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燕赵人民代表网>>公民与法治电子版>>2011年第9期
人大给力,打造生态文明山城
◎ 张道广
  湖北省竹山县地处秦巴山区腹地,滔滔堵河纵贯全境,是南水北调的重要水源保护区,生态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近年来,竹山县抢抓机遇,大力实施造林绿化工程,注重在保护、开发、利用森林资源上下功夫,实现了山长青,水长绿的目标,达到了经济发展与自然保护的和谐统一。总结这些成绩,这里既离不开县委县政府的科学决策,也与竹山县人大常委会常年不懈地努力息息相关。
  给力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让绿色覆盖上庸大地
  作为一个山区经济贫困县,竹山县在发展之初,由于缺乏足够认识,发展和引进了一批对森林资源破坏严重的企业。虽然这些企业曾对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解决城镇居民就业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他们所造成的资源破坏也让竹山人民深受其害。森林植被遭到无情开采,水土流失日渐加重,有的地区甚至整座山都是光秃秃的,山体滑坡、洪水泛滥、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这些都直接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居住环境和生命财产安全。
  本世纪初,每年的县人民代表大会上涉及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改善方面的代表意见建议占全年的30%以上。有的地区甚至出现了代表联名上访要求改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护生态环境的事件。痛定思痛,根据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吁,竹山县人大常委会先后多次组织人大代表开展视察,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围绕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进行大讨论,组织开展环保世纪行活动,督促政府转变发展思路,确定大力发展绿色GDP,坚持生态立县,生态兴县、生态强县的发展目标。
  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一些能耗大、对森林植被破坏严重、没有经过国家环评的企业被关停或整改,一些非法盗伐、偷运木材的违法行为遭到严厉打击,以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低产林改造为主的造林绿化工程得到全面实施。全民环境保护意识显著提高,10年间完成义务植树20万亩,全民植树造林2000万株,封山育林300多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10万亩,森林植被覆盖率达到73.6%,实现了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人民群众又感受到“天蓝、水清、树密、鸟兽多,空气清新”。堵河水质也稳定达到国家饮用水二类标准,为建设生态水电大县、构筑长江中上游生态屏障和确保“一江清水送北京”奠定了坚实基础。
  给力二:大力发展林特产业,实现兴林与兴民并重。竹山县在逐步发展成为林业大县之后,却掩盖不住农民增收缓慢、政府财力匮乏的窘况,许多原来依靠林业发展的乡镇,在封山育林之后,农民的年人均纯收入还不到1500元。尤其是原来从事木材采伐、加工、运输、集材、装卸等经营服务的农民收入锐减,有的地区甚至连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
  竹山县人大常委会经过深入细致的调研发现,有的地区虽然植被茂盛,但是可供开发利用的不多,经济效益低,呈现出“有绿色、无资源”的现象。有的地区虽然鼓励大力发展林特产业,但是由于建设规模小、管理跟不上、产品品质低,增收效果不明显。竹山“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貌特征和丰富的林地资源,又决定了群众致富增收的潜力在山,希望在山,必须要围绕“山头”做文章。
  找出症结后,竹山县人大常委会适时向政府提出审议意见,要把建设绿色生态家园与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实现兴林与兴民并重,保护与开发相结合。要通过大力发展林特产业,把林业资源优势逐步转化为经济优势,形成一批体现区域优势,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林业产业。
  发展思路明确后,竹山县人大常委会坚持对形成的审议意见进行长期跟踪督办,自2006年以来先后四次听取政府关于林业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经过几年的努力,肚倍、冬枣、茶叶、油茶等特色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林特基地建设每年以3万亩的速度快速推进,全县涌现出万亩以上林特专业乡(镇)7个,千亩林特基地专业村42个,500亩以上的林特基地重点村106个。截至2010年,全县林特基地总面积达到66.5万亩,实现林业总产值4.38亿元,与2005年的2.15亿元比翻了一番多。同时以林产品加工为主的强生园油脂公司、巴山食品公司、天新医药化工公司等龙头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形成了“市场+企业+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林特产业已成为竹山农民长远致富、财政稳定增收的重要发展方式。
  给力三:打造山水园林城市,让山城处处秀美如画。2010年竹山县城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而在几年前这对竹山人来说这还只是个梦想。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应该都还记得,竹山曾经是一个“光灰”的城市。由于只重视城市发展,也忽略了生态建设,竹山人居环境日益恶化,尤其随着城区发展空间的拓展,一座座青山被开挖,一块块绿地被吞噬,一片片树木被砍伐,整个城区到处尘土飞扬,放眼望去,很难再找到一个环境优美的休闲娱乐场所。
  不少人大代表纷纷来函来电质询,人居环境的恶化难道是城市发展的方向?城市建设的发展难道要以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还有的代表联名写出倡议书:“你我携手,保护环境,共创绿色美好家园。”呼吁全社会都来关注城区环境的改善。
  竹山县人大常委会经多方论证,围绕城区人居环境改善,督促政府编制了《竹山县城乡一体化2009年至2013年绿化规划》,要求政府结合城乡一体化建设,大力开展城区绿化、美化、亮化工程,高标准实施道路绿化、河道防护林建设,着力打造山水园林城市,解决城区绿地数量少、分布不均、亮点缺乏,城市绿化覆盖率不高等问题。
  为有效推进此项工作,从2010年始,竹山县人大常委会连续两年把城区植树造林工作列入工作监督重点,组织人大代表对城区的路边、河边、园区、景点绿化工程开展视察。据统计,从去年到今年,全县共完成义务植树20万株,以县城堵河两岸为中心的生态景观林建设已成型,以小区美化为中心的公园式住宅群靓化工程正稳步推进,以环城公路为基础的绿色长廊绿化工程业已全面启动。如今竹山县城人均绿化率已达到4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10平方米绿地占有率达到100%,实现了城区绿色全覆盖,一个“城在绿中、水在城中、人在景中”的山水园林城市正展现在竹山人面前。
                                             责编:胡莉敏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本站声明 | 网群单位 | 网站地图 | 给我留言 | 联系我们 | :::::::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主管 燕赵人民代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