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燕赵人民代表网>>公民与法治电子版>>2009年第10期
走自己的路
——共和国60年的基本经验
◎ 李抒望

  “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我们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特别是建国60年来的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事实证明,“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胡锦涛《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一、“走自己的路”的深刻内涵
  “走自己的路”,是一个有着深刻历史辩证法的命题,它强调了历史主体的主动性、选择性和能动性。
  第一,根据中国的国情确定自己的发展道路,这是“走自己的路”的基本含义。无论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会成功。“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63页)中国式的现代化,首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同于资本主义现代化。我们必须吸收和借鉴世界先进国家的成果和经验,遵循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但不能以此为由否定社会主义,全盘西化。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前提条件。其次,中国式的现代化,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要吸收和借鉴前苏联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一般规律和成功经验,但也要吸取其沉痛教训,探索符合中国实际,体现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新道路。中国不以别国模式为社会主义范本,因而也不同别国的社会主义模式共命运。
  第二,依靠中国的力量建设自己的国家,这是“走自己的路”的另一层含义。邓小平指出:“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页)所谓依靠中国的力量建设自己的国家,就是在中国办各种事情,不论经济建设还是政治建设,是文化建设还是社会建设,是民用建设还是国防建设,等等,都要依靠自己的物力、人力、财力,依靠自己的聪明、智慧、才干,按照自己的方式方法,自主地独立地去办,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外国人身上,不能把立足点放在外援上。外国人是很吝啬的,“越是富裕的国家越不慷慨,归根到底,我们要靠自己来摆脱贫困,靠自己发展起来。”(《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82页)退一步说,就是他们很慷慨,世界上也没有哪一个国家能慷慨地援助中国这样地广人多的大国使之富裕起来。因此,我们只能“主要靠自己,同时不要闭关自守,可以多方面找朋友。”(同上)
  第三,坚决维护中国的主权和独立。冷战结束后,世界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各种政治力量相互争斗,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世界并不安宁。特别是某些国家或集团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企图干涉别国内政,践踏别国主权。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要坚持“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顶住外来压力,维护自己的主权和独立。邓小平指出:“中国人民珍惜同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和合作,更加珍惜自己经过长期奋斗而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页)过去,我们在非常困难的时候,敢于正视现实,用弱小的力量顶住外来的强大压力;今天,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了,各方面都不同于过去了,更不怕任何外来的压力。


二、“走自己的路”的艰难探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始于毛泽东。毛泽东将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继独立自主地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后,又成功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之路。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有所觉察,并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和讲话,提出鉴于苏联的经验教训,“要引以为戒”,“少走弯路”,开始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他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诸如关于要把工作重点转到经济建设和技术革命上来;关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不能照抄外国的经验和模式,要从中国“一穷二白”农业大国的国情出发,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可以划分为阶段;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学说;关于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若干重大关系;关于要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中合乎科学的东西,但要坚决抵制和批判外国资产阶级的一切腐败制度和思想作风;关于发展商品经济,利用价值规律;关于在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扩大国家的民主生活,包括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等等。毛泽东这些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构想,尽管还不够完善和系统,不够全面和具体,但其思想的提出和所作探索是极为宝贵的。它毕竟是我国摆脱苏联模式,走自己的路的伟大起点,进而为解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作了理论引导。令人遗憾的是,从1957年夏季之后,毛泽东对国内外形势作了错误的估计,直至发动“文化大革命”,全面推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基本路线,打断和否定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极可贵的探索,给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造成重大损失。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总结我国和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一系列新的思想、新的观点、新的论断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坚持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社会主义本质两个方面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就是邓小平反复强调的四项基本原则,以公有制为基础、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由共产党领导、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本质,就是邓小平1992年南巡讲话所精辟概括的五条: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坚持不懈、孜孜不倦所探索的正是社会主义本质问题。正如他自己指出的,四项基本原则并不是新的东西,是我们党长期以来所一贯坚持的,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一直坚持的。邓小平的新贡献,就在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破除了脱离生产力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的历史唯心主义观念,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把过去长期没有搞清楚的搞清楚了,对过去长期认识不清醒的认识清醒了,从而从根本上准确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邓小平指出:“在对社会主义作这样的理解下面,我们寻找自己应该走的路。”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这是回答“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捍卫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并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跨入21世纪后,世界范围内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竞争空前激烈。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邓小平的“发展是硬道理”、江泽民的“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之后,把发展提到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的新高度,紧紧抓住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个基本问题,深刻分析和把握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应对和战胜各种突如其来的严重困难和挑战中收获启示,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互动中探索新的发展理念,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它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提出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深化和丰富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使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在十七大上,我们党明确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界定,包括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涵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出了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深刻把握这条道路的科学内涵,关键在于深刻把握一个基本路线、一个总体布局和一个发展目标。一个基本路线、一个总体布局、一个发展目标,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其中,基本路线是总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遵循;总体布局是基本内容,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展开;发展目标是宏伟蓝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努力方向。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国家也没有现成的模式,马克思的本本上找不出来,列宁的本本上也找不出来。我们的成功就在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实是,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相结合,正确地对待革命导师对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些设想,不持教条主义态度,不从马克思主义著作中个别论断的教条式理解和附加到马克思主义的某些错误论点出发,正确地对待外国的经验,不照搬外国的模式,而学习他们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和一切长处,尊重实践,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在东方大地上创立了举世瞩目、生气勃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走自己的路”的时代价值
  上个世纪90年代初,占地球土地六分之一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解体,欧洲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到严重挫折。而社会主义中国却创造了一个个奇迹,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顶住了国际国内政治风波的冲击,经受住了亚洲金融危机的考验,在应对当前的世界金融危机中独树一帜,以新的雄姿巍然屹立世界的东方。都是搞社会主义,为什么命运迥然不同,发人深省。苏联、东欧的剧变原因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是没有把经济建设搞好,生产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人民生活没有得到应有的改善,同时体制上长期僵化,缺乏活力,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影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改革中又没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而中国共产党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当代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创立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苏联东欧剧变,决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而应该说是社会主义旧模式、旧体制不适应新的时代发展变化的失败。
  当人们从不同目的出发研究20世纪人类遗产时,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这就是社会主义新模式的优越性得到了验证。事实上,社会主义新模式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开创的。新旧模式的区别在于:第一,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问题上,新模式强调生产力、经济基础,旧模式强调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第二,在制度和体制上,新模式强调体制、政策的转换,旧模式强调制度的纯洁。第三,在对发展的战略把握上,新模式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强调和平、竞争、合作,旧模式强调对立、对抗、战争。第四,在发展主体上,新模式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强调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也就是马克思笔下的人的全面发展,旧模式片面强调人的思想革命化,并且是越穷越革命。第五,在思维方法上,新模式强调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相互制约关系,旧模式强调敌我两极的对立对抗关系。第六,在社会力量动员上,旧模式强调划清敌我,纯而又纯的革命阵营,新模式强调两种统一战线,爱社会主义的爱祖国的统一战线。新旧发展模式通过比较,旧模式失败,新模式胜利。并且,新模式经受住了国内风波、国际剧变和各种风险的严峻考验。
  邓小平谆谆教导我们:“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0页)这是统揽全局,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战略思想。只要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我们的事业就会无往而不胜。正如邓小平指出的:“中国只要这样搞下去,旗帜不倒,就会有很大影响。……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变不了的。中国肯定要沿着自己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走到底。谁也压不垮我们。只要中国不垮,世界上就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在坚持社会主义。”“更重要的是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是真正对人类作出了贡献”(《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20、225、224页)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本站声明 | 网群单位 | 网站地图 | 给我留言 | 联系我们 | :::::::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主管 燕赵人民代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