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燕赵人民代表网>>公民与法治电子版>>2009年第10期
从项羽、史思明之死说开去
◎ 任平 郭胜
  项羽垓下被围以致丢掉脑袋,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他在突围后一农夫给指错路,耽误了时间,使汉军追及之,却是一个直接的原因。史载,“十二月(公元前202年),项王至垓下,兵少,食尽,与汉战不胜,入壁(安营扎寨);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项王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乃大警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则夜起,饮帐中,悲歌慷慨,泪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于是项王乘其骏马名骓,麾下壮士骑从者才八百人,直夜(当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天亮时),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至阴陵(安徽定远县西北)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欺骗)‘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军追及之。”(《资治通鉴》第一卷第352页)
  从这则史料我们不难看出,项羽被围后夜里突围,汉军天亮才发觉,这期间有一段时间。项羽之所以被追及,源于问道时一农夫的欺骗。倘若农夫不指错路,汉军未必能追上他。汉军追不上他,也就无所谓以后的乌江自刎,那么楚汉相争谁胜谁负的问题也许就会有另外的一个结果。
  项羽的死,源于“农夫的一指”,而史思明的死,又是源于士兵的一个眼色。据史料记载,思明善打仗,尤其善野战,因此史有“光弼(李光弼)善凭城,思明善野战”之说。“安史之乱”延续近十年,安禄山死得早,主要是史思明干的。但史思明此人生性残忍好杀,群下稍不如意,动则族诛,人不自保。他喜欢小儿子史朝清,不喜欢长子史朝义,“常欲杀之,立朝清为太子”。邙山之战、相州之战史思明打败了李光弼,欲乘胜西入关(指潼关)取长安,命朝义将兵为前锋,自此道袭陕州,自己亲率大军南道继之。然而,朝义军袭陕州败北。这下子气坏了史思明,史思明以为朝义胆怯,怒骂曰:“终不成我事!”,“俟克陕州,终斩此贼。”史朝义属下将军骆悦、蔡文景等担心有朝一日被杀,于是和朝义密谋诛杀思明。行动那天,骆悦、蔡文景等以朝义兵三百围住思明住所,住所内没搜到思明,骆悦等大惧。时思明正如厕大解,一士卒用眼色指示之,众军士蜂拥而至。思明听有变,欲跳墙逃走,被军士用箭射中右臂,擒之,尔后缢死。
  这则史料说明,思明的死,尽管也不是单方面的原因,但直接决定他死的,却是士兵递的一个眼色。如果不是士兵递眼色,他就有可能从厕所从容地跑掉,这样的话,是史朝义杀他爹,还是他爹杀史朝义那还得另说着。这样说来,在某种条件下,递一个眼色也可以决定人的生死,进而决定事业的成败。
  历史永远是现实的一面镜子。项羽死于“农夫一指”,史思明死于“士兵递的一个眼色”,说明了什么?第一,说明了人民群众永远是历史的创造者。英雄人物对改变历史的进程固然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名不见经传的“人小物”的作用同样不可低估。在一定条件下,他们同样可以改变历史的命运。第二,说明了民心的向背永远是执政者执政成败的关键因素。农夫有意给项羽指错路,士兵递眼色捉史思明,二者尽管发生时代不同,但都表明了人民群众的一种心态:那就是反对战乱,热爱和平。他们或对频繁的战乱给人民群众造成的痛苦深恶痛绝,或对滥杀无辜切齿侧目(项羽、史思明在历史上都是滥杀的典型)。平时,他们的这种憎恨由于没有机会发泄,只能埋藏在心底,一旦有机会就会暴发出来,并付诸于行动。项羽、史思明的死虽然只是从两个小例子作出证明,但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到,社会的稳定、人民的安居乐业永远是人民群众的价值追求,一切违背人民意愿的行为,必将受到历史的惩罚。一个执政者要想保持住执政地位,必须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并及时化解理顺群众的情绪,这样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掌握历史的主动权。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本站声明 | 网群单位 | 网站地图 | 给我留言 | 联系我们 | :::::::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主管 燕赵人民代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