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燕赵人民代表网>>公民与法治电子版>>2012年第21期
官场形式主义渐成公害
◎ 本刊评论员
  官场形式主义由来已久,于今为烈,略举一二:
  其一,官员的财产申报制度形同虚设。多年来,官员在财产申报中不能如实反映收入实际情况的问题突出,而这种不如实申报又无人监管,致使官员财产申报毫无真实可言,根本说明不了问题。
  其二,执行就是开会,就是发文件。“三分决策,七分执行”,执行力直接考量着政府的执政能力,有关大局。然而,如今的一些地方政府,执行变成了政治表态,执行就是“以会议传达会议,以文件贯彻文件”。会议开了,文件发了,执行也就结束了。至于效果如何?没有多少人关注,一旦上级要汇报,就从那些洋洋洒洒的汇报材料中找答案应付。
  其三,班子生活会变成了“集体按摩会”。相当一段时间以来,领导班子的民主生活会已没了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声音。“只谈成绩,不谈问题,想互间讳言批评”已成为一种普遍想象。就是偶尔开展批评,态度也不端正,不得不批评几句时,也是“只提点希望”而已,不痛不痒,不伤和气。班子生活会中“批评和自我批评”这种自我修复机制的缺失,使“班子问题成堆,但仍不失和气”,且充满着低级和庸俗。
  其四,每年的“人代会”上,政府部门提供的财政预决算报告让代表审议基本上流于形式。一是不少人大代表对财政预决算中许多专用名词看不懂,无法审议;二是短短几天的“人代会”也没有时间研究这些只有专业人士才能看懂的东西。基于此,只有举手通过的份儿。
  其五,干部选拔中的“民主推荐”形式大于内容,甚至成了名副其实的“走程序”。由于选拔对象确定在先,是“先有结论后有调查”,“调查为结论服务”,所以也就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想用你时,推荐票可以成为提拔的依据;不想用你时,推荐票又只能作为“参考”,也就是说,票多的不见得提起来,票少的也不见得提不起来。加之所投之票既不公布,也不准查,民意也就成了无足轻重的表面文章。非但如此,一旦出了问题,还要拿“程序”说事,“程序”成了开脱的筹码。
  其六,竞相提出的“城市精神”成为“乱弹琴”。要不就是“开放、包容、创新”,要不就是“创新、务实、奉献”,或者再加上“和谐、诚信”什么的。太多的雷同,太多的叠床架屋,使人看不出城市的特色,或者究竟是在说什么的。不但无助于城市建设,反而造成了城市的“精神”紊乱。还不要说从拟词、票选、宣传,不知花费几多资财,浪费几多社会成本。“精神”其实是一个人或者一个城市的内在品质,无须特别利用标签标示,也很难用标签标示。标示不当,无疑是“乱弹琴”。
  官场形式主义如《水浒传》中石秀的花拳绣腿,花里胡哨,中看不中用,已严重地败坏了官场风气,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和执政形象,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纠正之,否则将贻害无穷。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本站声明 | 网群单位 | 网站地图 | 给我留言 | 联系我们 | :::::::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主管 燕赵人民代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