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燕赵人民代表网>>公民与法治电子版>>2011年第13期
新法律视界下的交通肇事罪
◎ 张 勇 王 静
【案件回放】
  案例1:去年12月30日晚,张某与公司同事聚会。因同事马某、刘某没有车,酒后的张某好心送二人回单位宿舍。行车途中,张某的车在道路中心隔离带相撞翻车。张某从车里爬出后积极救人,并打电话报警,在现场等待。但最终,他的两名同事均不幸身亡。经交警部门认定,张某酒后驾车超速,负事故全部责任。张某事发后赔偿了马某、刘某家属共计80余万元,并得到了对方谅解。受审时,张某也真诚悔罪,并表示以后一定注意交通安全,绝不再做违反交通安全法规的行为。法院一审以交通肇事罪判处其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
      案例2:去年6月29日下午2点,刘某酒后驾车将75岁的张老太太撞倒致死。事发后,刘某驾车逃逸,并于当晚投案。9天后,因涉嫌交通肇事罪,刘某被逮捕。半个月后,他被取保候审。庭审时,刘某辩称,他不知道撞了人,还以为追赶来的人是“碰瓷”诈骗,因此驾车离开肇事现场,这不属于肇事逃逸。但是法院认为,发生交通事故时刘某所驾车辆的右前部与被害人身体接触,作为驾驶员的刘某应有明显感觉,他的辩解“有悖常理”。此外,有目击者驾驶摩托车一直追到刘某的单位门口,并明确告知他发生了交通事故,刘某仍拒不返回肇事现场,“其行为属于交通肇事后逃逸”。出事后,为弥补自己的错误,刘某向死者家属赔偿32万元,并获得了对方的谅解。
  最终,法院认定,刘某无视交通法规,违章酒后驾驶车辆上路行驶,造成1人死亡的后果,且肇事后逃逸,构成交通肇事罪。据此,法院一审判决刘某两年半有期徒刑。

【法律规定】
      交通肇事罪,是指从事交通运输人员或非从事交通运输人员,因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而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他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严格依法处理道路交通肇事案件的通知》的规定,对于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案件,如果国家、集体财产因此遭受损失,由公安机关根据肇事者的责任在起诉意见书中提出赔偿意见,并随同案件移送人民检察院,经人民检察院审查后依法作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起诉,公民个人因他人犯交通事故肇事罪遭受物质损失的,可依法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赔偿。

【温馨提示】
  在现实生活中,交通肇事案件时有发生,每起案件都会给公私财产造成重大的损失,给他人、自己的人身、财产、家庭及精神造成巨大的损失,有的是无法挽回的。通过对以上两起案件的分析后发现,每起交通肇事案件的发生,都是因为机动车驾驶人员的侥幸心理和对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漠视,特别是都与饮酒和醉驾有关。
      近日,有关部门修改了刑法和道路交通安全法,加大了对此类行为的行政处罚力度。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从2011年5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刑法修正案(八)中,在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另外,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决定。为了有效惩处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违法行为,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加大了对此类行为的行政处罚力度,其中对醉驾行为一律吊销驾照,并在5年之内不得重新取得。
  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删去了对醉酒后驾驶机动车违法行为人拘留的规定。同时,将暂扣机动车驾驶证的处罚改为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对醉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将暂扣机动车驾驶证的处罚改为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10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还大幅提高了对酒后驾车的罚款额度和暂扣驾照期限:对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罚款从200元以上500元以下提高至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暂扣机动车驾驶证的期限从1个月以上3个月以下改为6个月;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后,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10日拘留和2000元罚款,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此外,对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增加了15日拘留的处罚,将罚款从500元提高至5000元,并将暂扣机动车驾驶证的处罚改为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在此,法官提醒机动车驾驶员,为了他人和自身的安全,要严格执行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牢记“酒后驾驶行路险,几人到此误平生”的教训,自觉做到饮酒不开车,开车不饮酒,以防止和减少交通肇事案件的发生。
                                                 责编:王玮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本站声明 | 网群单位 | 网站地图 | 给我留言 | 联系我们 | :::::::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主管 燕赵人民代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