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燕赵人民代表网>>公民与法治电子版>>2012年第3期
谁保护我的个人信息
◎ 方 圆
“喂,您是××?您考试报名了,您参加我们的培训吗?”
  “4天记忆1000个单词,2周中学生可以通过六级考试,20天零基础轻松达到流利英语水平,30天彻底学会英语,无效退款……”
  笔者刚刚报名参加了某考试,相关的培训信息便很准确地找上门来,先是来自北京的某网校,然后是上海的某某大学,相距十万八千里,却来得很“及时”、“到位”——没什么奇怪的,很显然,是我的个人信息被泄露了,准确地说是被“出卖”了。
  近年来,几乎与互联网的发展同步,个人信息的泄露也与时俱“进”。就在去年,北京7万个高考学生信息被叫卖,售价1200元,包括考生姓名、性别、家长姓名、电话以及家庭住址等,无不严重影响了当事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新浪网进行的在线调查显示,86.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的个人信息曾遭泄露,49.8%的人抱怨信息遭泄露已严重影响自己的生活。调查显示最容易遭到泄露的个人信息分别是“电话号码”(88.4%)、“姓名、性别、年龄等个人基本信息”(74.6%)和“家庭住址”(38.1%)。调查还发现,最有可能泄露个人信息的机构是“电信部门”(49.5%),然后是“需要注册个人信息的网站”(45.2%),其他还包括“银行”(39.8%)、保险公司(37.0%)、房屋中介(28.8%)、掌握公民个人信息的政府部门(24.9%)、教育部门(24.3%)、市场调查公司(21.8%)、房地产公司(20.0%)等。
  要想知道自己的个人信息是不是被泄露,除了接到的电话、手机短信、信件和电邮外,只要上网百度一下,对自己来个人肉所搜,很快便知。调查中,73.0%的受访者在遇到个人信息遭泄露后,只能选择忍了。选择忍,实属无奈之举。你能跟“出卖”你信息的教育机构较真吗?你能放弃泄露你信息的电信部门提供的电信服务吗?还有银行,你惹得起吗?“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当你发现自己的个人信息被非法“出售”,当你明明知道是哪个部门或机构“出卖”了你的信息,而你又无可奈何,只得选择忍受。违法成本很低,维权成本过大,这是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所面临的问题,究其根源,是相关法律出现了问题。
  目前,世界上已经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对个人信息进行有效的保护。而在我国,保护个人信息的法律制度尚不完善,既缺乏可操作性和系统性,也没有统一的主管机构。“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没有利益的驱使,也就没有个人信息的买卖。而保护个人信息,保障公民权利,最终还得法律“给力”。尽快制定出台保护个人信息的法律刻不容缓。
责编:白玲岩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本站声明 | 网群单位 | 网站地图 | 给我留言 | 联系我们 | :::::::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主管 燕赵人民代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