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燕赵人民代表网>>公民与法治电子版>>2009年第9期
浅谈“审计跟进”监督
◎ 彭玉荣

在今年的全国人代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行政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落实到哪里;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也就是说,凡有财政资金运用的地方、单位、项目,审计部门都要跟进审计。这既是一项庄重的交办,也是一份信任的重托。特别是在冰灾、震灾、金融危机这类突发性、偶然性或不可预见性重大事件发生后,各级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必然会在短时间内投入大量的财政资金。这些投入具有用途特定、时效性强的特点。确保这些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实现投入所达到的预定目标,是决策者的迫切要求,也是审计机关的应尽职责。特别是要发挥审计监督的最佳效果,就必须对资金全过程实施监督,既监督执行的结果,也监督执行的过程;既监督使用环节,也监督计划、分配、管理诸环节;既监督资金管理使用的合理性、合规性、合法性,也要监督资金使用的及时性、效益性。而实现这些要求,审计监督介入的及时性即“及时跟进”就尤为重要。

一、“审计跟进”的意义重大

审计跟进能够促进投资决策的科学民主。在政府重大投资决策形成和执行的过程中,通过审计跟进可以在审计调查的基础上尊重客观规律,提高决策的预见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推进政务公开,增加投资透明度。做到程序依法规范、过程民主公开、结果科学公正。

审计跟进能够促进国家项目的较好落实。国家要集中资金办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实事,如促进再就业资金、医疗保障资金、教育发展资金、医药改革和卫生事业资金等,这些资金的拨付、使用、绩效如何,都需要审计部门及时跟进、督查。通过跟进审计,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使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
审计跟进能够促进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针对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领域和环节,通过审计以及对腐败案件的查处,规范财经制度和制约行政权力,从而改善经济发展软环境,促进依法行政,维护国家财经法规的严肃性。

二、“审计跟进”具有三个并重原则

一要坚持监督与服务并重原则。要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与审计监督的内在联系,正确处理宏观与微观的关系,坚持宏观着眼,微观入手,既抓好微观层面的审计监督,查处和揭露违法违纪问题,又跳出审计看审计,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建议,完善机制,做到党委政府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真正“寓服务于监督之中”。

二要坚持依法审计与实事求是并重原则。在审计工作中,既要竭力维护国家法律法规的严肃性、促进有关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推进法制建设,又要严格遵循法律法规规定的职权和程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历史地、辩证地、客观地看待和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努力防止和避免审计执法与实际之间可能出现的“误差”和“脱节”,以高质量的审计工作体现“审计跟进”的效果。

三要坚持揭露问题与健全体制机制并重原则。一方面,要注重揭露问题,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查深查透,充分揭示体制障碍、制度缺陷、机制扭曲和管理漏洞,回答好“是什么”、“怎么样”;另一方面抓解决问题,对产生的问题从微观到宏观、从个别到一般、从局部到全局、从苗头到趋势、从表象到里层,进行深层次分析、揭示和反映,回答好“怎么办”,帮助被审计单位进行整改,促进深化改革、健全法治、完善制度、强化管理、防范风险,增强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力”。

三、“审计跟进”的内在要求

审计跟进需要抓重点。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在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的基础上,择善而“跟”,循序渐“进”。在目前审计力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只有抓住重点,抓准重点,才能抓出成效,产生大的影响和震动,各级领导才会满意,人民群众才会满意。必须坚持全局“一盘棋”,统筹审计资源和计划管理,不能各自为“进”,面面俱到。跟进能否跟到点子上,是当前审计机关面临的最重要的课题。

审计跟进需要创特色。审计跟进不仅是一个指导思想,更是一种工作方法。我们应当把这一原则贯彻到审计工作的全过程中去,无论制定计划、选择项目、制定方案,还是实施审计,都要在抓重点的基础上创出特色。为此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跟进中,要突出服务经济发展的中心,突出审计绩效的评价,突出审计免疫功能的实现。具体到一个项目上,审计人员不要过分拘泥于具体问题的查处和纠正,而要结合项目本身的特点,从体制上、宏观上、制度上把问题讲深讲透,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审计跟进需要新手段。审计工作要跟进,必须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没有创新的机制、创新的方式、创新的管理,我们就不可能更好,也是不可能更长久的。如在审计手段方面,当前要以审计信息化为中心,不断推进审计技术方法创新。通过引进、推广审计软件,加快计算机辅助审计步伐,为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提供技术保障;通过局域网建设,提升机关办公自动化水平;通过数据库建设,为提高管理水平提供技术支持。审计手段的升级,必将为审计跟进插上腾飞的翅膀。

审计跟进需要强队伍。审计工作要实现长远的跟进,最根本的还是审计队伍要“跟上”。当前在许多地方,审计人员常年奔波在审计一线,项目一个接一个,干多于思,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普遍存在的业务型人才多、复合型人才少,繁重的审计任务与有限的审计人员等种种矛盾也十分突出。当今形势的发展,对审计工作的要求已越来越高,人才问题已成为审计能否快速跟进的主要问题。人才跟进需要多措并举,而建立健全有利于激活审计机关人力资源的激励机制,是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此外,审计机关必须把建设学习型机关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努力完善后续教育机制,加快建设一支以中高级审计师为骨干的审计专业队伍。

四、审计不仅要“跟进”,而且要“跟紧”

一是要提前“跟进”。就是变事后审计为提前介入,全面及时地对财政资金的使用与权力的行使实行全程跟踪和快速跟踪,盯紧每一项财政资金的决策、分配、预算、规划和实施,做到问题早发现、早纠正、早调整、早处理。

二是扎实“跟进”。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兼顾一般,特别关注宏观调控措施的落实情况、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情况、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情况,以及改善民生和建设新农村的情况,防止由于项目准备不充分、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以及挪用和套取资金谋私利的现象发生。做到审实事、讲实话、报实情。

三是绩效“跟进”。就是改变“就事审事”的方式方法,将绩效审计理念贯彻审计工作全过程,向制度、向管理、向决策型审计延伸。既要揭露重大问题,又要科学提出建议;既要关注经济效益,更要关注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把绩效审计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合起来,从体制、机制、制度以及管理、决策、效益等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作用。

总之,审计跟进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是贯彻《审计法》的具体体现,它赋予了审计部门新的使命,奏响了审计创新的新乐章。面对当前审计工作中存在的个别企事业单位甚至行政性机关领导不了解《审计法》的具体要求,离任不审计,审出问题推脱责任,以及部分国家工作人员甚至财会人员不懂审计原则和要求的现象,我们必须从辩证的思维方式出发,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审计工作,指导审计实践,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审计工作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积极探索审计事业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加快审计转型的步伐,适应审计工作不断发展的需要。

(作者单位:河北省教育厅)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本站声明 | 网群单位 | 网站地图 | 给我留言 | 联系我们 | :::::::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主管 燕赵人民代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