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燕赵人民代表网>>公民与法治电子版>>2010年第1期
说说“党、头、根”
——学习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体会
◎ 张士英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纲领性文献。
    党的建设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决定》指出:“全党必须牢记,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此乃经验之谈。苏共解体、东欧巨变的惨痛教训,充分说明了这一论断的无比正确。
    大家知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革、大变动、大变化,举世共认,国人高兴。成就不说跑不了,问题不找不解决不得了。在大好形势下、在前进中,仍有不少困难和问题,有的相当严重,触目惊心。广大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诸如:贪污腐败、用人不当、分配严重不公、黑社会势力猖獗、一些部门不作为或乱作为、一些干部心浮气燥,等等,使人尤其是一些老共产党员忧国忧民忧党风忧社会风气。怎么办?党中央一再强调,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大反腐倡廉力度,搞好综合治理,等等。我认为,要彻底根除这些顽症,非下猛药不可。不然的话,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解决什么问题,表面上解决一下还会反复。要害在哪?我思考良久,归纳为“三个字”:党、头、根。三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只要牢牢抓住“党、头、根”,就牵住了上述问题的“牛鼻子”,其他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
首先说说“党”
    早在1954年9月15日毛泽东同志就说过:“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邓小平同志也曾深刻地指出:“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常言说得好,己不正焉能正人?“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这是因为:第一,中国共产党是个大党,目前有基层党组织371.8万个,共产党员7593.1万名;第二,它是个有88年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党;第三,它是个长期的执政党,党领导一切,管政权、管军队、管外交,13亿人的衣、食、住、行、学,生、老、病、死、葬等方方面面都得管,而且得管好。党的建设,关键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建设。执政能力+先进性+纯洁性=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所以,要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用气力。
提高马克思主义水平。这反映了思想理论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揭示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即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立党、兴党的政治优势。邓小平同志曾动情地说过:“几千万党员都合格,那将是一支多么伟大的力量。”我们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首要的是在全党兴起学习热潮,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党员、武装全党,特别是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作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表率。学习要形成制度,跟上督促检查指导考评,持之以恒,建设学习型政党,使全体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习近平同志说:“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战之要”,“不加强读书学习,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学习的目的和要求,首要的应该是坚定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和宗旨,因为它是总开关。理想的动摇是最根本的动摇,信念的滑坡是致命的滑坡。现在,有必要提出这样一个尖锐的问题让每个党员作出明确的回答:入党为什么?现在干什么?身后留什么?从而通过持久地理论学习和实践,使广大党员永葆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
    严把入口关。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积极发展新党员,是基层党组织一项经常性的重要任务。及时吸收具备条件的新鲜血液到党内来,是保持党员队伍生机与活力,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重大举措,可以有效解决目前某些基层组织中党员文化程度偏低、年龄老化以及后继乏人的问题。但是,发展新党员,必须坚持个别发展,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层层把关,确保新党员的质量,严防不够条件的人进入党内。革命导师列宁说过:“徒有其名的党员,就是白给,我们也不要。世界上只有我们这样的执政党,即革命工人阶级的党,才不追求党员数量,而注意提高党员质量。”这里所说的“质量”,核心是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
疏通出口渠道。十七大党章规定:“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再看看现在党员的状况,一些人党员意识淡化,思想滑坡,没有发挥党员应有的作用;有的不像党员样子,被群众讽刺为:“党员不党员,就差几块钱(党费)”,甚至还不如群众中的积极分子;极个别党员甚至就是腐败分子,完全丧失党员资格。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观有客观,有领导责任也有党员自身问题。从领导角度找,是长期忽视或放松基层党建工作造成的恶果。邓小平同志说过,“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这个党该抓了,不抓不行了”。《决定》指出,要“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坚持民主评议党员,表彰优秀党员,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我考虑,对不具备党员条件、不发挥作用的党员,首先是耐心教育、具体帮助、适当等待,不能不教而诛。对规定时限内,教育、帮助后仍无转变、达不到党员标准的,个别动员其退党或除名。对极少数有严重错误的党员,采取组织处理。这样,经过几年艰苦细致地工作,一时间党员的数量可能减少一些,但党的战斗力、生命力肯定更加旺盛,也会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戴。
再次说说“头”
    毛泽东同志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群众说得更明了:“吃稀的,吃稠的,全看领头的。”我估计,全国县处级以上党员干部有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他们是党的骨干,是党的中坚力量,是贯彻落实中央路线方针政策、反映人民群众呼声和要求的中枢,也是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官气正则民风清。党的先进性,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形象、作为展现出来的。人民群众如何看待和评价我们党,往往不是看普通党员,而是看担任领导职务的党员所作所为,即看“人家当‘官’的如何如何”。中央领导人一再强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治党的重点在哪?就是治“吏”。我认为,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动真格、见实效。
        正确理解和把握“德才兼备”标准和“干部四化”方针。这是任用干部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德是党性和原则,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表现。有德缺才是好人、老实人,但办不成什么事,“买不了米也丢不了口袋”;有才无德,往往办邪事甚至办坏事,眼下揭露出来的腐败分子,无不是无才而是缺德、缺大德。再说干部“四化”。“四化”不是平列的,而是用革命化统领那“三化”,离开革命化而奢谈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都是空话,无用的“化”。有学历固然很好,聪明,接受新鲜事物快,但学历不等于能力,文凭不等于水平,年轻化不是“低龄化”。
        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通过认真的、公开透明的而不是走形式的考察考核,真正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上来,使组织放心、群众满意,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实践证明,任用干部,只有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在阳光下运行,才能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整治拉票贿选、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的,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
        选准、配强、稳住各级党政一把手。《决定》指出,要“选好配强党政正职领导干部,着力抓好县委书记队伍建设”。抓到了要害处、关键点。实践证明,哪里的党政一把手选配得好,并且跟上放手使用、培养提高、监督检查,哪里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就上得快,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靠他们领导的区域、行业或部门,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即使出现了问题他们会主动妥善解决,维护党的形象,保一方平安。
        完善干部交流制度。这一制度必须坚决执行。但是,交流什么职务的干部?我认为,主要是两类人:一是有培养前途,有发展潜力,将来可以挑重担的;二是在一个地方呆的太久,关系复杂。还有,干部应该上下交流,把基层优秀干部选调到上级机关来,把上级机关缺乏基层经历的年轻干部放下去。现时,规定:“某某、某某职务不能是本县人”。我认为,规定得有点机械、死板。一个干部的优劣,不在于他是外地或本地人,关键是他的党性觉悟、水平能力和奉献精神。假如照这个规定,农村支部书记、村主任怎么交流?当前不少交流干部周五下午返家,周一上午回来,中间如外出开会或办事,一周在县工作没几天,如何干好本职工作?难怪有人讽刺说:“干部交流,浪费汽油。”
        合理使用各年龄段干部。《决定》指出:“合理使用各年龄段干部,切实解决领导干部任职年龄层层递减问题”。这是中央第一次公开对领导干部年龄问题的明确说法,解了我多年的困惑。其实,坚持老中青梯次配备干部任职的制度挺好,调动了各个年龄段干部的积极性。中央规定脱产干部退休年龄是60周岁,而领导干部任职年龄层层递减,越往下年龄越小,到县里局级干部52岁就退出领导岗位。这样,带来两个问题:一是现正在领导岗位的,50岁就维持现状,准备安全着陆,使工作受损失;二是一些人瞄准谁谁快到点了,想尽一切办法运作,干扰了选人用人的公信度。有位县委书记深有感触地说:“现在提拔一个干部,往往要得罪五个人。”
最后说说“根”
        《决定》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胡锦涛同志说过:“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好,真正做到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群众说:“村子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从党中央总书记到省委书记,再到市、县、乡党委书记,一级一级往下排,农村支部书记就是“第六书记”了。别看“第六书记”官最小,可责任重大。老百姓见不到总书记,也见不到省委书记,他们每天见到的是代表着共产党光辉形象的村支部书记。所以,抓“中心”(经济工作)必须抓“核心”(基层党建)。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首要的是选准、配强、稳住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尤其选拔有觉悟、本领大、不自私、肯奉献、心里装着乡亲、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一把手”。怎样当好“一把手”?第一,要带头看书学习,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一班人”,力争成为学习型党支部,进而带动起群众性学习热情;第二,要认真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当“班长”不当“家长”,搞“群言堂”不搞“一言堂”,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团结“一班人”;第三,要处处以身作则,做好样子,教育好配偶子女,带动“一班人”;第四,要及时把党中央和上级对群众的关怀与温暖,送到每家每户,让群众高兴,让他们说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说到这里,我讲点教训。在农业合作化和农业学大寨活动中,河北省涌现出了不少先进典型,其中,安平县南王庄三户贫农坚持办社,被毛主席誉为“五亿农民的方向”;成安县何横城搞科学种田,被周总理誉为“河北的大寨”。可是,老支书卸任后,领导班子没有选配好,南王庄涣散了14年,最后请出原县委常委、人武部长王晓勋同志回村担任支部书记才解决了问题;何横城在27年中换了9任书记,一直软弱涣散,集体财产像“半夜下饭铺——要啥没啥”,把大队部也卖掉了,最后请出李明山回村当支书,才大见起色。可谓代价巨大,教训沉痛。它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什么?这失误那失误,千失误万失误,没有选配好革命事业接班人是最大的失误。痛定思痛。我们一定要下实功夫,一以贯之地搞好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廉政建设,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不辜负人民的信任和期望!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本站声明 | 网群单位 | 网站地图 | 给我留言 | 联系我们 | :::::::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主管 燕赵人民代表网版权所有