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小悦悦事件,以及一些老人跌倒无人扶的新闻,曾让很多人对社会道德滑坡爱心缺失生发绝望之感,不够幸福的指责、物价高、就业难、医疗贵、治安差等抱怨扑面而来,不谅解、不认同,社会上言论很尖锐,网络上传播更迅猛,群众的心情可以理解,个别人的别有用心不能原谅。而和绝望相伴随的,是对弥合似乎出现裂缝的道德共识的渴望和弘扬大爱精神的希冀。我们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的国度,中华民族是有着爱心的优秀民族,个别人和个别事替代不了国民整体素质,下面几个小例足以诠释这个道理。
例一,一个折断的限高杆,一辆被拦住的红色出租车,映衬着两个小孩的幼小身影,长春市东长小学9岁的边超和8岁的冷志佳,在寒冷的冬季,他们用稚嫩的手臂,抬起折断的限高杆,“放行”过往的车辆。长春网友“cc天平”发布这样一张震撼而温暖人心的图片,人们被这两个孩子感动了。网友赞其用幼小的肩膀,撑起一片希望,两人的行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赞许。
例二,成都崇州一位老人被电瓶车撞伤后,却多次宽容大度地让肇事小伙离去;小伙“赖着”不走,坚持将老人送到医院。不料,老人在数个小时后因颅内出血昏迷,生命危在旦夕。贫寒小伙四处举债筹集医疗费,感动了伤者家属和众多网友,称小伙为“仁义哥”,很多人还为此给他们捐款。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这名叫王冬的小伙说:“我是一个肇事者,理应不该得到大家这么多的关心。”确实,自己撞伤了人,把伤者送去医院治疗,本是分内之事,何以竟赢得如此多的赞美和援助? 例三,拄着拐杖,手里攥着皱巴巴的垃圾袋,85岁的拾荒阿婆张金女第二次踏进广州市教育基金会大门,这次她捐出了整整1万元。“我每个月有2000多元退休金,再加上捡废品,攒了点钱,除了日常的吃喝外,留着也没多大用,干脆捐出去吧。”(转自:南都网)
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中国历史上这样传播大爱精神的事例不胜枚举。例二故事中出现的所有人,都展现出良善与爱心的一面。老人无辜被撞,却三番五次劝说小伙子走人;老人的子女虽然气恼父亲被撞,但看着王冬的“仁义”,也不忍向他追责。老人的儿子甚至说,“现在我已把王冬当成了半个亲弟弟。”这种“好人遇见好人”的画面,实在温润人心。这些好人好事昭示,社会如同一个个咬合的齿轮,当每一个人都以良善的面目出现,那全体齿轮会运转更顺畅、和谐。这就是中国人的美德,这就是美丽的中国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