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燕赵人民代表网>>公民与法治电子版>>2011年第17期
青少年犯罪与家庭环境的影响
◎ 张凯鑫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在许多发达国家,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在我国,青少年犯罪已成为最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近年来25岁以下的作案成员已经占到刑事案件成员总数的70%左右,并呈现出犯罪年龄低龄化、手段成人化、犯罪类型多元化、方式团伙化的趋势。青少年的违法犯罪不仅危害社会安定,而且给家庭造成巨大的创伤,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其自身的健康成长,所以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将是整个社会应该关注的课题。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很多,但根本原因在家庭。

家庭在青少年犯罪中的作用
  人的犯罪往往是由违反伦理道德的行为演进而来的,几乎所有的违法犯罪都与其家庭相关,父母的举止言行和教育方法对孩子的成长都有着重大影响,这种影响既包括对健全人格形成所产生的良好影响,也包括对不良人格甚至是犯罪人格所产生的影响,或是直接的,或是间接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现代家庭中应当具备基本功能或家庭基本价值的功能体性特征。但一旦现代家庭的基本功能、基本价值不完全,培养出来的初级社会化成员在情感、道德、理性、社会责任意识、人际交往等方面出现偏差的可能性比在功能完全的家庭成长的青少年出现偏差的可能性大得多,并且最终演变为犯罪的可能性要大。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千差万别,如果青少年在家庭中得不到良好的教育,或者受家庭不良环境的影响,都会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后果,为将来的违法犯罪行为埋下隐患。因此,相当一部分青少年犯罪,与其说是他们自己的过错,倒不如说是家庭的责任。

家庭因素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
  一、家庭结构残缺
  由于我国社会的急剧变化,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出现了家庭结构和家长观念的双重失衡,夫妻双亡或一方亡故、分居、离婚、再婚、在押等情况,家庭结构破裂趋于小型化,传统家庭的帮助、保护、监督功能弱化,进而对青少年行为品德产生重大影响。而这些家庭结构的变化直接决定或影响了孩子是否能够健康成长。
  在这种家庭结构残缺的环境中,失去父母双方刚柔相济的教育中的某一方面,得不到亲人的关怀而被忽视教育问题,由于家庭的不安定,缺乏温暖,容易形成感情冷漠,导致这些青少年性格扭曲或个性畸形、烦躁、孤独怪僻,容易在情绪、品德、性格、学习等方面出现问题,而且单亲家庭不像双亲家庭对子女会有严格的监督,往往会疏于对子女的教育,致使他们易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自杀,自暴自弃,用暴力报复亲人、报复社会,越来越多的恶性事件与单亲家庭子女联系在一起。与日俱增的“单亲”孩子,被视为青少年犯罪的“重点嫌疑”群体、需重点关注的“问题”少年。
  二、经济困难家庭
  家庭的经济状况对青少年犯罪有着一定的影响。因贫穷,父母忙于就业生计,致使子女无人管教。又因家庭贫困,家庭不能保证为子女提供物质上的需要,使其正当要求往往得不到满足,会使子女产生不安全感和影响家庭对青少年的控制,在失望之余,可能会以不法手段解决满足自己的需要。因为这种家庭的青少年更容易在家庭的外部寻求物质上的支持和保障,一旦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或是社会不良人员的教唆很容易铤而走险,走上骗、偷、盗、抢等违法道路。
  三、气氛恶劣家庭
  父母关系恶劣或是父母有违法犯罪行为的家庭一般都存在信仰危机,如果青少年内化了不健康的价值观,就会容易犯罪。恶劣的家庭环境对青少年个体人格的发展产生原发性影响,它既可能对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形成产生良好的影响,也可能造成青少年人格缺陷。这种孩子极易流浪或徘徊在街头,有的在垃圾堆里掏摸,有的到商店摊柜上偷窃食物和东西,被人抓住忍受打骂而不愿归家,逐渐形成冷酷无情、玩世不恭的性格,这种性格特征在他们长大成人后极易成为惯犯或犯罪的心理基础。
  四、管教方式不当的家庭
  教育不仅仅是只传授知识,同时它还传授和灌输道德观念,并且指导个人承担社会责任等。家长是孩子的监护人和教育责任人,父母教育方式和教育态度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良好的教育方式有助于培养子女良好的行为,过于放纵或严厉都影响子女的正常成长。管教方式不当,极易导致青少年心理的不健康和行为方式的偏差。溺爱教育的后果显而易见。父母管教方法不当主要表现在:1、过分宠溺子女。溺爱主要表现为一味地满足孩子过度的物质需求,这会养成孩子挥霍无度的个性。难以养成欲求不能满足时应有的忍耐性,以至无法适应社会生活。当无法满足他们难填的欲壑时,便会采用非法的手段攫取钱财,直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2、简单粗暴的管教方式。其子女最容易形成粗暴冷酷的性格。这种少年在处理人际关系的矛盾时很容易发生粗暴的攻击行为,并由此导致违法犯罪。3、放任不管的管教方式。父母不履行教育子女的义务,对子女听之任之,不管不问,放任自流。当青少年得不到温暖,各种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必然会在同伙中寻求保护者与支持者。在这种群体交往中,他们常常会相互模仿,使其他的不良习性变为自我特点,一旦条件成熟,积淀在潜意识中的犯罪意念就会付诸实施,这就是团伙犯罪的胚胎。

预防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建议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青少年在违法犯罪行为发生之前都已经形成了不良的个性,而这些不良的个性的形成都与父母的养育方式有很大的关系,而父母采取不同的养育方式与他们的认知水平及自身的婚姻家庭生活是否健康、正常、稳定、有无矛盾冲突有很大的关系。改善问题家庭是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措施之一。必须着重做好以下内容:
      一、 改善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如何,直接决定和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从历史上看,几乎任何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其少年时几乎都生长在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中。相反不良的家庭环境则会导致青少年的人格向变态方向发展,所以必须巩固家庭结构,为此,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子女树立一个楷模;要尽到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对失去家庭温暖、失去父母之爱、失去家庭保护的孩子,应该给予特别的关心。同时还要改善家庭关系,父母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维持家庭稳定,要给孩子创造一个温暖的家庭环境,让孩子能够健康成长。
  二、改善家庭教育
  父母要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不仅要有严教善教的家教,还需有文化、道德修养、法制观念强的好父母,既要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素质,也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杜绝家庭暴力和违法犯罪行为出现,以免给子女造成不良影响。其次,在对子女的教育中,家长要学习和掌握家庭教育方法和手段,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学习各种知识,特别是学习心理学、法律常识、德育知识和家教常识等知识。多与子女进行情感交流和思想沟通,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既不能过分溺爱,姑息迁就,也不能简单粗暴,而应当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多与子女进行感情交流和思想沟通,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亲密和谐的家庭关系,正常良好的家庭教育,是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至关重要的条件。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又是第一学校,父母是第一启蒙教师,将为社会培养出有情感、有道德、有理性的经过初级社会化的成员,通过家庭建立起个人与社会在道德、情感、理性上的联系。其每一个行为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亲密和谐的家庭关系,正常良好的家庭教育,是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至关重要的条件。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为了使我们祖国更加繁荣昌盛,以强大的优势永立于世界之林,我们必须注重对青少年的培养教育,最大限度地减少青少年犯罪。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本站声明 | 网群单位 | 网站地图 | 给我留言 | 联系我们 | :::::::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主管 燕赵人民代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