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中央决算报告、粮食安全问题、医保问题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先后三次以专题询问的形式监督政府工作,凸显了全国人大的刚性监督。 6月2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分组审议国务院关于2009年中央决算报告时进行了专题询问,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进行专题询问。 8月27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又迈出了新的一步,首次组成两个联组,分别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和西大厅举行会议,审议国务院关于粮食安全工作情况的报告并进行专题询问。 12月2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首次以大会形式就医保问题进行专题询问。 询问,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一项重要权利,是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行使监督权的重要形式。它是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一府两院”工作中不清楚、不理解、不满意的方面提出问题,并要求“一府两院”相关部门作出说明、解释的一种活动。询问虽然是常委会组成人员的个人行为,但其性质仍是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的重要方式之一,是一种特别的监督方式。《监督法》明确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议案和有关报告时,本级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应当派有关负责人员到会,听取意见,回答询问。 一直以来,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履职过程中,习惯性地采取视察调查、执法检查、工作评议和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等常规形式,而询问和质询、特定问题调查、撤职和罢免等刚性监督手段却长期被冷落。进一步加强人大监督力度,增强监督“刚性”,务求监督实效,就成为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强烈诉求。去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的3次专题询问,常委会委员通过集中就相关领域的热点问题与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直接交流,使审议更深入、更贴近民生、更实实在在。3次专题询问,不仅解决了一些长期存在的、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问题,更推动了地方人大相关工作的开展,为今后全面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2010年9月16日,上海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全体常委面对政府一委八局,就“世博会后如何建立城市长效管理机制”展开专题询问,这是上海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对政府部门开展的专题询问,也是继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专题询问后的首个地方人大开展的专题询问。 进行专题询问,创新了人大监督“一府两院”的新形式,是提高常委会会议审议质量、增强监督工作实效的积极探索。与询问相比,专题询问主题更加集中,有利于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加强监督,推动有关方面改进工作。这种对“一府两院”某项工作的“特别的关注”,使监督具有明显的刚性色彩,对于加强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促进“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1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还将围绕中央决算、保障性住房建设、教育改革和发展,以及加强法院和检察院基层建设、促进公正司法等工作继续依法开展专题询问。希望专题询问这种刚性十足的监督形式能够常态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