爸是李刚”恐怕是去年最叫响的雷词。由此,而刚刚相继诞生不久的类似的“我女儿是彭帅”、“我叔叔是金国友”等显耀口语,再次引发舆论关注和媒体炒作。
  近来有媒体在谈及“李刚门”时,有这样一段话:“虽然有媒体人调查之后认为,肇事者当时的言论并没有那么嚣张;而且媒体报道的肇事者言论也略有出入。但肇事者肯定表达了‘我爸是李刚’的意思。”我赞成这种客观理智的分析。或许人们在谴责李启铭李刚父子,并非单纯对这句话的表面分量,而是背后对权力滥用的愤怒。
  然而,这种口头上权力显耀的滥用,却是个现实中无处不在的普遍现象。你无须仔细留意,就会很容易发现身边一些亲友或同事,或在社交上、或在聚会上、或在处事上的言谈交流中,有意无意道出“我XX是某某某”、“我认识XXX”;而一旦遭遇难办事情,这些国人也会顺藤摸瓜求助于“我XX是某某某”的亲友或同事。若不是故作正经,大约谁都会认为我这不是胡说。或许一些慷慨激昂猛拍“我爸是李刚”的国人,本身就是个“我爸是李刚”的拥趸和实施者哩。
  在一个有着几千年“官本位”权力独断和“礼尚往来”的人情世故光荣传统社会,“我爸是李刚”等类似口头禅,实际上反映的一种国民的权力情结和惯性。这种极普遍的权力情结,从几年来“公考”热得出奇便可略见一斑。因此,人人想当官处处去巴结时时搞市侩,是我们这个社会的通病。什么体制造就什么国民,什么国民奠基什么体制,便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此等氛围,焉有不出现我XX是某某某”的张扬?是啊!不是生活在真空里的凡夫俗子,都会遭遇难事要求人——既然我不是权贵不是名人,但我的亲友是,他们能为我办事就让你对我刮目相看。有这层关系在,像阿Q便就有点自命不凡与众不同地趾高气扬起来。这种社会现象每时每刻都会在我们身边发生——包括你、我、他,无人能够摆脱这个怪圈。
  譬如一旦出现什么事故或遭遇不测(违章违法被查、交通肇事等),当事者面临立即被处置窘境,往往会主动向处理者公开或暗示一种“我XX是某某某”的信息,这“XXX”恰是业内或社会皆知的知名公众人物。目的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或息事宁人从轻处理,弄不好通过“恶斗”事后坐下来聚聚相互间成了“哥们儿”,又多了一条“我XX是某某某”的“保护伞”活路呢。所以说,“我XX是某某某”市场大得很,其中“某某某”凸显的是权力、地位、金钱、名声等的威慑力。
  大凡通过“我XX是某某某”、“XXX是我哥们”等套关系近乎化险为夷的事,在现实中比比皆是,一抓一大把。这种来头很唬人也很管用,也就被人看做“很有背景”、“本事很大”、“交际很广”、“到处是哥们”的羡慕而广为接受,大家竭尽全力趋之若鹜靠近权力、关系和“人情”。此刻,“我爸是李刚”类似语是一些国人口头禅,也就成为一种公开的社会“潜规则”了,或者说是适应生存的能耐人了。
  “我爸是李刚”衍生的“我XX是某某某”,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打交道充当亲近的口头禅,像“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很受青睐,也就让国人变成“多重性格”的“两面人”,对它深恶痛绝却又喜爱有加:抨击它是担心犯事者有深层次背景会被庇护,证明国人对公权力滥用和对权力监督缺失的忧愤;热衷它是利用这层关系为自己谋利不得不为之,说明国人在畸形社会环境难以摆脱世俗陋习和权力特权的桎梏。
  作为一种炫耀心理常常会挂在嘴边的社会现象,借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是一些国人的心态。反正一切以我为圆心画圈:在一种不直接危及本人利益的场合,你、我、他都有可能嫉恶如仇,对“我爸是李刚”之类疯话的嚣张表示不屑和谴责;在另一种有可能直接危及自身利益的场合,也极可能派生出另一个“我爸是李刚”的“李启铭”来;里外没有权力和靠山的国人,也只剩下自惭形秽的“恨爹不是刚”的哀叹和酸楚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几乎每个国民身上或多或少都有“李启铭”、“彭帅母亲”和“金局长侄子”的影子,因为“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的我们,往往就是现实中的每一个“李启铭”。无论职位高低身份贵贱,盖莫能脱!
  “我爸是李刚”及“我XX是某某某”口头禅是恶。要清除这种根深蒂固的社会病难度极大,其中深层因由或许不是一两句话所能解释清楚的。看来要建设一个有高度责任心的社会还任重道远,我也只能渴望着民主、法治和国民素质提高的那一天早点到来。当然,包括“你、我、他”的“从我做起”是每个国人的历史责任。而把握公权力的官员,首先带头“从自身做起”显得尤为重要,尤为关键。
 责编:白玲岩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本站声明 | 网群单位 | 网站地图 | 给我留言 | 联系我们 | :::::::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主管 燕赵人民代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